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总统大选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也关系到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结果也会是灾难性的,两个强国都将走向衰弱。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在1914年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今天,中国正在崛起,美国的发展显得慢了下来,世界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材料二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已超出了双边范畴,对世界影响深远;中美关系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正如习主席强调指出,中美要牢牢把握两国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增强互信,深化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结合材料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美应怎样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2)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中美关系已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中美经济高度互补,在基础设施、能源、信息、环保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中国正在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美国领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拥有很大市场。同时,把美方的技术、经验与中国有竞争力的装备、产业相结合,双方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将有助于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材料二:自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于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环保和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走近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美关系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近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应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强与各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建设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地区国家持久和平相处、联动融合发展。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性和热点问题。加快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建设,切实保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安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懈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巩固发展全方位外交成果。 

            • 4.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平利用核能事业。中国郑重向世界阐述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中国将继续同各国携手合作,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业成果,为增进人类福社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关于核安全主张的政治依据。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2月16日~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习主席在演讲中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我们应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世界互联网治理为什么要尊重各国网络主权。

            • 6.

              近来来,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我国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坚如磐石,不是中国的,一分不要;该是中国的,寸土必争。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 7.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人类共同的事业。2015年11月30日,旨在商定全球变暖对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并达成了《巴黎协定》。该文件达成“55个缔约国加入协定,且涵盖全球55%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生效条件。《巴黎协定》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2)如果治理大气污染需要三、五十年,我们一定会对结果不抱希望;如果只需要三、五年,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人类应该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地球环境。

              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简要评价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 8.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结果也会是灾难性的,两个强国都将走向衰弱。

              材料二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已超出了双边范畴,对世界影响深远;中美关系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正如习主席强调指出,中美要牢牢把握两国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增强互信,深化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

            • 9.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2139号关于叙利亚人道问题决议重申: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要求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暴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平民,并敦促各方采取一切步骤,协助联合国及联合国专门机构等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中方在表决中投赞成票,呼吁叙利亚有关各方及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确保第2139号决议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请运用“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 10.

              材料: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召开。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中方把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提出G20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这些重要主张,为曲折复苏的世界经济开出了“中国药方”,引起与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主张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