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管仲夷吾者, 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 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 有封邑者十余世, 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 ①颍上: 地名。②游: 交游, 交往。③小白: 齐桓公的名字, 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 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 被赶走。⑥召忽:人名。

              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吾 尝 三 战 三 走 鲍 叔 不 以 我 为 怯 知 我 有 老 母 也。

            • 2.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③,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B.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C.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D.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 3.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D.后遂无问/津者
            • 4.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困,匍匐道中。归,母又复杖之,屡濒③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注:①钺: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濒:接近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即/喋喋罪过钺   
              B.身微贱/而其行卓   
              C.时/私其弟   
              D.奉母/终身怡然
            • 5.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         
              B.阡陌/交通
              C.妇女/亦耕田力作      
              D. 以为/此家之中   
            • 6.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
              A.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7.

              下列句子,结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D.徐/以杓/酌油/沥之
            • 8.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 。性至孝,父疽 ② 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 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④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 jū:毒疮。③瞀 mào 眩:眼花头 晕,迷糊。④挈:带领。

              (1)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亟以身 母  蔽:遮蔽,遮挡        
              B.不知所      之:去,往

              C.或 之曰      语:话语              
              D.得父以归   卒:最终

            • 9.

              (二)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选自《晋书》)

              [注释]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dàn)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1)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 絮 勤 苦 同 于 贫 庶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母孝谨 (    )    ⑵其执丧 (    )

              餐投箸 (    )    ⑷妻自薪 (    )

              (3) 下列各组划线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弱冠介立      泉香酒洌

              B.儒雅标名      固国不山溪之险

              C.为悲泣        当余从师也

              D.勤苦同贫庶    受地先王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5) 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 10.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