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任何社会的政治,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以下体现政治对经济反作用的是(  )
              A.地理信息助力“智慧环保”
              B.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C.“两会说吧”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D.科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在简政放权上动了真格,诸多权力下放,激发了市场活力。但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借简政放权之名、行懒政惰政之实的情况。甚至有群众抱怨说:以前是拿钱办事,现在钱不敢拿,事也不给办,当“甩手掌柜”。
              运用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政府为什么通过政府简政放权来激发市场活力?
              (2)运用政治常识,针对简政放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两个解决思路。
            • 3.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两年‍来,国务院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取消下放审批‍事项538项,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并要求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如图)。
                  材料二“大道至简”,并非“无为而治”。‍《论语•雍也》讲,“居敬而行简”,就是要在内‍‍心敬畏人民,不要用太繁多的东西来扰民;又讲,“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就是说,太“简”‍了也不行。政府既要简政放权,又要“放”“管”结合。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有权不能任性”的依据及实施“三张清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正确推进简政放权。
            • 4.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府要为民企提供越来越好的创业发展环境。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某省政府参与企业管理,为民企出谋划策
              B.某市政府减少审批流程,为民企发展助力
              C.某县政府强挖千年古树,为民企项目开道
              D.某乡政府运用财政投资,为民企发展筹资
            • 5. 2013 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 416 项行政审批事项, 2014 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200 项以上。国务院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①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②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③减少政府职责和功能,减轻财政负担 
              ④依法行政,弱化政府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与以往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明显区别。两字之变意味着(  )
              ①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更加明确
              ②政府的调控作用不断削弱
              ③政府将减少对企业的微观干预
              ④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7.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财政收入5.13万亿6.13万亿6.84万亿8.31万亿10.37万亿11.72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5元13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2456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917元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指出:“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2009年,光伏行业就被国家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能创造高额GDP的光伏行业,仍然吸引了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竞相上马。S企业就是在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迅猛发展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由于缺乏核心技术,S企业只能与美、韩企业签订长期订单,高价购入原料,而市场价格的波动使之背负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未来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企业投入3亿多美元建成的生产线,因缺乏竞争力而不得不很快就停产。2013年3月,该企业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重整。
              (1)概述上图反映的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实行企业破产制度的积极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如何正确履行职能。
            • 9. 2014年9月,民政部表示,力争在2015年底前全面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成为独立运作的法人主体。社会组织去行政化(  )
              ①扩大政府管理权限,不利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②还原社会组织的独立和自主性,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③利于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④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了社会管理成本。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商事制度改革涉及行政审批制度体系、市场准入退出体系、市场监管体系,贯穿政府管理经济的全过程。完善商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材料一  某省  W市实行商事制度改革。改革中,该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了企业登记效率;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制;实施认缴登记制后通过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使社会公众和政府各部门、行业组织均可方便、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以扩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改革实施一年来,全市新登记企业4875户、新增注册资本409.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16%、328.48%;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4924户,新增注册资本1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2%、18.01%; 一、二、三产业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25.1%、71.7%.如图

              材料二  在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党中央做出了商事制度的改革部署。改革中人大坚持立法先行,全国人大修改了《公司法》,并修订、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力保障了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改革中国务院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改革实施。各级政府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自觉做到不代替、不干预,即应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自我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事务,政府要真正放权于市场、企业和社会。2015年年末,改革在经济和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商事制度改革对W市经济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