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剧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年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1)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危机”分别指什么?
              (2)举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役各一例。
              (3)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4)为应对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请写出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
            • 2. 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之后,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这次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一个国家?它有哪些特点?
              (2)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3)“新政”取得的显著成效是什么?(请列举两点回答)
              (4)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德国、日本采取什么办法来摆脱危机?结果如何?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已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成就为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1)材料一“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哪种经济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
              (4)经济一团糟之后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俄罗斯之时,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世界工业强国。
              材料三: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总统就任后立即救治……并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在怎样的国情下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说说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模式形成的标志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3)材料三中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了什么问题?为此,总统就让后进行了怎样的“大胆实验”?该“实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 5.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材料一 苏联是在一场红色的革命后崛起的;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
              (1)材料一中的“红色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南北战争对美国的崛起有何重要意义?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材料二 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
              (2)以苏俄、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实施过的经济政策的特点为例,说明材料二中“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论断的正确性。
              【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究大国崛起的奥秘】
              材料三 阅读《大国的崛起》,剖析其兴盛的背景和原因,这些国家的崛起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3)除了材料一、二所陈述的原因外,你认为大国的崛起还有哪些因素?
            • 6.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7. 材料一:1929年至1932年,银行破产101家,企业破产109371家……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世界贸易缩减2/3。
              材料二: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卖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材料三: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1)据材料一,说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说这场经济危机的危害。
              (3)据材料三,说说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2008年,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中国也深受影响。2009年,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余万,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针对就业问题,你有何良策?试提出你的一两点建议。
            • 8.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进步往往是都是由改革带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第6条: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收购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年度的棉花。
              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或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改革,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推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的改革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4)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理解。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二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2)材料二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指什么?“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模式僵化了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3)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在哪一年哪一次大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10. 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钱忠文《读美利坚》       材料二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
              (2)罗斯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罗斯福的这次“试验”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