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主权国家拥有的独立权是指(  )
              A.管理人口、领土、政权的权力
              B.行使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的权力
              C.自主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的权利
              D.保卫国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 2. 2015年3月29日到4月6日,中国政府分四批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629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15个国家共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这是中国首次动用军舰撤侨,得到国内外一致赞誉,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国际主义精神。中国政府的行为表明(    )
              ①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积极行使管辖权
              ③我国综合国力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决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 2014年8月17日,香港各界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保普选、反占中”大游行。约有十多万人走上街头,表达反对违法暴力、反对占领中环的主流民意。
              名词:“占中”指的是正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占中”或“占中”。“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
              本质: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决定明确,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这一决定,给一些西方国家势力代言人成功上位夺取最高香港治权,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如果接受全国人大相关决定,就意味着西方某些国家多年扶持的反对派势力,将长期无缘问鼎特区行政长官,这将使这些国家费心费力费钱支持扶植香港反对派、试图控制香港治权的多年努力落空。因此,外国势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势力十分焦虑与恐慌,于是采取“占中”这种孤注一掷的动员方式,力图通过误导民众参与的大规模群体事件,迅速削弱香港特区政府的管治,迅速控制话语权,迅速拓展反对派的政治生存空间,甚至企图迅速催熟一种由反对派左右香港治权的政治土壤,这便是香港激进反对派之所以不顾多数港人的反对迫不及待地推动“占中”行动的重要原因。
              态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有最高权威,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决不会因外来压力而改变。任何尊重“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人,都应当尊重和遵守这一决定。部分人想通过“占中”迫使中央接受他们明显违反基本法的要求,甚至改变人大决定是不可能的事,是天方夜谭。
              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主权国家”的知识评价“占中”活动中某些西方国家的图谋?
            • 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我国(  )
              ①贯彻主权平等原则,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倡导民主协商,在不同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
              ③秉承合作共赢,把经济、科技作为国家战略重点
              ④摒弃冷战思维,以国家间根本利益作为合作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首次全面阐述了中方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针对当前世界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习主席指出,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共同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主张。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全球经济治理观的内涵。

            • 6.

              2015年7月22日,缅甸北部密支那的一家法庭以非法砍伐木材的罪名,判处150名中国籍伐木工20年有期徒刑。中国外交部向缅方提出交涉,要求缅方重视中方关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此案作出妥善处理。中国外交部的做法

              ①是因为中国对涉事者拥有管辖权                  ②是因为缅甸国家没有独立的外交司法权

              ③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反映了竞争、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7.

              2016年7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同意将南苏丹特派团的任期技术性延长两周时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在安理会发言时表示,中方赞成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延期,支持伊加特斡旋主渠道作用,希望在尊重南苏丹国家主权前提下,寻找实现南苏丹和平的最佳途径。材料表明(    )

               ①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必须受到尊重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

              2016年10月21日,王毅在“全球反恐论坛”第二次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网络恐怖主义是助推恐怖活动大幅增多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应把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作为反恐国际合作的重点,以有力的措施,合力攻坚克难。这表明

              ①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②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国际网络恐怖威胁的有效途径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加强国际网络反恐合作的重要基础 ④主权国家应该自觉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

              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村料二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法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2)综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 10. 2015年年初以来,也门安全形势持续恶化。3月25日,也门什叶派胡塞武装组织大举进攻亚丁市。26日凌晨开始,沙特等国对也门首都萨那等地的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为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启动了派遣军舰撤离在也门中国人员行动。当地时间3月29日,571名中国公民从也门撤离。中国政府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这是行使主权国家的
              A.独立权            
              B.管辖权            
              C.平等权           
              D.自卫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