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天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2016•天津)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3. (2016•新课标Ⅰ)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2016•新课标Ⅲ)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2016·海南)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2015•海南)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17~18题。
              17.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