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

              材料一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打造铁路文化精品力作。2007年,中国开启第一列高速列车,2014年底“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宣布合并,以其强劲的科技实力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主力,全球“高铁旗舰”,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超2万公里,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掀起了人们对高铁沿线的旅游热潮,带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产生了重大冲击,使得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必须通过提供服务质量等途径来争取客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不断发展的原因。 

              答题行数:8行。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极化背景下,促进文化繁荣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专家认为“文化如人,有了性格就变得鲜活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只能是别人的影子,受人摆布,文化亦如此。没有性格的文化就没了脾气,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自信可言。要让文化有性格:一是要传承,不忌本,把传统文化最经典的东西继承下来;二是要吸收,只要有营养,对中华文化有益,尽管拿来;三是要创新,时代总是不断更迭,再优秀的文化都有属于它的时代,辉煌过后,总要重头再来,因此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最美的音符奏出中国文化最强音。”

              (2) 结合材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

              答题行数:5行。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已经形成。

              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习近平主席指出,卢克索是古埃及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出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赛西表示,埃及对伟大的中华文明饱含敬意,愿深化两国文明交流,永远做中国真诚的发展伙伴。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2)中华文化与埃及文化有差异也有共性,只有双方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推进共同繁荣。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3)  请你为更好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

            • 3.

              考古发掘最近一年挺火,“关注度”背后,一些质疑也甚嚣尘上:比如,“盗墓是私盗,考古是官盗;一个在晚上,一个在白天”;又如,“考古是掘他人坟墓,扰祖先亡灵”。这些声音虽不失反对盗墓和尊重古人的积极意义,但对于考古这门严肃的学科,却有失起码的公允和尊重。

              考古是门科学。考古人从人类物质遗存及它们的空间关系中,反推并挖掘背后的文化历史价值。没有考古学,缺乏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不会展示自己的魅力,仅凭史书,人们也无法体验与实物对视的震撼。正是面朝黄土、背负责任的考古人,让真实的历史有了存在的证据,让虚假的过去不再继续伪装,使中华民族重拾自信,重燃复兴的梦想。

                (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为什么质疑考古发掘对严肃的考古学有失起码的公允和尊重?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考古发掘让真实的历史有了存在的证据,让虚假的过去不再继续伪装。”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3)针对“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事指导功能减弱的现状,请提出两条增强“二十四节气”指导功能的方法论建议。

            • 5.

                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聚焦互联网,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1)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  

              (2) 请结合上述论断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