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何为“精准扶贫”?“不只是瞄准区域,更要瞄准个体,找准一家一户的脱贫路径。”通过联合立项,联合审批,联合验收,资金直达施工方,组织第三方对实施项目、拨付资金进行绩效考核,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把专项资金精准使用在扶贫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精准扶贫的启示。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人们期待蛋糕分得更好,更加公平。这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垄断导致的收入畸高场面,进一步打破身份歧视,落实同工同酬,让更多人“敢花钱、花得起钱”。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敢花钱、花得起钱”。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牵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十三五”规划前期调研,起草“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意见稿,征求各方面意见,初步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并提交党中央和国务院。
              第二阶段: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编制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对外公布。
              第三阶段:国务院在调研和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基础上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稿》。
              第四阶段:经中共中央批准,由国务院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稿》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最后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
            • 4. 2016年10月21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北推向前进走好今夭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新的长征路上,为什么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 5.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一2020年)》指出,促进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肯公平昀主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材料二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 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办法(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1)运用我国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
              (2)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的知识,分析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的依据。
            • 6. 材料一 “无车难、有车烦”,这是时下许多城市中有车一族发出的感叹。下面请看某市居民小张一家的烦恼。
              烦恼一:小张每天开车上下班几乎要“朝五晚九、披星戴月”,用两个小时才能走完一个小时的车程,原因--堵车。
              烦恼二:虽然家住十二楼,但小张一家都不太敢开窗,街上汽车的声音和尾气实在使人难受,原因--污染。小张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他们一家的烦恼。
              (1)请你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在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为小张的“上书”寻找依据。
              材料二2014年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第13次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2014两会调查”。截止到2月28日,已有335万人次投票,目前排在热门关注词前三项的分别是“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和“食品药品安全”。广大网民可以就自己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参与本次调查,人民网记者把网友的问题带上两会,带到我国最高决策殿堂。
              (2)网民积极参与网上调查对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 7. 据农业部2011年3月28日消息,针对河南“瘦肉精”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农业部将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信部、公安局、商务部、卫生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于近期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治行动将出重拳、下狠招,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的犯罪行为,全程强化“瘦肉精”源头管理、生猪养殖、生猪收购贩卖、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肉品消费餐饮、肉品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并细化措施,坚决杜绝“瘦肉精”进去食品产业链,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九部门启动“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说明了什么?
            • 8. 材料一  房价越涨越高,让人感慨活着不易。但如今死后的“住处”似乎也难倒了活人。而近年物价上涨,墓位及其“配套费用”也水涨船高,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平均价格比一年前至少贵了一万多元,其涨幅与深圳不断飙高的房价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二  清明节期间,墓地使用年限、天价墓、殡仪公司上医院抢“生意”等,成为社会焦点。这对殡葬业的服务规范,是一种“提醒”,如何引导和规范殡葬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满意,这是对政府部门能力的一大考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青山白化”和“殡葬乱象”?
            • 9. 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为了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教育规划纲要,采取召开系列座谈会、问政于民、新闻发布会、报刊网络、发帖邮件信函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纲要》于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
              有人说,政府在颁布《纲要》前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 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2009年年均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收入3.16万亿元6.85万亿元2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17175元1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5163元7.9%
              材料一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为24%。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我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生产要素收益和经济效率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国家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材料三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家重视教育公平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