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最糟糕的发明

              ①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③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④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级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⑤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 2.

              微信


              【材料一】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语音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用户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信拥有超过6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曾在2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有消息称微信将对服务类公众账号收费。微信支持多种语言,支持wifi无线局域网……截至今年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9.27亿,微信已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材料二】

                 “如你所见,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想必在某月经历过微信网络故障之后,人们对这句微信的广告语,有了更深的体会。在长达数小时的故障期内,很多人在不停地用手机尝试登陆微信,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与“小伙伴们”失去了联系;尽管电话和短信平台全都畅通无阻,但他们似乎更习惯于通过微信“朋友圈”来跟朋友们互通有无。有句俏皮话说的是,“这世界分为用微信的人和不用微信的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用微信的人”行列。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写作”无时无处不在。短小迅捷的微博一度超越博客,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络交流平台,然而140个字的长度限制,似乎使微博更适合发布直截了当的观点和看法,却不适合“讲故事”和阐释意义。结合了即时通讯和图文共享功能的微信应运而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每天有大量的文字在微信“朋友圈”之间流传,而这些作品在第一时间被朋友们读到,其影响在传播中不断扩大,微信写作已不容忽视。

              【材料三】

              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犯罪的案例时有发生。据统计,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杭州警方共接到与微信有关的诈骗、盗窃案件近20起。有网友就这样说,“微信有危险,使用需谨慎。”“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 一个个案例提醒人们,微信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今后,像微信这样的聊天工具还会层出不穷,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不被侵害,这是使用者、运营商和相关管理部门都要面对的新课题。


            • 3.

              “脑控”成为科技新宠

              科技电影中主角用意念移动物体的场面时常让人心潮澎湃,如今这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幻想。科学家通过对大脑这一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断研究,开发出了多种“脑控”科技产品,充分发挥了大脑的指挥功能。

              英国一名设计师日前开发出一种脑控独轮车,工作原理是骑车者佩戴一种由脑脉冲控制的特制护目镜,通过蓝牙技术与独轮车动力系统保持即时联系。一旦前方有障碍物,护目镜检测到脑脉冲的变化就会自动发出减速或停车指令,保证骑车者的安全。这种独轮车是依靠环保电池驱动的,每次充分充电后可以骑行4小时。

              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实验项目开发出了一种传感器,植入瘫痪患者脑部后就能够用意念操控机械手臂,大大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项技术依靠一个由数百个接触点组成的4毫米传感器实现,每个接触点对应大脑中特定的位置,能够即时“解码”从脑细胞和神经中传来的信号。信号被传递到电脑之后,由特定软件对照人体运动模式进行解码分析,并生成操作机械手臂的代码。

              无独有偶,韩国高丽大学的研究小组也致力于帮助瘫痪人群获得活动的能力,为此他们研发出一款先进的外骨骼机器人。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脑电波接口测量信号并读取用户的脑电波,再由信号处理系统筛选出正确指令并给信号分类。最终,通过匹配分类脑波与大脑发出的信号,确定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完成用户的指令。

              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一名残疾人利用脑控技术完成了开球仪式,让全世界观众共同见证了脑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脑机接口技术近期也有新的发展,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装置来远程控制机器人,旨在帮助残疾人士探索未知区域。测试者需要在脑中植入芯片,或者戴上布满金属片的脑电头套,通过脑电波变化来指挥机器人的行动。

              由此看来,国际脑研究组织将21世纪称为“脑科学时代”不无道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研究仍然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未来脑控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4.

              解开中国舱外航天服之谜

              神七航天员于9月27日16时30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出舱航天员一起暴露于太空中。

              如果忽略暗藏在“飞天”上的种种“机关”,“飞天”很像特大码的羽绒服。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和靴子,背上还有一只1.30米高的大背包。舱外服分为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以及最外面的外防护层。外层的防护材料可耐受正负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堪称国内最贵的服装面料。通过调节大小,一套航天服可以用于不同身材的航天员。舱外航天服躯干的设计既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刚度,又要尽量减轻重量,还要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磨损,这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之高,超乎想象。

              舱外航天服内有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躯干外壳上分布着各种仪器。一个只有汉语辞典大小的控制台里,集成了20多种阀门,每个阀门又是一个更精巧的开关集合体。舱外航天服为航天员提供三方面的保障。一是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的保护;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要保持一个适合人自下而上的气体和温度湿度环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能开展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飞船”。

