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注:2007年,中国开启第一列高速列车,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且远不会停止建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8万公里高铁线路。
              材料二: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材料三: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新丝绸之路),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建设,这又将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无限商机。“一带一路”涉及高铁建设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28.3%,占中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总里程的76%,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泰国、柬埔寨及东南亚地区。也将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包括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
              (1)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不断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积极意义。
            • 2.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布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破 4 万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73%仍由外资企业生产,其余均为加工贸易方式出口。
              (1)概括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一带二路”战略将是推动我国经济走,出结构 调整阵痛的强大动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沿途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等新型业态发展;吸引国内外产业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构建辐射东、中、西的产业发展空 间布局;促进沿途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创业、就业,拉动内需;加强国家及区域经贸合作,开 拓出口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价值。
              材料三: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 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头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 补,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 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无疑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如何体现政治智慧的?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确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的政策措施。
              材料一  2009年,我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经过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核心技术国产率达到70%以上,已从单纯设备出口上升到铺设整条铁路、输出系统和标准;国外高铁建设成本约为3亿元/公里,而中国只有1.5亿元/公里;“走出去”模式为中方出资金、技术、设备去建设,置换当地资源,建成后由途经国家共同参与管理运营,由此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数据,2020年全球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1.1万亿美元。
              材料二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货币流动和人心相通的互联互通做起。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了。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筹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注: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二战后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给予参与重建和13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在帮助西欧的同时又刺激美国出口,为美国经济开拓了新的巨大市场。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要原因,说明中国高铁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观点。
            • 4. “两带一路”战略(“两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开放战略、贸易战略、产业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两带一路”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国际经济大通道,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战略对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会带来开放格局的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两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又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各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两个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两个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4)“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
            • 5. 某班同学在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到如下材料(见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负会,作为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
              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宜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挥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
              我国坚决反对美国众议院审议通过向台清出售佩里级护卫舰的议案,软促美国会停止推动有关涉台议案,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干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如果请你以这些新闻资料为背景写一篇时政小论文,以下可选用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维护各国利益 B.维护国家安全 C.主导世界格局 D.提高国际地位
              (2)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论证我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正确性。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空二号,顺利奔赴太空。尽管起步晚,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航天事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保障持续稳定的航天活动经费投入,建立航天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开启了我国航天新时代。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

              材料二 2016年9月,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主办,旨在“实现亚太无缝、全方位互联互通”的“亚太互联互倡议对接”国际研讨会在扬州开幕。

              与会专家认为,亚太互联互通尽管有困难和挑战,但前景乐观。丝路基金设立、亚投行良性运行、强势扩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得到了沿线国家和这组织的积极响应。目前已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引入外资的80%以上和对外投资的60%以上都在亚太地区,中国对亚太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可以说,中国与亚太已经结成命运共同体。

              (2)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与亚太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材料三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四   杭州峰会落下帷幕,世界舞台上镌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据说,在参加完峰会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很有压力。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习主席呀!,我看到你们办的峰会,我们明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超不过你。”习主席的回答很有智慧,他说,这是一个德国啤酒和中国茅台的关系,你有你的味道,我有我的味道,相信你在德国一定能够办得精彩。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习主席的回答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四 2016年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成功飞天。9月16日,经过两次变轨进入近圆形轨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将再次对天宫二号进行轨道控制,使其进入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到来。据了解,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将首次模拟未来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方式,即载人飞船利用自身机动能力去追踪空间站。2017年4月20日,又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

              (4) 

              结合材料四,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对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成功加以分析。

            • 7.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根据党中央的整体部署,国务院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草案)》。在2016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十三五规划(草案),纷纷建言献策,并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及其编制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2016年7月12日,建立在菲律宾政府非法行为和诉求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做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国政府郑重声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以,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仲裁庭裁决是非法无效的,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待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

              (2)南海是诸多国家矛盾交织之地,但是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又是完全有可能的。请从国家利益这一角度分析上述说法的合理性。

            • 8.

              材料一:在2017年1月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经济全球化怎么走”成为热议的话题。该话题也引发了某校时事评论社同学们的兴趣,他们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时事背景

                2016年是全球化遭遇重大打击的一年。欧美一些国家推行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让质疑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从幕后走向台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大规模的“反全球化”思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为何欧美一些国家过去是全球化的推手,现在却主张停止甚至逆转全球化进程。

              材料二:我国积极倡导全球化.历史上,新疆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今天,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决策战略上,新疆 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区城。2015年是新疆堆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天山南北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们进一步感到民族团结的意义重大,也让我们对“一带一路”推动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充满期待。

              (2)“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的民族团结为什么如此重要?

            • 9. 近来来,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我国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坚如磐石,不是中国的,一分不要;该是中国的,寸土必争。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 1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

              (1)请写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中国应该如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