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9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力破“一考定终身”陈规;实行不分文理政策;力改“唯分数论”,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取消学科奥赛、体育艺术等6项鼓励性加分项目,保留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5项扶持性加分项目。

              (1)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学思想。(9分)

              (2)有同学认为,我国高招政策向特殊学生群体倾斜,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但违背了平等原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 2.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启动抗震救灾Ⅰ级响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并从全国调拨赈灾物资、拔发专项资金、奋力疏导交通、防止灾后疫情,修复倒塌设施。国家粮食局要求省市粮食部门立即行动起来,确保抗震救灾部队军粮供应,确保灾区受灾群众口粮供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预计芦山7级地震灾情会大大小于汶川8级地震,再次发生比此次7级主震还强的地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应注意防范余震和次生灾害。

              雅安芦山县发生地震后,政府积极组织参与救援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

              材料三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中国梦”。(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0 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