              因为出舱活动主要靠手完成操作和“行走”,舱外航天服手套必须灵活,同时又要有相当的厚度以保证气密性、隔热性,这在材料与工艺上几乎是矛盾的。“飞天”的手套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个航天员量身定做的,既安全又灵活。戴上它,航天员能够轻松握持直径为25毫米的物体,拿起一个水杯不在话下。手心握物部位的密密麻麻的凸粒状橡胶,就是为了隔热和防滑而设计的。

              飞船发射前,舱外航天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这可不是简单的“打包”,必须使其不受上升段超重、过载的力学环境影响。“舱外服启封”项目分为21个操作单元,其中仅仅是“解开舱外服的包装物”就包含了12个大步骤,每个步骤又分为数十个动作。航天员需用特殊工具,才能把衣服打开。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这次舱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舱任务后不随飞船返回。把价值三千万的航天服留在轨道舱里,日后随轨道舱的坠落而烧毁的确可惜,但这套服装一旦顺利完成出舱保障,也就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随返回舱回到地面的,将是比舱外航天服本身更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重而不笨、最高可达两米的“飞天”是中国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就单个设备而言,功能不一定强大,但在系统的集成上具有优势。就完成目前任务的能力而言,这套服装接近国际水平。

            • 5. 让物理学界沸腾的引力波
              霍光

              2016年2月12日,全世界的物理学界都沸腾了——百年前已经被预言的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在被各种社交媒体刷屏的“引力波”洗脑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引力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探测到它需要百年的努力?它又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很多人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并不知道它讲了什么。事实上,广义相对论的很多推论是人们凭直觉无法理解的。比如这一项——引力的定义。

              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解释为时空的弯曲。

              “时空弯曲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听说之后都是这个反应。它的意思是,我们平时感知的空间貌似是平直的,但真实的情况中,却是像在哈哈镜里一样,是弯曲的。这种弯曲是物质造成的,质量越大,造成的弯曲就越大。

              我们可以把宇宙想象成一个蹦床,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它是平坦的。但当有质量的物体出现时,比如一个鸡蛋、来游乐场的小孩子,或者是地球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就会变得弯曲。

              这种弯曲,对于生活在蹦床上的微小生物——人类来说,一是由于我们跟着蹦床一起弯曲了,二是由于这种弯曲太微小,我们完全感觉不到。

              但如果这个大质量物体发生变化——鸡蛋被吃了、小孩子蹦走了,或者地球爆炸了——蹦床就会开始震动,这种震动就是引力波。当然,跟着一起震动的我们感觉不到它在震动。

              对于不喜欢睡眠被地震打扰的人来说,感受不到宇宙的震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但物理学家可不这么想,他们急需感觉到震动,来证明自己确实了解宇宙。他们还希望通过对震动的研究,将宇宙了解得更透彻。于是,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大和最贵的——圆规,或许很像,但他们把它叫作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是LIGO。

              在大年初五带来引力波消息的LIGO并不像财神,相反,这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项目前前后后已经花去了数十亿美元。

              LIGO的原理是什么?假设我们有两个短跑运动员,他们在任何情况下跑步速度都一样,那么,如果跑道因为引力波扰动,长度发生了变化——就像蹦床表面会因受力,在一个方向上拉伸一样,他们从LIGO的两条腿上跑回来的时间就会产生些微的差异。由此,我们就知道,时空确实在震

              然而,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震动太小了,也许4000米只会发生0.000000000000000001米(数了一下,小数点后应该有17个0)的变化。虽然圆规腿已经很长了,这也只是勉强能让我们感觉到两侧“运动员”,也就是激光返回速度的差异。

              第二,我们不能让诸如跺脚、打喷嚏或是地震之类的干扰影响我们的观测,所以要用各种设备让两条腿保持稳定。同时,我们还要在很远的地方再建一个探测器,如果两个都震了,我们就知道这不是科研人员在绝望的情况下掀桌子引起的。

              物理学家在地球上建了一大堆探测器,这次探测成功的LIGO在美洲东西海岸各有一个探测基地。

              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下,开始联合建设“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不过,LIGO建成后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作为,经过数次耗资不菲的改造,LIGO总算带来了好消息。

              对于大众来说,或许会质疑,花费这么多美元——教育家会计算能建多少学校,贫困国家会计算能买多少粮食,诸如此类——去探索引力波有何意义。

              但对疯狂的物理学家来说,他们会觉得,这不但值回票价,而且就像是免费的一样。

              听到这个消息,爱因斯坦当然会高兴,因为这证明了他那不像普通人类的脑袋瓜又对了,他猜想出的东西,人们花了大把钞票辛苦了数十年,总算看到了。不过,其他物理学家呢?对他们来说,这轻轻的一震,比《美人鱼》《星球大战》乃至人类史上所有的电影加起来都好看,因为它蕴含的剧情,是宇宙诞生的画面。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了一个最著名的猜想——宇宙是在一场爆炸中诞生的。这意味着,在时空开始时,这个大蹦床有一次最剧烈的震动。引力波能让我们还原这个震动——它是否存在,有多大规模,等等。

