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为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着力消除公共文化服务盲区,近年来绍兴市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积极探索建设“流动文化加油站”:“流动大篷车”坚持送戏下乡,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越剧戏种为主,将民间传说、故事演绎编排成舞台剧;“流动文化馆”积极开展“文化结亲”活动,为乡镇培养人才,解决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中遇到的困难,扎根基层种文化;“流动图书馆”立足市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农村基层划分成单元网格,建设分馆流通点,提升文化流动效率。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流动文化服务的主平台,也是弘扬最美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延伸了城区固定式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文化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初步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绍兴模式”。
              (1)结合材料,说明“把文化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2)分析“把文化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的举措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 2. 2016年10月27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简称“海丝博览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开幕。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沿线国家的商贸之路,而且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的生命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十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经贸文化交流中必然具有全球视野和时间眼光。新“海丝”构想极具逻辑性与现实性,为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生命力。
              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元代郭居敬编录24个孝子的故事,成为中国古代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有时会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近日,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倡导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层面的义务和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对比新旧“二十四孝”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 4.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通过中国各地的中华美食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中华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再度掀起“舌尖”热。对于《舌尖2》的播出,人们褒贬不一。
              持赞成的观点有:
              ●纪录片里的美食和生活,绝大多数来自乡村,不光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向往,更引发了人们的思乡情怀;
              ●以微距拍摄的方式将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呈现在观众面前,令人叹为观止;
              ●将西藏蜂蜜、浙江跳跳鱼、贵州稻花鱼、四川腊肠等各地传统美食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各具特色,催人垂涎。
              ……
              对《舌尖2》持批评的观点有:
              ●故事造假,过于煽情、忽略美食,而且传递着不正确的价值观;
              ●部分情节存在对BBC节目的抄袭和模仿现象,不利于对中国传统美食的传播;
              ●藉助食物过分渲染民族主义,不利于各国间文化交流。
              ……
              《舌尖2》引领我们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赞成观点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2)针对批评观点,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你的立场。
              (3)请你为“留住美味,留住记忆”从《文化生活》角度出谋划策。
            • 5. 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院线和影院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某校高二(1)班学生对我国电影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美好的前景】
              材料一:2015年我国城市影院观影人次总和已经超过6亿,国内全年累计电影票房收入历史首次迈入“400 亿时代”。有业内人士提出,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在两三年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影等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发展电影文化产业所体现的道理?
              【堪忧的现状】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量迅速提升,在高票房的同时,观众口中“烂片”的数量也在增加,过于低俗化、功利化的内容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国产电影,立足现实题材的原创作品少了,盲目翻拍的多了;传统的文化深度挖掘不够,盲目引进国产影片真正能够赢得口碑;全面满足市场需要和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明显不够。
              (2)针对我国电影业存在的问题,假如你是新生代导演,从《文化生活》角度,你将如何创作一部高口碑经典电影?
              【明确的目标】
              材料三: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尚不容乐观。目前,世界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美国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我国却不到5%.因此,“十三五”时期提出:要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2020年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结合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6. 当下热播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一些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各地电视台也纷纷复制和拷贝。但洋模式被“买光”后,我们该怎么办?专家指出,文化界要加强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中国是一个拥有5 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当代中国的巨变更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素材。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靠简单模仿产生的文化是没有长远生命力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原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品。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秘”的知识,分析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依据。
              (2)面对电视节目的引进问题,有人认为,每一个电视节目人都希望自己的节目可以走向全球,但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并被认可,首先就要学习国外的节目,这样才能“走出去”。但在海外成功的节目模式,在国内并不一定就可以如法炮制。你赞成电视节目引进海外模式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 7. 材料一: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材料二:孔子学院被誉为21世纪传播中华文化的“新丝绸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个孔子学堂,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人。目前还有76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强烈要求申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材料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传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多样性和我们的中华文化角度分析为什么孔子学院能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
            • 8. 2011年5月19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正式揭晓(见右图).它以青奥会英文名称及其视觉标志为基础,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突出将世界闻名的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南京青奥会会徽创意独特、内涵丰富,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紧密贴近了青少年特点,凝结了南京六朝古都的神韵,寄寓了江苏美好未来的发展,表达了全省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
              结合材料分析,南京青奥会会徽设计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 9. 2010年6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伦多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双方就继续推进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提出:中俄双方要紧密配合,在俄罗斯成功举办“汉语年”基础上,全面促进人文合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 10.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一: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向祖国献礼 为全运喝彩”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在济南举行,历时60天,总演出约260场,集中展示山东省近年来文化艺术工作的新成果、新人才、新风貌,并保证国庆、全运期间每天都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奉献观众。
              艺术品种涉及话剧、儿童剧、舞剧、杂技、曲艺、歌舞,京剧、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17个门类;表现题材涉及古今中外,汇聚齐鲁艺术精华,集中展示山东文化艺术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就。丰富的文艺活动、众多的艺术院团将搭建起省内外以及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平台,为省城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艺术盛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材料在文化创新方面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材料二: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