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本规划纲要,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从党的领导和政府建设角度,说明我国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原因。
              (2)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健全法制,规范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的原则有序推进。
              运用市场经济知识,简要说明国家、企业和公民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中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有害食品范围广泛,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新闻发布会,公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该市工商局对食品市场进行地毯式清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继续开展虚假广告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规范了广告市场秩序;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商业贿赂执法力度。
              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说明该市有关部门上述做法的重要作用。
            • 3. 国务院2014年2月18日批准公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通过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门槛及简化住所登记手续,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1)从“国家职能”角度看,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方案》还提出要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从现代市场的特征和交易原则的视角,简要回答政府强化对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的理由。(4分)
              (3)政府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运用“市场机制”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的。(6分)
            • 4. 建设“幸福中国”,必须打造“诚信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交易双方的诚信状况与各自获益状况关系表
                             甲方
              诚信不诚信

              乙方
              诚信甲方获益200,乙方获益200甲方获益0,乙方获益300
              不诚信甲方获益300,乙方获益0甲方获益100,乙方获益100
              (1)用经济生活知识解释上表反映的关系,并回答企业要追求诚信的经济理论依据。
                  材料二市以诚为本,诚以信为基,信以德为源。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以及培植保证信誉的机制。中国需要市场,市场需要秩序,秩序需要靠信誉来维持。因此,信誉能够塑造中国。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为塑造诚信中国,公民和政府都应该怎么办。
            • 5. 目前,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签订的数十亿份合同中,由于较低的履约率就给众多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必要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私人模式;一种是以欧洲大陆为代表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模式。美国模式的优点是市场主导,法治先行,中介发达,行业自律,具有重法治、轻道德、效率高、风险大的体系特征。欧洲模式的优点是政府主导,政令畅通,监管有力,透明度高,具有重监管、轻规制、效率低、公信差的体系特征。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市场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
              (2)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两种主要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 6.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性命,食品安全更大于天。2012年,“食”界似乎并不太平,从白酒“塑化剂”到肯德基“速成鸡”,“皮革奶”牵出“毒胶囊”,还有不得不提的“黄金大米”,食品安全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
              201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食品从业者牢固树立法律、道德和诚信意识。全面落尧食品主体责任;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1)据材料,指出市场经济向经济主体提出的竞争伦理要求。
              (2)据材料,从诚信伦理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问题?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3月15日,我国首部信用领城的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提出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便推进中国社会,尤其是市场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4月19日,“会盟天下儒商”高峰论坛在曲率举行。来自多个行业的百名中国企业家表示要践行“志存高远,诚信为本,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新儒商精神,力促企业诚信经营,重塑企业界道德典范。
              (1)简述道德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思考怎样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 8. 雾霾与环境污染紧密相关,与重工业分布完全重合。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往往是能源、重工业企业,可以极大地拉动GDP,增加就业岗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诱惑难以抵御。
              (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伦理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 9.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实守信思想,诚信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
              (1)指出下列道德与其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道德属性
              ①社会公德A.调整夫妻、长幼、邻里之间有关系的行为准则
              ②职业道德B.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③家庭美德C.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行为准则
              ④个人品德D.个体内化了的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诚信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这一观点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