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政策支柱。其中“微观政策要活”提到: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要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

              材料二: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说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亚太在这方面要走在世界前面,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要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可采取的政策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的合理性。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材料一  从国家体量上看,G20成员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7%,总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经济方面的部分数据(参考世界银行2014年数据)如表一:

              项目

              GDP总量

              货物与服务进口额

              货物与服务出口额

              外国直接投资净注入

              实际(万亿美元)

              62.274

              17.761

              18.019

              1.39

              全球占比

              84.8%

              76.67%

              75.16%

              68.34%

              表二:G20部分国家经济数据

              项目

              贸易额(万亿美元)

              GDP(万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欧盟

              4.49

              18.39

              36392

              美国

              3.91

              17.41

              54678

              韩国

              1.08

              1.45

              28739

              日本

              1.55

              4.77

              37540

              中国

              4.15

              10.36

              1572

              材料二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杭州举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贸易投资增长下滑,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定为今年峰会主题的原因。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得到参会各国的广泛认可。

               材料一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G20杭州峰会财经渠道重要成果文件,其中包括《杭州行动计划》(下称《计划》)等31项成果文件。《计划》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己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复苏依然脆弱且不尽如人意。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计划》提出需强化短期经济增长和稳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期实际与潜在增长。这些措施包括提振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出台税收政策促增长、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深化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杭州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措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意义   



              材料二 在杭州峰会上,习近平首次全面阐述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着眼困扰世界经济的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中国提出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在中方推动下,G20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价中国在杭州蜂会上的贡献。 



              材料三 为了确保G20杭州峰会的安全,公安、消防、交管等部门多次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与这些“正规军”协同作战的,还有一支超过76万人的平安巡防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作为G20的“东道主”“全天候”参与到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中来,发挥着“平安巡防员”“信息收集员”“纠纷调解员”的多重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志愿者在参与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如何正确发挥作用。 

            • 4.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农业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材料一 政府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扶贫攻坚巡查制度,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

              农业治理,强化合作力度,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新秩序,促进农业“走出去”。

              材料二 某班围绕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题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甲:用好撂荒土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计划,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学生乙:深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学生丙: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2)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阐释材料二学生观点的合理性。

            • 5.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中国目前还有7 000多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6%。《决定》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 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 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明如何发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2)材料一:2016年1月16-1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共57个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成立得到了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的支持,冲击了日本、美国在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主导权,遭到了美、日的强烈阻挠反对,英、法、德等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兰,最终加入了亚投行。

              材料二:中方倡导并一直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亚投行建设,坚持互利共赢理念,通过在基础设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内容的?





              (3)“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中国梦。梦想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活动,必然有精神因素作为内在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请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以宽阔的全球视野和卓越的战略远见,相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材料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它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环节,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契合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需要。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发展同相关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各自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有机对接,扩大地区投资和内需,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从而带动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是“交响乐”不是“独奏曲”的合理性。







              材料二  京津冀一体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理念,但直到2014年,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才真正起步,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求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8月,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该小组组长。在党和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加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市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足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的理论依据?






              (3)中央要求把雄安新区打造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请你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 7.

              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化解网络风险,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强化执法监管,打击各种网络犯罪,加大对公民网络权益的司法保护,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如何做才能实现网络空间法治化?



                 材料二网络为网民创造了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空间,但广大网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还应当自觉维护互联网秩序,要坚守好法律法规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网民坚守上述底线的政治依据。



                 材料三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中国主张:既要维护中国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又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理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国际社会要积极推动网络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上述主张的合理性。

            • 8.

              实体经济,强国之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并将其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项主要任务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提出各级政府要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畅通企业举报渠道,完善查处机制,制止乱摊派、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坚决取缔违规收费项目。8月,国务院提出要加大对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等功能性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链、物流链,提高产业发展的配套、协作和集约化水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为振兴实体经济是如何作为的。



              材料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三振兴实体经济,中国需要对外主动争取,积极作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 9.

              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美国为实现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纵容支持菲律宾、越南等国同中国无理纠缠的同时,竟然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最近公然派军舰进入我国实控南沙岛礁的近岸水域,严重侵害了中国主权和驻岛人员的安全。对于美国这一赤裸裸的挑衅和霸道行径,我国外交部代表中国政府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将视情况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请你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和发展?

            • 10.

              阅读材料: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引起了全球商界的广泛兴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另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获得了全球商界的积极响应。习近平在此次峰会上强调,“一带一路”有助于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致力于深化彼此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加强经贸合作,扩大人文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国与往访国战略合作水平,既深耕了中国“朋友圈”,也给中国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积极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