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9月19,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测绘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文化基础”对我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请你就“社会参与”,谈谈我们应具备哪些政治素养?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已经持续推进了三年。如今置身天津的人们会欣喜地发现,蓝天白云的数量在渐渐增多,而这背后是社会上下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三年来,天津市人大相继出台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2015年市环保局派出20个区县工程组,配备了八百多名负责环保监督的“网格员”,设置了二百多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布下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天罗地网”;为营造绿色生活环境,广大居民以“社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为主题,纷纷开展了“慎放烟花、远离雾霾”等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天津市为实现“蓝天白云”所做的努力蕴含的政治学道理。   

            • 3.

              作为中国首部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经中共中央建议,最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的,并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门,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慈善法的出台过程及该法的内容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以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掀起一场持久的生态革命“攻坚战”:很多政协委员深入工厂、企业调研,提交议案,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不少人大代表更是心系群众,为民请命;在街道、社区、村落,群众自发参与生态社区、村落创建活动;国务院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运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我国掀起生态革命“攻坚战”做法的依据。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要主动作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雾霾,保护环境?

                                                                                                                                                                                                                                  

              材料三,环境问题,全社会各个成员都责无旁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每个公民都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将如何投身到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去?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共同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条路径。

              材料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材料二 借助叫车软件进行网络预约拼车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出行方式。网络预约拼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网络预约拼车前景光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2)“雾霾”是全球性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请你从全球治理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结合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预约拼车具有发展前景的理由。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顺应这一变革,我国的经济社会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材料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陷入瓶颈。互联网给传统产业提供了改造和转型升级的机会。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互联网在这几年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特别是网上购物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15年,中国的服务业GDP占比首次超过50%,这其中就有互联网产业的不少功劳。巨大的产业机遇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创投活动也会日益踊跃,中国将进入“创时代”。

              材料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习近平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要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如何通过互联网“走好群众路线,提高行政效能”。



              材料三: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与数据信息安全相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大量涌现,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比如,虚假信息漫天飞、泄露和出售信息怎么办?如何防控和打击网络诈骗?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信息侵权行为如何界定?如何避免计算机病毒传播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如何抵制强势国家通过信息垄断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的信息侵略行为?

              (3)阅读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把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纳入法治轨道。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钱塘湖起好扬帆。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二十国集团成员、8个嘉宾国领导人以及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峰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28份具体成果文件。体现了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精神.明确了世界经济的前进方向,制定了一系列务实的行动计划,展现了谋求共同发展的决心。这是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规划长远的盛会,这是体现中国担当、彰显中国智慧的盛会,这是推动全球治理、开创美好未来的盛会。杭州峰会成果数量多,分量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际上树立起新的“全球标杆”,给世界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材料二 举办一届圆满成功、富有成果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既是各方对中国的希望和期待,也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和责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目前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总结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浙江省厦杭州市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真情奉献,自愿服务,为杭州峰会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充分肯定,要把表彰工作做好。

              (2)请分别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的角度为杭州市民写两句表彰词。

            • 8.

              互联网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已遍及全球,覆盖全世界,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经济、政治、文化……

              材料一:当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达24万个,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个。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政务微信公众号从数量到影响力,已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传播力量。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悄然开始了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试图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助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材料二:慕课,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互动的特点,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在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慕课课程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一门课程可同时容纳数万人学习,学习者不分国籍,可24小时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还可通过讨论等方式交流学习体验。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世界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因此,从2008年全球第一个慕课的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的数百万用户,短短几年间,慕课就经历了从悄然无声到井喷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务使用互联网对我国公民和政府有何积极影响。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慕课为什么能推动文化传播与创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