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mǒ       新绿,生机(       )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     )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拔。年轻不只是年华,而是飘yì      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2)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3)从汉字结构的类型看,下列哪个字不同于其他三项(     )

              A、 飘   B、 象     C、源    D、 弘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有命意鲜明、直抒胸臆的,也有比较含蓄,把真意隐藏起来,而以隐喻或象征的方式加以暗示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就属于前者,全诗只表达出对土地的热爱。
              B.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有外貌和心理描写,也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发疯狂奔狂舞是动作描写,而对胡屠户与众人则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
              C.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D.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 3.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是由孔子主持编撰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高寿?”
              C.《聊斋志异》一书的书名,“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D.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题材,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 4.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古诗文中常用社稷、桑梓、汗青、须眉分别指代国家、家乡、史册、女子。
              B.词起于唐,盛于宋,又叫“诗余”“长短句”,词有词牌,词牌与词的内容有关。
              C.《江城子》《武陵春》《望江南》《天净沙·秋思》《渔家傲》都是词。
              D.《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纪传体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 5.

              (一) 照(  )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  )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 在文中括号里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2分) 
              (2) 这段话中有一个夸张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到了什么程度。(1分) 
              (3) 这段话中有一个比喻句,是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1分) 
              (4) 在下面各句中找出一个在朗读时最需要重读的词语画上横线。(2分) 
                 ①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②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5)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俗语,请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俗语。(2分)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节选自冰心《忆读书》,略有改动)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读过《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

              (3)“冰心”的笔名选自________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代表诗集是《繁星》和《________________》。代表散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作者的本意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喜欢读《水浒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为什么不喜欢读《荡寇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从它们的体裁上看,《聊斋志异》与其他三部书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陆游在《书愤》一诗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该诗句中提到的人物是《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

              B.《左传》《水浒传》《呼兰河传》这三部作品都是传记类小说。

              C.古诗文中常出现借代词语,如:烽烟代指战争,汗青代指史册,婵娟代指月亮。

              D.《威尼斯商人》以鲍西娅上场为标志,前后情节发生突转,形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 8.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画图表、比喻等。
              C.我国古代有一些特殊称谓,如“寡人”指代君主,“布衣”指代平民,“夫子”指代老师,“令尊”指代对方的父亲。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吃寒食、扫墓、插柳、踏青......
            • 9.

              下列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又称“弱冠”。冠,帽子,指代成年。
              C.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一般是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如《出师表》,诸葛亮在文中以批评的口吻规劝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作品编为《茅盾全集》。他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借质朴的白杨树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正直伟岸、乐观坚强的精神品质。
              D.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和长篇小说《沉船》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