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本次APEC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强调亚太要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将处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材料二:2016年2月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江西。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习近平表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这并不是习近平首次向广大党员干部强调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足迹已经遍布革命老区: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铜川、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 革命老区有优秀的红色精神。

              习近平多次到老区,既是对老区人民生活的牵挂,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洗礼。正如习近平所说:“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性的哲学知识分析“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的正确性。 

            • 3.

              聚焦2016两会热点问题:“三农”、“共享”、“顶层设计”。

              材料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些乡镇党委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直接下属单位,控制村委会的人事权;贫困地区的农民首先关心的是生存的问题,不关心选举,由此产生了贿选、弃选等问题,我国村民自治需要农民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选出的村干部难以胜任基层民主建设的职责要求;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缺乏,村干部经济犯罪现象频发,村务财务公开难等现象突出。

              材料二:长期以来,有些国家在共享发展方面有过深刻教训,在发展中不注重共享,造成不同社会群体对立,甚至国家内斗不断,民族纷争不止,内耗效应使这些国家的发展步履异常沉重。环顾当今世界,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宁、民族团结,引领时代发展。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我国发展中共向性不够、受益不平衡问题,彰显了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为了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开辟了新前景,注入了新动力。2015年是“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之年。一年来,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再次阐释了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习近平用“开放的,多元的,共赢的”这3个词概括,他指出,“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一带一路”是共赢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如何破解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之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和民族的有关知识,阐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政治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重视国家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依据。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我国企业要想抓住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机遇,从中国走向世界还需要关注“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部分企业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知,拥抱互联网的积极心态尚未确立;“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企业对现有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家政策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国际网络中存在的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行为影响我国企业人员和资产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从中国走向世界”?


              材料二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能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因而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