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判断对错)
            • 2. 作为G20峰会的东道国,中国能谋划、求合作、有进取、敢创新;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这一主题(  )
              ①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②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
              ③反映了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基点     ④表明了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3.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就加强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等问题达成多项共识。中国主张: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妥善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将亚太经合组织打造成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平台。中方承诺将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未来3年,中国政府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用于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能力建设项目。这主要说明了(   )。
              ①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态度和对策
              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政府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积极推进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 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共创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 5.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以下几项重大科技成就就是其典型代表。

              汉代以后,我国受封建儒家思想的禁锢,科学家们普遍重实用、轻理论,重综合、轻分析,重经验、轻实验,重传承、轻创造。与我国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崇尚科学、敢于想象、善于假设、求真求实、精确分析的科学精神。17世纪后,科学巨匠不断涌现,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工业革命随之到来。而我国在科学理论上几乎毫无建树,在工业文明到来时,便迅速坠入“器不如人”的时代。

              如今,中华民族“器不如人”的时代正在远去。歼20隐形战斗机、量子通讯卫星、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等科研成果已经可以傲视全球。这些科技成就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实力,为我国在国际活动中维护自身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但遗憾的是,整个社会缺乏科学精神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其实,每一个生命来到人间,都怀揣一颗探索世界的梦想。但如果成功的标准只是财富的多少,如果极端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如果娱乐八卦占据头版头条,如果教育的目标仅剩下金榜题名,如果科学大师不能赢得社会的掌声,有多少生命会静下心来“仰望星空”,探索世界的奥秘?又有多少科学的种子能生根发芽,蔚然成林?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从材料中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习惯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2)如今,中华民族“器不如人”的时代正在远去。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这一转变的意义。




              (3)某学校准备以“营造良好环境,培养科学精神”为主题开展一次沙龙活动。请你就开展这次沙龙活动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要求:①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唯物论和文化生活的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 6.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 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亚投行的“朋友圈”覆盖了五大洲。美国的欧洲盟友也纷纷加入,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还榜上无名。亚投行迅速扩容之势表明

              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②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形成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生逆转         ④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被赋予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年均增长率18.5%。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企业在东盟8个国家设立了26个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引入超过300家中资企业入区,已累计投资17.7亿美元,实现产值90.2亿美元,成为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新高地。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用“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政治学依据。

            • 8.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

            • 9.

              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多边峰会。

                材料一  G20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在与会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体现了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精神。杭州峰会积极推动G20成员加强政策协调,聚焦共识,妥处分歧,加强彼此正向联动。二是明确了世界经济的前进方向。G20成员聚焦创新增长议题,共同制定了《创新增长蓝图》,以及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三大行动计划。三是展现了谋求共同发展的决心。杭州峰会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G20不仅属于二十国,也属于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材料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一开始,诗情画意的图片就迅速刷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这场艺术盛宴,借助全息投影的科技手段在全自然环境中,营造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山、水、花、月的氛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的成果,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 10.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指出;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是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一带一路”是指;(   )
              A.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带    B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C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带D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