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
              (1)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2)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3)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 2.

              【材料一】

                                  

                                   A                                                       B                      

              【材料二】

                                                                                       通州南山湖印象:城市喧嚣里的一片宁静

                                                                                                            赵刚 王曼璐

              ① 在城东新区,有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徜徉于绿树丛中,做个深呼吸;你可以泛舟湖中,与湖水来个亲密接触;你也可以呼朋唤友,来此小憩,享受城市喧嚣中暂时的宁静。这里就是南山湖公园。如今,这里已是通州人气最旺的休闲场所。

              ② 南山湖公园位于城东新区,南至金桥路,北至朝霞路,东至长江路,西至珠江路。公园总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湖面面积24万平方米,分为南广场、北广场、叠水广场、儿童乐园、金沙滩五大特色景点。

              ③ 夜色下的南广场,音乐、喷泉、灯光交相辉映,展现出另一番别样的夏夜气韵。音乐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浅唱低吟。泉水喷射时而如火山喷发,一飞冲天,时而如杨柳扶风,婀娜摇曳;灯光则时而辉煌通透,时而荧光闪烁。

              ④ 在带给市民视听盛宴的同时,南山湖还把通州的特色文化镌刻在园林里。

              ⑤ 穿过南广场,沿着园内一条 6米宽的干道蜿蜒而行,来到与南广场隔湖相望的北广场。大型雕塑《江海风韵》上,优雅欢畅的海鸥与风共舞,以浪为伴,轻快柔美,展示了通州通江达海的区位特点。这一个个独具地方特色的雕塑,与现代园林完美结合,让南山湖的天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交相融合。

              ⑥ 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儿童乐园位于公园西北角,是属于小朋友的快乐天地。不需要去大城市,孩子们也能玩到诸如摩天轮、高空自行车、旋转木马、过山车等游乐项目了。

              ⑦ 喧嚣的现代城市里,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的人们,步伐总是匆匆。快节奏的生活中,南山湖公园的建成,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不再是冰冷的钢筋丛林,而是一座绿意盎然,空气清新的宜居城市。

              ⑧ 走在南山湖公园里,满目翠绿。南山湖公园绿化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占了整座公园的近一半。超高的绿化覆盖率,把整个公园掩映在绿色之中,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栽植的树种有1000多个品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间,参差错落,各个区域之间景观效果绝不重复。

              ⑨ 盛夏的清晨,暑热还没有完全上来,枝头传来些许鸟鸣声,早起的人们在绿色中沿着湖边或跑步、或赏景,在新鲜的空气中迎来新的一天。夜晚,华灯初放,暑热渐渐退去,人们坐在桥上眺望湖面,消除白天一身的疲惫。

              ⑩ 南山湖公园自开放以来,每天都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玩。这里俨然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新的客厅。它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有机融合,让人们一走进这里,就会忘记尘世的喧嚣,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

              (1) 根据【材料二】判断,【材料一】中的照片    (填字母)摄于北广场。(2分) (2) 【材料二】的第 ③ - ⑥ 段,按     ▲    顺序,先后介绍了南山湖公园南、北广场和西北角的        ▲       。(3分) (3) 【材料二】的第 ⑧ 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3分)

                                                ▲   ▲   ▲                                 

              (4) 为了提高张明文化成绩,张明爸爸要求他周末从早到晚都必须在家学习。你很想让张明去南山湖公园走走。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劝说张明爸爸。(3分)

                                                ▲   ▲   ▲                                 

            • 3.

              把书读到寂静的程度

                                  潘永翔

              我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想读书对于我以及所有像我一样想活得更好一些的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就像吃饭和喝水一样必须。我读书的目的很自私,不是要把自己变得多么高尚,而是要使自己活得更明白、更好、更愉快一些。因此,我读一些我爱读的并能使我快乐的书。如果读书是为了改变什么什么,或者是为了贡献什么什么,我宁肯不读。否则累死我不说,我还读不下去。再则说,当你满怀热忱地为之苦读并立下大志的时候,回过头你会发现,你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我有一个同学,上学的时候净到图书馆借一些大部头的某某人的思想类著作读,我一看就头疼。而这个同学却读得津津有味,并煞有介事地说:要研究人类思想的发展史,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我对他肃然起敬,但心里真的很同情他,也替他累。前几年听说他下海了,先是搞传销,后来从南方往北方倒腾一些化妆品之类的东西。不知道他是否还在研究人类发展史,是否推动历史车轮向前转动了几圈?

