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机器换人”在全国多个省份广泛展开,各个地方政府“机器换人”的热情很高。但许多制造类的企业而言,工业机器人本身是比较专业的产品,无论研发还是应用,都需要懂制造工艺,懂机器人编程、安全、机械、电等,坏了还要会维修。所以,推广的难度比较大。机器换人不是不需要人了,现在缺的恰恰是人,工业机器人的供应商、集成商和终端用户都处在求贤若渴的状态。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发展,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高速发展,人才问题日益突显,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共同努力。
              (1)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机器人作为新型的生产工具有何显著的特点,并以此说明其在生产过程中作用。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提炼出材料中推动当前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方法论。(限答2个)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创造出不断进化的“灵长类机器”。90年代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占地有一个网球场的面积那么大,成本高达5000万美元;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的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
              数字时代人类能够处理和利用的知识信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手机的导航应用程序自动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分析实时路况,告诉司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健康数据库公司通过可穿戴式设备检测海量普通市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
              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空前广泛和紧密。你的一天可以这样度过: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个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
              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

              【注】“感知和操控性”指灵敏、协调的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
              (1)阅读上述材料,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怎样影响了个人的经济生活。
              材料三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主要依靠车内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改变城市拥堵状况、节约能源消耗,甚至将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国内外各大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开发研制。但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汽车上路的标准是什么?发生交通事故后,汽车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车主,谁来承担责任?黑客入侵带来的安全隐患如何避免?车主的位置信息等如何保护?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推进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
              材料四 由于技术正在变得强大而廉价--而且更加无处不在,所以越来越多的个人手中都已经掌握了这种力量。掌握这些力量的个人并不都是理智的,意图良好的,如基因组测序领域的突破能够治愈疾病,也能用于生产天花病毒的攻击性版本。
              ---(摘自《第二次机器革命》)
              不管是在当今还是在未来,科技都可能造成破坏,但我们的生活受惠于科技变得更好了,这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我想环境可能是个很好的例子。伦敦现在的天气说不上纯净无暇,但也比50年代爆发煤炭烟雾事件那会儿强太多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依靠持续的技术革新,没有科技,我不认为我们能解决气候变化和贫困问题。
              ---(摘自《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摘自《爱因斯坦文集》“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
              (3)阅读上述材料,围绕“科技与人的关系“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生活与科学》相关知识,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备、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5日,85岁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本土自然科学领域问鼎诺奖第一人。
              在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年代,条件艰苦、设备落后,但他们充满了激情和信念。为响应国家号召,挽救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屠呦呦团队一方面调阅民间药方,查阅历代医籍,从中医药古方中寻找灵感。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手段和检验手段,研制出全新的抗疟药--青蒿素。
              屠呦呦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筛选了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他们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甚至以身试药,为国家和科学献身也在所不惜。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屠呦呦科研团队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2)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190次失败的研究同样具有价值。
              (3)某学校拟举办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主题的科技节。请你拟定两条科技节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意义突出,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4. 材料一:在201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52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人民币。预计这一数量在2014年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并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市场渗透。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4.5亿部。4G还将带动移动互联网进入到更多传统领域,将辐射价值万亿的产业链。
                  材料二: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正展现出“后发制人”的势头,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领头雁”。从当年的“三来一补”包打天下到如今的高新技术产业唱主角,从拼汗水、拼环境到如今的拼技术、拼创造,广东正在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科技作用的知识,简要分析现代科技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材料二揭示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观的哪些道理?
              (3)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创新的社会作用的知识简要说明,广东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都依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嫦娥计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材料二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表达了古人对月球星空探索的美好愿望。目前这个美好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在2004年首次公布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等;2010 年“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测试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为嫦娥三号预选好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地面控制中心的精确操控,“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落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张、缓速下降、分阶段软着陆等多项关键实验已经圆满完整,整套技术方案也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来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整个探月计划是我国航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写照,一系列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突破,这将为我国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l)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理由。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进行简要分析。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都依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嫦娥计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材料二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表达了古人对月球星空探索的美好愿望。目前这个美好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在2004年首次公布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等;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测试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为嫦娥三号预选好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地面控制中心的精确操控,“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落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三号”任务
              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张、缓速下降、分阶段软着陆等多项关键实验已经圆满完整,整套技术方案也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来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整个探月计划是我国航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写照,一系列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突破,这将为我国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理由。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进行简要分析。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8个子项。此外,国务院建议取消和下放6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有关法律。这是本届中央政府第五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继续迈出坚实步伐。
              材料二:
                  一秒钟下载一首歌,两分钟下载一部电影……,4G时代来了。当我们把高速的网络装进衣兜时,也随之走进全新的移动生活。在4G的高速带动下,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同时移动互联网将进入更多传统领域,辐射价值万亿的产业链。4G将带动包括手机视频、云存储、移动商务等新业务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伙伴”,移动互联网也会逐步覆盖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每一“小步”,都带动人们生活“大踏步”前进。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4G发展的经济意义。
            • 8.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简要描述进入工业化后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有人认为“拐点”会自然出现,这种观点会导致什么消极影响。
              (2)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拐点”的出现,分别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如何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质量的。
            • 9.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年份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4616580270638687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314045340903401513473104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1.471.701.761.84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
            • 10.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快转变,“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某网站开设“创新驱动发展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观点一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上世纪60年代的航天、70年代的电子、80年代的软件、90年代的互联网、新世纪的云计算……一些发达国家能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他们始终引领科技创新不无关系。在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引领发展。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该如何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观点二 文化科技创新行动
              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文化科技人才集聚六大工程。重点支持数字、网络、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仿真、新型显示、新型广电传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2)分析观点二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观点三 实践推动文化发展
              为适应新一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某省演艺集团不仅在舞台声光电上紧紧追踪技术前沿,而且把3D技术运用到本省地方戏曲的演出中,生产出包括一些经典小戏在内的一系列3D地方戏舞台剧,把“舞台”拓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网站,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促进了传统戏曲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科技对某省文化发展的作用。
              观点四 文化发展造福人民
              创新以驱动发展,发展为造福人民。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以创新驱动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4)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