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些朴实无华而寓意深远的话语,成为当今最响亮、最实在、最激动人心的语言。
              请阅读材料,回答:党和政府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2. 2015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印发《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下列是规范的部分内容。
              党员廉洁自律规范
              1.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2.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3.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4.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5.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6.廉洁用权,白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7.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8.廉洁齐家,白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白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党员廉洁白律规范》对党员的要求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 3. 走过2014,迎来2015.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也要统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向污染宣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工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数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中央确定的经济生态领域8个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目前除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其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7个方案仍在等待出台。新一年,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与人们自身的“心常态”相互融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有关角度谈谈社会各界应如何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2)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怎样让改革红利继续释放?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铺张浪费决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所以习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根据下表作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在当代倡导勤俭节约的原因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勤俭节约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③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深入人心。
              今年全国两会倡导节俭,就是一次节约的会、高效的会,与人民更贴近的会。为避免浪费现象,代表委员们使用了贴有标签的矿泉水,铅笔是废报纸制成的,高档菜难觅踪影,大众菜成了餐桌上的绝对主角。这一新风的特点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把转作风真正落到实处。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厉行节约的理由。
              (3)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为落实勤俭节约应如何履职。
            • 5. 2013年,我国多次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波及四分之一的国土,受影响人口约6亿。严重的雾霾天气,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专家分析,强雾霾天气的出现,有气象条件的诱因,但根本原因还是人为污染排放严重。以燃煤为主的中国能源结构,以及大量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直接导致了雾霾天气。此外,高污染企业的废气排放、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也是重要成因。
              治理大气污染,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针对严重的雾霾天气,一些城市出台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政策。对此有人认为,这一规定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也有人提出,限车影响了老百姓的出行。
              请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公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促进政府治理大气决策科学合理?
              (2)党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3)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简要说明在防治雾霾天气上政府应有的担当。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2011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   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2002-2011)
              项     目2002年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10.3947.2
              中央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10.3285.37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20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702218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4756977
              --资料来源: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1)简述材料一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依然存在;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矛盾依然凸显;环境保护压力大,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为此,党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3)结合材料三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 7.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同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什么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要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工作领导的依据。
            • 8.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全会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党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
              材料二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 9.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全会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的思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二,全会强调,刨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材料三,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对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请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 10.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运用党的有关知识,阐述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的理解。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