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解释加下划线字词。
              (1) 有嘉肴  (    )    (2)是 学然后知不足   (     ) 
              (3)教学相 也  (     )  (4)教然后知    (           )  

              (2) 

              句子翻译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划分两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1) 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  

              (2)将军宠,性行淑均(     )

              (3)郗超与谢玄不(      )  

              (4)既已噬梁、岐(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4)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

              诸葛亮:                                              

              郗超:                                              

            • 3.

              伍子胥列传(节选)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是楚国椒邑人,春秋末期为吴国大夫、军事家。②质:抵押,作人质。③执:拘捕。④贯(wān)弓:弯弓,拉满弓。贯,通“弯”。⑤太子建:春秋末年楚平王之子,因费无忌挑拨,与楚平王生隙。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不然为楚患   (2)彼见来之并    (3)吾汝父   

              (2)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借力以雪父之耻

              A.扶苏以数谏故   B.杀之以应陈涉   C.皆以美于徐公  D.何以战

              (3)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伍 奢 有 二 子 皆 贤 不 诛 且 为 楚 忧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5) 文末伍奢说“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 4.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死      (2)弟子为好学    (3)未好学者也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颜回的为人。
            • 5.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 管仲、隰(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 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 失道:迷失道路。④ 随:跟随。⑤ 不难: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⑥ 师: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⑦圣人:有智慧的人 ⑧ 过:过错。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

              (1)何 不 试 之 以 足             

              (2)蚁 冬 居 山 之 阳

              (2)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自其足(         )   

              (2)至市 (        )

              (3)春往冬(        )   

              (4)不过乎(         )

              (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 请写出出自乙文划线句的一个成语:             。 (5) 请写出甲乙两文的寓意。

              【甲】                                                        

              【乙】                                                         

            • 6.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 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
                 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 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冯梦龙《智囊•知微》)【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 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

              B.因好语遣之(打发)

              C.某将衣质钱(抵押)

              D.反出詈语(返回)

              (2) 对文中括号内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列子》一则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一处。

              (1)乃援琴而鼓之。

              (2)吾尝三战三走。

              (2) 解释加横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1)峨峨兮若泰山 (         )     (2)初霖雨之操 (        )  

              (3)鲍叔进管仲(        )       (4)与鲍叔贾 (        )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②,少纵则逝矣。与可③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①蜩腹蛇蚶:这是用蝉壳蛇蜕来形容竹笋外皮层层包裹的样子。②兔起鹘落:比喻纵笔迅速,像是鹘鸟扑兔,兔子跳起来而鹘已搏击过去。 ③与可:北宋著名画家,与苏轼为挚友。

              (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蜩腹蛇蚶( )②兔起鹘落()③少纵则矣()④夫既心其所以然( )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竹之始生

              A.执策而临之(《马说》)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今 画 者 乃 节 节 而 为 之

              (3) 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译文:                                                     

                 ⑵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译文: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9.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列子•汤问》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 翻译加横线的字词。

              (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2)两膝相者(           )

              (3)伯牙善鼓琴(          )    (4)伯牙乃琴而叹曰(     )

              (3) 翻译。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文中“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可以看出苏黄二人志趣相投的深厚情谊;在乙文第段中最能体现伯牙和钟子期是知己的句是:“                                    ”。 (5) 甲乙两文都是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展现了人物的形象,但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却是不同的,请简要地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开仓民   (       )       ②曾范县令  (       )

              ③值荒     (       )       ④上有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阻之

              A.观之正浓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至之市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3) 翻译下列句子。

              (1)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译文: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译文:                                                                        

              (4) 从文中可以看出郑燮是一个怎样的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