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7日全票通过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的解释,明确了依法宣誓的有关含义和要求,指出宣誓人若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公职资格,不会获重新安排宣誓。释法的说明更明确指出,宣扬 “港独”的人没参选及担任立法会议员资格,同时要依法追究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法律解释与基本法具有同等效力,解释阐明的就职宣誓规定的立法含义和法律原则,有利于澄清香港社会的模糊认识,是维护基本法权威、保持香港大局稳定的需要,香港特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一体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释法具有权威性的原由。


              (2)我们每个公民应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 2.

              2016年11月17日,华为主推的极化码(Polar Code)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确定为5G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华为将有望参与全球的5G通信最基础的编码过程。因此,一些网络自媒体就用“5G标准中国定”、“中国5G彻底终结西方标准”等浮夸之词来抒发民族情绪。自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给华为造成“困扰”。华为负责人表示,“如今的舆论不利于华为以及中国公司未来推进5G的进程,甚至会有来自国外政府的阻力。”事实上,Polar码并不是中国发明的,其发明者土耳其科学家埃达尔·阿利坎教授说:“我很乐意看到代码从大学的理论研究中走出来,去影响‘现实生活’。”从事华为polar码相关工作的万蕾博士说:“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华为主推的极化码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网络自媒体应如何正确发声? 

                                           .

              (2)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论证“技术是没有国界的”正确性。 

                                               .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促进就业再就业是安民之举、安国之策。
              材料一  2014年,整体上看,我国就业形势良好,不过,七百多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旧摆在桌面上。两会期间,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2015年将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一个惠及各族人民的就业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
              材料二  大学生村官,作为广阔天地练就一预红心的就业模式,对大学刚毕业的小贾很有吸引力。小贾扎根的地方是典型的傣族寨子,原来是老村长家长式管理,决策武断,致使村务混乱不堪。在上级党委和村民的帮助下,该村改组村委会,作为村委会主任的小贾带领村民,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该村旧貌换新颜。
              (l)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通过促进就业创业惠及民生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小贾能够带领村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原因。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充非常注重社会公平正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0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分好蛋糕“关系到社全公平正义”,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出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彰显了民本思想。
              ⑴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S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评析村民的做法。

              材料四: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Y市市区私家车已超过120万辆。随之带来了交通压力增大,道路交通从“小堵”变成“大堵”,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在同样的道路面积上,公交车的通行量是自行车的4倍、小汽车的10多倍。许多发达国家的公交出行率已达到30%至40%,而A市的公交出行率不到10%。


              材料五:该市政府在收到同学们关于“提高公交出行率”的建议后非常重视,并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A市公交事业长期发展规划》草案。随后,该市政府将草案在全市公布,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⑶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阐述A市政府就该草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