              所以,我读书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是为了让自己寻到一种生活之外的快乐,为我喜欢的那些作家和喜欢的作品而读书。但是,我在读书的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是我读书的副产品。

              我喜欢读书的原因之一是迷恋语言营造的迷宫以及由它产生的快感。这些靠语言搭建的迷宫就像英国乡间古老的城堡,神秘、豪华、宁静,带有一点点陈腐的诱人的气息。在这里可以圆你的白日梦,可以让你体会飞的感觉,让你在想象里飞翔。在几乎窒息的现实中有个空间让你自由飞翔,那诱惑当然无法抵抗。在城市日渐繁杂的喧嚣中,在沉重生活的缝隙中,我们躲在城市一角的小楼里,灰暗的灯光照耀着我们苍白的脸,我们颤抖着双手,捧起那些令我们激动无比的书,开始阅读。读那些具有精神重建价值的书籍。读艾略特的《荒原》,我为那些带有厮杀性质的句子拍案叫绝,艾略特带有神经质的幻想,就像雷雨一样,震撼着我孤寂的心灵。读卡夫卡的《城堡》,那种神秘而幽静的气氛一直笼罩在我的现实生活中。那若有若无的、虚实相间的故事让你觉得生活原本如此。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塔希提岛的那种对城市生活的背叛,对原始、古老、淳朴生活的缅怀,至今吸引着我。读海明威的《流动的圣节》,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海明威还原了的巴黎,一个充盈着饱满生趣和灵感的地方,一个不标榜浪漫却特别浪漫的地方。你可以随着海明威的笔,去拜访塞纳河、丁香园咖啡馆、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你还可以坐在露天公园里欣赏巴黎姑娘的魅力和浪漫。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中“坏孩子”霍尔顿的体验与《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德里克兰德有异曲同工之妙,霍尔顿的麦田和塔希提岛都是幻想中的伊甸园,人类精神最后的理想归宿。

              城市中的疯狂、庸俗、浅薄、虚伪、欺骗以及贪婪、无度、绝情、噪声、污染、杀戮、抢劫让善良的人们望而生厌。久居城市之后,喧嚣的生活让人们向往书中那些安静、悠闲、轻松,充满人文精神的生活。手捧心仪已久的书籍,仔细地品位、咀嚼书中的宁静和快感,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享受。在寂静中医治生活的创伤,在书中寻找精神的快慰,洗去生活带来的繁重,洗去心灵的灰尘,于寂静中体会人类思想的精髓。

              把书读到寂静的程度,在寂静中分享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寂静中体会人生的滋味;把书读到心灵里,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里,升华我们的思想,生活的快乐就在其中了。

                                              摘自《青春纪事》

              (1) 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

                (1)拍案叫(  )  滔滔不(  )        

                 (2)望而生(  )   学而不(  )

              (2) 请仿照“读艾略特的《荒原》……读卡夫卡的《城堡》……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海明威的《流动的圣节》……”这样的句式,至少写出你对所举例的这四部作品的独特阅读体会。答:                                                                                                                                 (3) 作者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说自己这种目的很自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答:                                                                                                                                          (4) 作者提倡“把书读到寂静的程度”,你认为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谈谈你的体会。答:                                                                                                                                           (5) 你喜欢读书吗?你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把你的想法说给我们听听好吗?

              答:                                                                                                                                              

            • 4.
              阅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 

              材料: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

              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更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下面有关材料,请简要概述“大数据”的特点。(不超过30字)

              材料一: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数据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

              材料二: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个性化数据占绝对多数。

              材料三: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

              材料四:以视频为例,一小时的视频,在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只有一两秒。

              答:                                                              

            • 6. 按要求填空。 (1) 《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 “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___意思。 (3) 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4) 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 7.

              重要的是阅读力而非阅读率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有人对“你读了几本书”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阅读率明显下降。我认为,这样的调查也有失偏颇,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多阅读已不再依靠纸质,而是在网上进行的。纸质阅读率的下降并不能说明整体阅读率的下降,也不能代表人们就远离了读书,我们不能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只能说明人们的阅读生活正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但是中国人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不管是纸质的阅读还是泡在网上的所谓“阅读”,所花的时间不少,但收获并不大,大多是一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所谓阅读力,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著作一直是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指明灯,但如今鲁迅的著作在中学教材里被削减,甚至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障碍,这就反映了如今阅读力的下降,因为鲁迅著作恰恰是需要用心去读的,需要费点脑力才能读懂它。

              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已。能掌握一门实用的手艺,能考上名校,能找个工作,就是阅读的全部目的。因此,对如何从阅读中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嗤之以鼻。其实,培养一个会思考的脑袋,才是阅读的最重要目的。

              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

              我以为,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而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率而是阅读力,是怎么读和读什么!

              (1) 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这种想法过于片面。

              B.中国人的阅读大多是一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

              C.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还可以得到不少的思想升华。

              D.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2) 文中提到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文中一些观点,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