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化应如阳光,平等地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公共文化服务面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不分地位……这是崇高的目标,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这一理念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而深入人心。
              请你运用“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的知识,分析国家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措施的合理性。
            • 2. 文化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推动了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文物的保护、抢救、利用、管理上,一些地方还存在“脱靶”现象,有的保护手段单一,保护技术缺乏针对性;有的开发不够,只讲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发展;过度开发,忽视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加强文物保护的价值。
              (2)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中文物保护错误的做法加以批驳。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名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地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 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浙江嘉兴、江西于都河、甘肃会宁、陕西延安……一个个红色地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拨动着群众的心弦,唤醒着把新的记忆。历经岁月的磨洗,红色地名默默记载着我党光荣历史,见证中我党从孕育到壮大的历史过程。许多红色地名正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去瞻仰,去沉思,去纪念。红色摇篮井冈山、中央苏区瑞金、长征转折点遵义、革命圣地延安、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创业典范红旗渠等一系列红红色地名在中共党史上熠熠生辉。然而,也有一些同样凝聚着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的红色地名,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为人熟知,甚至洇没在历史长河中,亟待我们抢救、挖掘、保护和弘扬。
              (1)红色地名镶嵌红色记忆,延续红色纹白,需要我们挖掘和保护。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
              (2)某校拟开展“探寻红色足迹” 教育实践活动,请围绕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 4.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通过中国各地的中华美食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中华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再度掀起“舌尖”热。对于《舌尖2》的播出,人们褒贬不一。
              持赞成的观点有:
              ●纪录片里的美食和生活,绝大多数来自乡村,不光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向往,更引发了人们的思乡情怀;
              ●以微距拍摄的方式将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呈现在观众面前,令人叹为观止;
              ●将西藏蜂蜜、浙江跳跳鱼、贵州稻花鱼、四川腊肠等各地传统美食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各具特色,催人垂涎。
              ……
              对《舌尖2》持批评的观点有:
              ●故事造假,过于煽情、忽略美食,而且传递着不正确的价值观;
              ●部分情节存在对BBC节目的抄袭和模仿现象,不利于对中国传统美食的传播;
              ●藉助食物过分渲染民族主义,不利于各国间文化交流。
              ……
              《舌尖2》引领我们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赞成观点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2)针对批评观点,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你的立场。
              (3)请你为“留住美味,留住记忆”从《文化生活》角度出谋划策。
            • 5. 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疲乏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积水成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做的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架不住人多势众,微小也变成巨大。
              “微微萤火虫”贫困地区课外书公益行动是首个由中国网商联盟发起,以线上网商、消费者为主体的长期公益项目。该项目以关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儿童阅读、发掘儿童潜力为目标。“微微萤火虫”公益行动传承中国网商联盟关注教育、关爱青少年的精神成长的优良传统,把课外阅读的快乐带给更多的孩子。“小雨滴”微公益是由全国各在校大学生建立的微公益青年志愿者协会,“小雨滴”倡仪每个人应该从心灵的角度出发,为公益事业作一份贡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促进我们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微公益的本质是希望通过各种活动,让大家产生公益意识,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这样才能起到公益所追求的“公众付出,公众受益”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作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更好地发展微公益事业。
              (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状态”的知识,为微公益的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可中国很多城市似乎长了同一张脸,地域特色正被同质化浪潮所湮没。“千城一面”的同时,很多城市的老建筑越来越少,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干快上出政绩”的长官意志作祟,为建设而建设,忽视了宜居性这一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不由得让人们感伤:“勾不起乡愁的地方不是真正的故乡;找不到遗迹的地方,也不会是文化的沃土。”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找不到遗迹的地方,也不会是文化的沃土”的认识。
              (2)针对材料中的现象,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两个角度,为我国城市建设从“千城一面”向“百城争艳”转变各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民阅读”以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
              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两个抓手,在阅读广度、深度、成本、便捷性等方面各有优势,阅读增长趋势有所不同,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方式调查数据显示(见表)
              年份
              项目
              纸质阅读率数字阅读率综合阅读率
              2010年52.3%32.8%77.1%
              2011年53.9%38.6%77.6%
              2012年54.9%40.3%76.3%
              2013年57.8%50.1%76.7%
              2014年58.0%58.1%78.6%
              “全民阅读”,内容选择才是王道。读者对图书种类的偏好,“文学”、“历史”种类一直居首,“日常生活”类居第二位,“经济”、“管理”、“哲学”、“心理”类相对靠前,新闻时政类的刊物也居读者喜好前列。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大部分阅读者的兴趣和指向集中在具备通俗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种类,也有部分阅读者的选择上存在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性、思想性不足问题。
              (1)时代的演进,科技的发展,为今天的阅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人认为“数字阅读大多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上,应该回归纸质阅读方式。”也有人认为“纸质阅读受诸多限制,应大力推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阅读,让阅读无处不在。”在阅读方式上,你倾向回归纸质阅读还是大力推广数字阅读?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科学地选择阅读内容?
              (3)请就如何将“全民阅读”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8. 汉阳纸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场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
              如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靡巨款,流之,若设在省,刺督、抚、司、送皆可常住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1)现代企业在建厂选址时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权衡这些因素时应当坚持哪些方法论原则。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2)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