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2014年十一黄金周刚过,雾霾便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遭“心肺之患”。在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中,北京市民再度体验了一把“京华烟云”。刚刚进入10月,中国中东部再度开启“雾霾模式”,而随后的秋冬数月,中国还将面临秸秆焚烧、燃煤采暖、春节爆竹“三道坎”的考验。有人感叹“无处可逃,听天由命”;也有人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

              材料二:江苏省2014年一号文件《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是全国第一个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号文件,江苏省今年规划50亿元用于治霾。《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治理、能源结构优化、发展绿色交通、治理城乡污染等5个方面的防治任务,以及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控预警、完善政策体系、推进联防联控、倡导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关系的知识对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驱散雾霾,重见蓝天,政府义不容辞,公民人人有责。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驱散雾霾,重见蓝天,市民应该有怎样的担当。(6分)

               

            • 2.

              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2013年9月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也再次警醒我们,无论互联网站还是网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两高”的《解释》颁布和实施,有的网民认为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不再畅所欲言, “言论自由”已一去不复还了。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反驳这种观点。(6分)

              (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两高”出台的《解释》对网民依法使用网络发表舆情的正确价值导向。(6分)

               

            • 3.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自实施车牌拍卖政策以来,就一直未向社会公开收支信息。2013年7月,市民联名向政府提出信息公开请求。年底,相关部门公布了2011-2012年车牌拍卖的大类收支情况,但没有列出明细,市民不满意。

              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权利和政务公开的知识,分别分析“市民不满意”“刘某被拘”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 4.

              垃圾分类如何实施?烟花爆竹是否需要禁燃?水价调整方案是否合理?政府解决这些公共领域问题时,为了科学决策,往往召开听证会。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以听证会组织者的角色,就如何使政府能更加广泛、充分地听取公民利益诉求,例举1条相关措施。(3分)

              (2)以听证会参与者的角色,围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为听证会“参与者行为规范”补充2条内容。(4分)

               

               

               

            • 5.

              2014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的提案更加重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清晰可见:限制权力,凸显权利。

              会议上,某代表提出提案,建议将乙肝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促进乙肝药物降价。 他提到一名乙肝携带者因为不满当地卫生部门的作为,曾用激进的方式表达抗议。当权利被侵犯时,出于本能,以受害者的心态去抗争。他建议该公民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本次大会中,他提出了“公平对待乙肝携带者”的提案,希望唤起官民的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该怎样理性地表达诉求?(10分)

               

            • 6.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材料一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某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结合材料一,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10分)

              材料二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2)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10分)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例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再次从法律层次发出信号,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已箭在弦上。

              当前面临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社会各阶层凡响强烈,纷纷建言献计。根据材料,完成下表。(12分)

                      社会各阶层,纷纷建言献计 。

                        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全国人大加紧制定社会养老制度的法律法规,确保改革顺利实行。

              (1)

              无党派、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提出宝贵意见,建言献策。

              (2)

              全国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

              (3)

              各民主党派在中共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养老并轨政策的制定,确保决策科学。

              (4)

              针对养老改革,公民纷纷依靠网络向政府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5)

              (2)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箭在弦上。作为公民,请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12分)

               

            • 8.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会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T市进行上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8分)

               

            • 9.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2013年下半年,某省党委和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委派8000名驻村干部重点帮扶2571个村,向农民群众问计求策,真心为群众解难,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

              材料二  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1)结合材料一,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公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的观点进行佐证。(8分)

               

            • 10.

              (12分)2014年2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48%和60%。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

              (1)运用“政府和公民”有关知识,谈谈对“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的看法。(6分)

              (2)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说明如何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