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继去年的“天网2015”,中纪委公布百名职务犯罪红色通辑令工作后,今年将继续开展“天网2016”行动,坚持“有逃必追,一追到底”,坚决把腐败分子绳之以法。这体现了(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国家坚持以德治国的原则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D.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
            • 2. 目前,我国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关心推动,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踊跃举报和全程监督。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
              ①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国家充分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③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④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增强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为此郎平两次“奉命于危难之间”,带领中国女排重上巅峰;为了能代表祖国出战,华天不惜放弃英国国籍,在里约奥运会上创造了中国马术征战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B.公民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离的统一性
              C.公民法定义务的严肃性
              D.我国公民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 4. 2016年2月27日,针对少数网络名人无视社会责任,在网上多次发布反对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的信息,有关网站依法关闭了任某某、孙某某等网络“大V”的微博账号。这一事件启示我们(  )
              A.网络名人的言论自由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B.网站要认真履行加强市场监管的职能
              C.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网民要承提监督网络“大V”的责任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发展旅游业是个综合工程。某县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要搞基础设施建设,如“一江两岸”等工程、要修复历史古街区、要卫生、交通等整治、要调整居民生产生活点等,涉及的事情杂、人数多、利益广……
                    市民甲:甲因古城门修复进度较慢,严重影响主街道交通,认为政府不作为,在网上发帖激烈批评政府并鼓动市民“围堵政府大门”,以此推动政府作为。
                    市民乙:乙从政府信息公开中了解到,因历史文化古街修复,位于市中心(古街范围内)的住宅要拆除,政府在郊区以同等面积套房给以安置的信息。乙认为二者价值相差悬殊,在与政府协商无果情况下建议拆迁户们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合理补偿。
                      请你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选取上述市民甲或市民乙的做法进行评析。
            • 6. 早上6点,小区的花园里已有 20余名爱好者跳起了广场舞。住在附近的小张睡眠受到干扰,为此,他设计了以下解决方案,请说明他的做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方案一:自行解决,将小花园圈占起来
              方案二:向居委会反映,寻求协调解决
              方案三:向政府求助,将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一 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网络的普及改变了社会舆论生态、信息传播格局和公众参与方式。普通民众在信息的接收和发布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成为网络空间的重要一极。在这些网络信息中既有正当的权益诉求和意见表达,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实信息、极端情绪,甚至违法信息。这些不良信息给广大民众、社会和国家等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因此,广大网民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理性控制言行,主动参与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主动参与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
              材料二 未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非网民不上网原因有:
               不上网的原因 不懂电脑网略 没时间 不需要、不感兴趣 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 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 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其他
               所占比例(%) 68.0 13.5 10.9 9.5 5.3 4.810
              (2)针对材料二中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在普及农村互联网中应如何作为。
            • 8. 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参加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B.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C.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 9.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处,《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应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慈善。
            • 10.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就互联网管理、中国经济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习近平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我们既要充分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利用互联网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