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由于网络和新型媒体阅读的兴起,书店、图书馆正慢慢失去原有的读者群。有专家认为,阅读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纸媒,未来的阅读应向网络化、公共化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中低阶层民众也能享受到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快乐。
                     结合材料,运用大众传媒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数字化阅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11分)
            • 2. (2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材料二  H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促进文化与旅游、工业、建筑、商贸、体育、休闲等行业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企业活力;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改变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的状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习近平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启示。(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H省的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 3.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10分)
              (2)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更好地宣传宪法精神,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限15个字以内。(2分)
            • 4.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5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8分)
            • 5.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凭借其爆棚的收视率,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娱乐大佬地位。该节目以五组明星父子的户外真人秀为噱头,从韩国购买版权,但不是照搬别国模式,而是从别国已有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结合中国观众视觉习惯和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本土化改造”,创造性地加入中国元素,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关注度与收视率起飞。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爸爸去哪儿》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的道理。(10分)
            • 6. 材料 201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根据材料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的理由?(12分) 
            • 7. (13分)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则说:“土是我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他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他将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臵在了作品中。
              莫言的成功首先是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能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传播给整个世界,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适合评委的味口,也适合全世界读者的口味。其次是随着中文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也不能排除电影《红高梁》在世界上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红高梁》电影在世界上的成功,也就没有莫言的今天。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