              引力波还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看不到的宇宙空间在发生什么。据科学家说,这次的引力波就是在距离我们超级远的地方,由我们看不到的超级大的黑洞的变化引起的。

              如果你是《三体》迷,你就可以理解,如果在很远的星系一个文明被更高阶的文明毁灭了,我们能够第一时间通过引力波知道这件事。

            • 6.

              鸟类情感表达中的“超级好声音”

              秦自民

                 求偶炫耀时鸟类的鸣啭是自然界最为美妙的乐音。很多鸟类不仅通过展示动听的歌声或者演奏美妙的器乐来赢得爱情,而且常常通过赛歌来优雅地击败竞争对手。

                 在鸟类“超级好声音”的表演舞台上,当然少不了鸣禽。鸣禽是天然的歌手,其鸣声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季节变化。鸣啭是雄性鸣禽的标志性行为,雄鸟在繁殖季节的鸣啭最为婉转悠扬、高亢激昂。

                 云雀是一类体型及羽色近似于麻雀的鸣禽,虽其貌不扬,但云雀能唱出最为美妙的乐音。云雀不仅有高昂悦耳的鸣声,还是少数能在飞行中歌唱的鸣禽之一,因而得到了“叫天子”的称号。

                 云雀叫天并非卖弄歌喉,而是求偶炫耀。繁殖季节,雄云雀能“悬停”于空中,唱着清脆悠扬的歌曲,夸张而响亮地拍动翅膀,然后以极其惊险的俯冲回到地面,那简直就是一首运动的诗歌。雄云雀在高空中轻捷地振翅飞翔时发出的鸣声,是持续成串、委婉动听的颤音,清脆如金铃,传得很远、很远……云雀还非常善于把握分寸,只有在确定环境中没有鹰隼等猛禽的威胁时,才会尽情地表演,倘若稍有风吹草动,它们就立即噤声,潜伏不动以确保安全。

                 伯劳和云雀一样,也属于鸣禽,但缺少云雀等一般鸣禽那样委婉动听的歌喉。

                 伯劳的鸣声或粗哑急促、或尖锐凄厉、或洪亮粗犷,总之,其歌声不够婉转悠扬,但在春夏繁殖季节会变得好听一些。4月初,雄性伯劳开始占领巢区,每天一早即站在巢区中树枝顶端高声鸣叫,同时驱赶进入其领地的同种雄鸟。此时其声不再短促尖利,而变成了略微悠扬悦耳的不断重复的哨音。有时边鸣唱边从树顶向空中飞去,并在空中快速地扇动翅膀,然后又轻盈地落回原处。它这样载歌载舞的表演,当然是献给雌伯劳的。

                 雌伯劳并不矜持,只要雄伯劳先起调,雌伯劳常常会应声唱和,形成温柔甜美的二重唱,旋律协调优美,甚至使人很难区分是一只鸟在唱歌还是两只鸟在合唱。

                 通过对歌找到意中人后,雌雄伯劳开始了琴瑟和谐的幸福的夫妻生活,在树上共同构筑爱巢。伯劳的领域性很强,和大多数鸟类一样,雄鸟对同种雄鸟的鸣啭异常敏感,通过辨识对手鸣啭的响度,以确定自己的领域是否受到威胁,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攻击行动。繁殖期间,伯劳的警惕性和攻击性很强,这期间连鸮隼等真正的猛禽也不敢贸然闯入它们的领地

                 一般情况下,雄性个体间通过鸣啭起到保卫领域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斗。不过,一旦觅食领域受到侵略,伯劳夫妇则会精诚团结共同驱赶入侵者。一般由雄鸟进行攻击和驱离,而雌鸟则在一旁连续高声示警,不停地摆动尾巴,为丈夫摇旗呐喊。

