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梯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和广西龙脊梯田是我国三大古梯田。三大古梯田之美,在于“森林、水系、梯田、村寨”四素同构。今天,人们又发现了农耕价值中蕴含着新的价值,首先是古梯田的文化价值,其开发与保护将使古梯田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提升,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领域;其次,古梯田积淀的厚重的生态理念和建管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要保护古梯田,限制过度开发,实行生态补偿,并加强古梯田恢复和配套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古梯田的意义。

            • 2. 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
              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
              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
              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1)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观点?(3分) 
              (2)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2分)
            • 3. 发展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是我国和印度双方的共同意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未来文化交流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任教,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1年9月22日温总理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希望两国交流切磋传统文化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持态度。(14分)
            • 4.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于6月13日隆重开幕。端午节期间,通过形式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嘉兴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对这一现象你是怎样认识的。(8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文化现象?(9分)
            • 5.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而总的趋势是融合。中国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接纳西方文化,或者说,中国要走向世界,如何在文化上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交融?这一直是人们思考和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外域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外域平等交往的例子,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照搬异文化的情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对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我们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应该采取和坚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