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材料二: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开发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机、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的理由。(10分)

              (2)珠算是否回归小学课堂的分歧折射出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这一分歧。(10分)

              (3)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6分)

               

            • 2.

              (30分)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在互联网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信息消费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一:

              图: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经济规模

              注:①互联网市场经济规模是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应用服务运营商的收入。

              ②2013年美国、法国、德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4.3%、4.2%和3.7%。

              表:2010~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变化情况

              年 份

              内 容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中国信息消费规模(万亿元)

              1.0

              1.3

              1.7

              2.2

              2.8

              人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元)

              756.35

              982.3

              1266.5

              1595.3

              1896.4

              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

              7.19

              8.04

              8.90

              9.15

              9.68

              注: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

              材料二:在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些都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新翅膀”。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一,简述发展互联网经济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浙江互联网经济实现再次腾飞的原因。(12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材料二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全面贯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理念,发挥文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实体功能,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推动文化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16分) 

              (2)材料二中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14分)

               

            • 4.

              (10分)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10分)

               

            • 5.

              (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 “2013年鲁迅文化奖颁奖盛典”4日晚在清华大学举办。当晚共颁出包括年度小说、年度诗歌等在内的12项大奖。

              鲁迅文化奖是中国唯一以鲁迅命名的文化大奖。它以“为中国发现创造的力量”为宗旨,以“坚持公正与独立的评判”为原则,传播多元、开放、自由的价值观,提倡关怀社会、贴近现实、反映时代的创作理念,以期为中国文化领域树立标杆、指引方向、凸显价值。该奖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作为中国互联网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综合门户网站的创始者,搜狐素来以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己任,鲁迅文化奖之设立,正是为此。文化奖既以鲁迅命名,必将继承先生之精神:于对象,则服务国人;于取向,则关注现实;于态度,则开放创新。

              材料二:鲁迅先生作为文化思想界的昆仑巨擘,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一面屹立不倒的精神旗帜,他以洞悉世事的深邃眼睛,批判国民性的犀利笔触和刚直不阿的个性,“抉心自食,欲知本味”,拷问着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鲁迅精神”是一种百折不回、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中国人为生存、解放而奋斗的一种民族精神。鲁迅的“立人”,就是要培养这种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大意为,中国人历来安于现状,对于旧状况、老习惯,哪怕是腐朽没落的,总是心平气和的。委曲求全,对于新的机遇、新的创作总是愁眉苦脸,求全责备。

              (1)阅读完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说说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倡导什么样的文化创作精神?(12分)

              (2)搜狐等互联网门户在传播中华文化有何独特作用?(2分)

              (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8分)

               

            • 6.

              崛起的中国需要精神旗帜,当代中国人需要健康向上的中国梦,而文化强国战略正是托举起这个梦想的大舞台。随着中华文化的旗帜在世界的舞台上高高飘扬,文化强国的梦想正孕育出我们民族新的希望。某校高三学生开设了“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主题探究互动。以下是各小组展示搜集到的材料。

              小组一:不久前,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巴扎诺夫称,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去年招收的90名新生中,有30名把中文作为了专业方向。外国学者对中华文化兴趣盎然,选择汉语作为专业方向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这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中文热、中国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个侧面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小组二:去年,中国作家莫言捧得了世界文学领域最高奖;中国杂技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谱写了中国杂技的历史新篇;国产影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博弈国外大片,《泰囧》创造了以小搏大的票房奇迹,《一九四二》、《白鹿原》也让它们的观众群竖起了大拇指。在厚重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命文化、争奇斗艳的民族民间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小组三:文化强国的梦想并不是少部分人编织的,而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叠加。去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文化单位为城乡百姓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文化服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有望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小组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多个省区市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率先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行业领军。文化产业的日益强大,让我们的软实力硬气起来。

              小组五:在回顾一组组靓丽数字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那一张张美丽的面孔:“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以高尚的行为构筑起中华文明的大厦。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分别阐释各小组选材的理论依据。并总结其各自有关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措施。(10分)

               

            • 7.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约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二:某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商文艺发展繁荣大计。作家季宇: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编剧王丽萍:我要求自己在作品里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一句话,心里要有人民,心里要有观众!作曲家舒楠: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我的旋律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影视制作公司总裁严从华: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分)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10分)

              (3)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4分)

               

            • 8.

              2010年5月19日,在西班牙国家舞蹈团的热情舞步中,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拉开大幕。本届文化多样性节以“多样性奇迹”为主题,以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主会场。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个艺术团体将以音乐、舞蹈、戏剧、展览等多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大型多边活动,它为世界各国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合作,以前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举行,今年是首次选择在其他城市举办。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9分)

               

            • 9.

              (24分)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11月12日在北京圆满落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PEC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超过 4000 人,中外的主流媒体不断刊登与此相关的报道和评论。在政商交流之余,中国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和魅力。剪纸、漆雕、苏绣屏风等中国民间艺术引发了参会者的高度关注。古色古香的骨瓷宫灯与现代节能思想融合,打造了独具现代气息的创意汉唐宫灯。领导人所穿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让本土“尚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12 分)

              材料二:北京APEC会议期间,“APEC 蓝”迅速成为网络热词。“APEC 蓝”持续时间虽然有限,但展示出了中国治理雾霾的力度和思路。2014 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初步建立,明确了“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强调三地六省市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同时,由于三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布局、区域功能定位等存在明显差别,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以明确各自在协同治霾中应承担的角色。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留住“APEC蓝”。(12分)

               

            •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迈进。(13分)

              (1)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依据是什么?(3分)

              (2)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道路?(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