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北宋文学家苏辙云:“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为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28日联合印发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材料二 长期以来,某校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校对法治教育作出整体规划,进一步拓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通过模拟法庭、法律情景剧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教育,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原因。


              (2)该校的法治教育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 2.

              湖南省组织开展“美丽湖南•道德先行”主题实践活动。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弘扬践行“三个倡导”和“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深入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5周年为契机,抓好雷锋纪念馆、中国雷锋网、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等活动阵地建设,组织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续写雷锋日记”等活动。

              (1)有人认为,21世纪的今天,中国早已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雷锋精神已经过时。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作出评析。

              (2)请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学习雷锋精神、开展道德先行活动的意义。

              (3)有同学认为,迎合人们心理、受到众人追捧的文化产品,都属于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述。

            • 3.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为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等多年想改而未改的“硬骨头”终于破题,司法体制、公车制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等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得以有力推进。柱立则墙固,梁横则屋成。改革,释放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在国际环境云谲波诡、国内“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成功换档,经济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强。

              材料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立柱架梁”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文化自信引领教育改革。

              (3)请就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