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全国工业复兴法》    (判断对错)
            • 2. 阅读如表,回答问题。
              2003年农民收入2012年农民收入
              农民总收入2622元7917元
              经营性收入及比重1541元    59%3642元  46%
              工资性收入及比重918元    35%3404元  43%
              财产性收入及比重66元    2.5%238元    3%
              转移性收入及比重97元    3.5%633元    8%
              (1)请分析如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上表,简述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结合《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及其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完成如表。
              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
                      
                      
            • 3.
              【题文】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因素,有的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切向钱看,不讲社会公德;有的人看到市场某种产品赢利较好,就盲目地上马某产品,一哄而上,导致产品卖不出去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自身企业的破产;有些农民在生产时,根据去年农产品的价格,确立今年种植的方向,很多人都这样想,导致产品供过于求,损失惨重。
              结合材料,谈谈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 4.
              【题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的生产和经营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企业要成为有效的市场经营主体,必须有以下条件:第一,企业有明确的产权。谁投资谁得益,谁承担风险。这就要求有明确的产权归属关系。如果产权不明,手中的产品属谁所有都说不清,就很难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第二,企业是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的实体,它拥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它要接受政府的行政规划,但在法律和经济上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交易者之间地位平等。企业一旦进入市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结合材料,谈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意义。
            • 5.
              【题文】简述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
            • 6.
              【题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 7.
              【题文】“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建立时期,“一五”时期末主要经济表现是:①在所有制方面,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对小工业、小商业、手工业合并过多。②在工业管理方面,中央直接管的企业过多,中央直属企业由1953年的2 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 300个。③在财力支配方面,中央支配的比例偏高,地方的财政和企业的奖励基金超额分成比较少。④在计划管理方面,直接计划的比重大大增加。⑤在物资分配方面,集中太多,由国家计委统分的物质1952年为55种,1957年达230种。⑥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用工形式逐渐向单一化发展,形成“大锅饭”“铁饭碗”的劳动制度。
              读完上述料,你有何感想?
            • 8.
              【题文】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其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魔力。但是在一些领域和方面,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调节的盲点,如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回答:
              (1)“看不见的手”有哪些独到的魔力?(9分)
              (2)为什么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9分)
            • 9.
              【题文】苏联理论界有人认为,由于历史赋予了苏维埃国家特殊的作用,它的领导人能够依靠政权的力量废除现存的政治经济学规律,制定、创造新的规律。
              针对上述观点,斯大林指出,这是完全不对的,不能把我们的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混为一谈。
              前一种观点的实质是什么?国家制订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14分)
            • 10. 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的规律。
                   【制度创新】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国家良性崛起的动力。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英、美两国制度创新比较表。
              方面代表性法律文献创新之处
              政治制度1689年英国颁布①《     ②    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经济制度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③《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①《    》    ②《    》     ③    
              【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战争与和平是促进国家统一的基本方式。
              (2)1858年6月,还是国会议员的林肯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这说出了美国当时面临的什么重大问题?针对美国当时面临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大国影响】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机器的力量,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导世界的局面;后来居上的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随着欧盟、riben、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3)大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群雄竞起的时代”,反映了大国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国之谜】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4)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