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材料二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产电视剧要“走出去”,但国产电视剧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究其原因,一是在制作上普遍粗糙,二是缺乏主动运用大众传媒介绍中国文化的意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电视剧过于自我,缺乏全球化视野。比如现在的武侠题材越来越狭窄,英雄性格过于单一,无法和现在的观众取得共鸣。甚至相当一部分外国观众认为,相比之下,武术、皮影戏、中医药、旅游地理相关的音像制品,反而更能直观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的传递,是通过作品来潜移默化地实现的。真正的“走出去”,不只是剧卖出去了,而是文化输出去了,我们的思想、文化被对方接受了。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中国国产电视剧“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2. 材料一:小戏小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动鲜活,能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是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材料二:“群众的文化节日 百姓的艺术盛会”。为了充分展示近年来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的丰硕成果,促进基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一步丰富城乡基层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部、中国文联在北京举办了“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创作演出成果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节目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让基层演员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到舞台上。节目内容之丰富、参与人数之众多都属近年来首次。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大地情深”能够成为群众的文化节日、百姓的艺术盛会的文化生活道理。
            • 3.
              2012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 德国石荷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会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 ”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的“走出去”。(10分)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于2012年9月16日至9月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成功举办。吉祥物名为“牛牛”,是向全社会征集一年半后,从广大群众创作的316件应征作品中选拔出来的。创作者在创作这一形象的过程中,大量征求群众意见,深入实际,广泛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这一形象的原型取自南阳黄牛, 充分体现出南阳的地域特色,同时也传递出农民、农村与农业的内涵。作品经过拟人化与卡通设计后,动作强劲,姿态动感,彰显了农民运动员的力量与速度,也表达出国际体育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具有浓厚的中原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阳光又可爱的“牛牛”,脚踏祥云,欢笑着大步走来,洋溢着激情和活力,表现出南阳人民正以主人翁的热情欢迎全国的农民朋友相聚南阳,共迎体育盛会,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分享友谊。
              结合材料,分析南阳农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的?(8分)
            • 5.
              材料一:美国缺少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但他们却善于从其它 民族的历史和故事中取材,如右图所示,“熊猫”和“功夫”这两 个100%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梦工厂包装成《功夫熊猫》,为 其赢得数亿美元票房收入。现在他们又对孙悟空产生了兴趣,准备把这个形象搬上荧暮。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 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商业包装,使美国文化 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已大大超过制造此,成为世界经济增长 的主要动力λ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 75%。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了 43%,中国仅占了不到4%,这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 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还很不相称。我国适时提出推动文化 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时特别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借鉴?(9分)
            • 6.
              时隔3年后,梦工厂动画巨著《功夫熊猫2》卷土重来,于5月28日在中国公映,票房成绩骄人。影片承袭了第一部里的众多笑料,又增添了更为细腻的情感戏刻画。和第一部不同的是,随着3D技术的不断成熟,《功夫熊猫2》也以观影效果更好的3D立体形式进行放映。这次采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制作功夫动画,令动作更加顺畅紧凑。影片中出现大量四川元素,让人感慨这不仅是一部好莱坞巨制,更是一部推广四川文化的绝佳宣传片。2009年《功夫熊猫2》的创作团队应成都市政府邀请专门飞抵四川采风,导演称这次探访给了她很多灵感,丰富了很多细节。此后,成都市政府专门组建了《功夫熊猫2》中方创作团队,双方进行了大量的对接沟通,最终促成成都元素巧妙而又原汁原味地植入好莱坞大片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功夫熊猫2》会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12分)
            • 7.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十次提到“不忘初心”。总书记在讲话中告诫全党: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材料二  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会议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践行“不忘初心”。



              (2)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3)请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民主监督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8.

              今天的文化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同时也看到这样一些文化现象: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人情超越了社会公平甚至法律;邪教思想依然在传播;很多年轻一代生活态度极其不端正;崇洋媚外,鼓吹全盘西化;低俗文化大行其道等等。一句话我们的文化生活“喜”、“忧”并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当前文化“喜”、“忧”并存的复杂现象。

            • 9.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世界的底气、敢于解万难的豪气,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正如习近平所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材料二: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市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标兵;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我们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A市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请以此为主题拟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总字数100字以内。

            • 10.

              Ⅰ.中国传统是我们离不开的过去,也是我们用不尽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成为现代的天人合一观,即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是大势所趋。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把能否“留得住蓝天,记得住乡愁”当成了衡量是否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尺度。“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天人合一”智慧的基础上,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长大,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全球涌动。从于丹《论语》心得吸引眼球到古装影视剧热播,从知名大学设立国学院开设国学班,到各地恢复祭孔和孔子学院遍布海外……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回归。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绿色发展理念与古代生态智慧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热潮涌动全球,你对复兴中华文化有何启示。





              Ⅱ.旨在培养中学生财经素养,为学生提供自招平台,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第三届财经素养大赛正在进行中,初赛复赛主要考核财经基础知识,考核范围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七大板块。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为我校1000多名参赛同学鼓劲加油。要求每条不超20字。(寒假作业考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