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海南)辨析题——有人认为:既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那么公民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发表言论就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 2. 为了决策民主、科学、利民,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关于听证会制度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关心老百姓在政府决策中的分量。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消费者代表人微言轻,政府在决策时根本不会考虑他们的意见。
              观点二: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政府都应采纳,否则听证会就是走过场。
              观点三:政府会考虑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至于采纳多少,还要考虑多种因素。
              问: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知识,说明理由。
            • 3. 2015年11月20日,湖南某电视台报道了某市的黑心豆腐作坊事件。黑豆腐作坊的工作条件差、产品质量低劣,让人触目惊心。近年来毒胶囊、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也是屡屡被曝光。我们应该感谢媒体,为我们揭开真相,通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不过,有些记者在曝光过程中为了吸引眼球进行不实报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请运用公民的相关知识对记者的曝光行为进行评价。
            • 4.

              辨析题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此,老百姓渴望政府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要建立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

              因此,有人说:只要推行政务公开,避免“有权任性”,就可以提高政府公信力。请你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观点进行评析。

            • 5.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对人热情,大度不小气。这种观念表现在饮食上就是请客吃饭要量大档次高。这种习俗在如今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就变成了一种浪费现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包括大学生。

              公职人员公款吃喝,不掏腰包不心疼;普通百姓多点菜有剩余,才显面子和身份;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糟蹋粮食不以为然。《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

              有人认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责任”,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