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1990—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占GDP的比重从11.7%上升到12.9%,企业资本收益从34.9%上升到42.1%。而居民劳动报酬从53.4%下降到45%。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与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为2007年的 23倍。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请你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建言献策。(8分)
            • 2. 材料一:新华网推出的《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
              材料二: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的得不到保障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者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
              47、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         。(1分)
              48、请根据所学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连线:(4分)
              上海市再次上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社会优抚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向定西地震灾区捐赠300万元专项赈灾款     社会福利
              上海市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牺牲病故军人遗属1,244人 社会救济
              上海市共有养老机构439家,养老床位40,136张                社会互助
            • 3. (16分)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4. 十八大报告提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据此回答: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0分)
              (2)我国应怎样更好地实现社会分配公平?(8分)
            • 5. 某校高一(1)班同学以“效率与公平”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收入差距与效率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见下图)。

                (1)请分别描述点前后,收入差距与效率之间的关系。(2分)
               
              乙组同学发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收入差距与公平”问题,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收入有差距就是不公平。
              观点二:收入有差距,才能更好实现公平。
              (2)如何认识这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6分)
               
              丙组同学在学习十八大报告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解
              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的意义。(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3分)
            • 6. 有关我国分配情况的一组数据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从1992年的68.3%下降至2011年57.5%
              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从1997年的53.4%下降到2011年的39.73%
              城乡居民收入比
              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11年的3.33:1
              东西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浙黔为例)
              2011年浙江为24611元、贵州为12862元
              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人均纯收入(以浙黔为例)
              2011年浙江为10007元、贵州为3000余元
              注:从不同收入群体看,我国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12分)
               
            • 7.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我国怎样才能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2分)
               
            • 8. 材料一: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因此,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同时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为此,将会加大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10分)
            • 9.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10分)
            • 10. 材料一 2011年1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去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
              材料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其中,一些上市企业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一些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