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求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破解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是关系发展持续健康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不断强化责任,在工作中落实最严格的环境制度,执行最严密的环境法制,努力让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为百姓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深刻把握,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彰显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短板的坚定决心。
                  材料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了《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将通过价格、财税、融资、奖励等手段支持相关政策,鼓励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据介绍,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采取企业自愿、依法推行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燃煤电厂和环境服务公司在自愿、公平的前提下,开展互惠互利的市场化方式合作。双方将在现行法律法规下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作,确保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要求。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员干部应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百姓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环境。
              (2)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知识,分析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积极影响。并说明如何推进这一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模式。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影响全球气候治理。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健全价格、财税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材料二: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气候变化领域的承诺,2015年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前,中国与主要国家展开磋商,并与美国、法国、欧盟等达成了重要的双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巴黎会议谈判最关键阶段,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再次强调中美双方要同各方加强协调、共同努力,确保巴黎大会如期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采取上述经济政策引导企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政府是如何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影响全球气候治理。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健全价格、财税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蚋八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材料二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气候变化领域的承诺,2015年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巴黎套议前,中国与主要国家展开磋商,并与美国、法国、欧盟等迭成了重要的双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巴黎会议谈判最关键阶段,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再次强调中美双方要同各方加强协调、共同努力。
              确保巴黎大会如期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采取上述经济政策引导企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政府是如何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扶贫开发的进程及事件
              时 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事 件
              1978年到1985年从2.5亿减少到1.25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緩解了农村贫困问题
              1986年到1993年减少到8000万成立国务院扶贫办,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
              1994年到2000年降至3209万人颁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扶贫力度
              2001年到2010年2688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扶贫工作重点县放到中西部地区,着力提升造血能力,
              2011年12238 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
              2015年顸计降至6000万固务院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为标志,扶贫开发进入精准 扶贫新阶段,用5年时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注:综合考虑政府财力、物价等因素,我国制定过4次贫困标准(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依据),分别是1986年的206元,2001年的865元,2008年的1196元,2011年的2300元。
                  材料二: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会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强调,要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万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同时,为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落实,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大扶贫对象、扶贫资金的分配与使用等信息岱开力度。
              (1)指出材料一中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所反映的信息,并说明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经济原因。
              (2)有人认为,对于政府而言,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做好政务公开。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 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7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此决定(  )
              A.符合税收固定性特征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C.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D.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是2008-2014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中PM2.5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
              度污染标准。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我们的经济建设中。
              (2)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自始至终参加起草,要求“做不到的不要写”。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做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