                 鸟类的情感的表达并非千篇一律。啄木鸟既没有动人的外表,也没有婉转的歌喉,然而,在繁殖季节,雄啄木鸟能够巧妙地通过连续而急促地敲击树干的声音来宣示领域和招引异性。

                 不同种类的啄木鸟有不同的叫声。在求偶季节,绿啄木鸟的叫声既像是深情的呼唤,又像是连续不断的大笑,一连要唤三四十次,如怨如诉的音调扰乱了树林的沉寂,很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除了叫唤之外,大多数的雄啄木鸟在求爱时,会把空心树干作为演奏的乐器,用坚硬的嘴在树干上有节奏地敲打,发出清脆的“笃笃”声,或者连同鸣管的发声混合而成单调的“卟卟”声。这声音仿佛是在空寂的古庙里敲击木鱼的声响,在幽静的森林里久久回荡。它既是向雌鸟倾诉爱的心声的情歌,又是雄啄木鸟之间宣示领域的战鼓。声音越响亮,说明雄鸟越强壮,凡是能听到这声音的地方,都是它的地盘,别的雄鸟不敢越雷池一步。雌鸟也愿意嫁给叫声和敲击声响亮的雄鸟,因为响亮的声音标志着有大片的可以自由采食的森林,意味着自己和子女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0期,有删节)

            • 7.

              中国结

              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

              ②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据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梁武帝诗《有所思》中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人们的尊重。

              ③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类工艺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 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而来。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龙凤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洋,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

              ④在编织中国结时,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绳。一般说来,用来结艺的线绳约为100厘米长,4-6毫米粗,线绳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有丝、棉、麻,现代材料则增加了尼龙、混纺等,不仅色泽更加亮丽,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种线绳,要根据所编织的结的用途而定,用来编结的线绳的纹路愈简单愈好,纹路复杂的,虽然单看绳线很美观,用来编结却不合适,不但纹式失色,绳线本身的美感也会被淹没。线的粗细,要视饰物的大小和质感而定,开大质粗的首选粗线,形小质细的宜选细线。线的硬度也要适中,若线太硬,会给编结者增加难度,结形也较生硬;若线太软,编出的结形不输廓清晰,结形不挺拔,不能体现线条的韵律美。

              ⑤一件结饰要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的关系也要协调。选线要注意色彩,若与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立刻就会使整体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

              ⑥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遍千家万户。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情趣和生活美感。                                            

            • 8.

              智能电视

              ①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人们对电视也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习惯了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人群,正在试图将上网的体验转移到电视上来。 

              ②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家电厂商们个个拿出看家本领,打造出网络电视。然而网络电视虽然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接收内容的模式,但其平台仍是固化的,无法根据用户个性需求增加更多的应用。 

              ③于是,电视在接入互联网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开放式和不断升级的系统平台,成为像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自由安装、卸载软件、游戏等应用程序的智能电视。

              ④不过,这一次掀起电视行业内风暴的不是传统彩电厂商,而是IT业的巨头-2010年,谷歌和苹果分别推出基于安卓(Android)平台的GoogleTV以及整合内容服务的AppleTV。苹果和谷歌拥有传统电视厂商所不具备的应用平台优势。苹果可以在电视机上安装18万个应用软件,谷歌则可以把网上搜索等相关技术应用到电视机上。GoogleTV可以在观看电视时切换到Twitter或Facebook等社交服务网站,同朋友进行对话或进入YouTube等视频网站检索所需视频。 

              ⑤谷歌对智能电视的定义是:它仍然是一部电视,但无时无刻不与互联网连接,能满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安卓操作系统成为电视的标准配置,通过互联网指挥着一切信号的发射,视频的传输,频道的切换以及搜索、游戏与音乐的运行,电视变成了智能化的新工具。 

              ⑥智能电视有三大典型特征:多元化开放式操作系统、软硬件可同时升级、家电整体物联。电视有朝一日会像您拥有塞班(Symbian)、安卓等智能系统的手机一样,只要按动遥控器就可以自由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电视的功能进行扩充升级。 

              ⑦A智能电视对传统电视甚至网络电视的冲击,就像智能手机对普通手机的颠覆一样。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刚刚被消费者认识了的网络电视似乎就要被智能电视淘汰了。这时,一些传统电视厂商也开始纷纷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B.康佳在2010年3月发布了TS96系列液晶电视,这款电视是国内“开放式系统电视”的开山之作,它能够自主安装程序,有人说,它是一部超大的iPad

              ⑧同年,海信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也推出了基于蓝擎技术开发平台的Widget多任务操作系统电视。Wid-get多任务操作系统为用户实现自主管理来自多个网络的服务内容并且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该系统下,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可调出互联网内容或调出视频聊天程序,实现多任务并行操作;Widget系统同时支持用户下载添加海信蓝擎技术开发平台不断开发的新功能,如电子商务、在线游戏。另外,电视的菜单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皮肤更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⑨显然,经历了高清化、平板化之后,彩电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电视市场已经热启。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电视将成为一个全媒体的信息平台,基于开放软件平台下的智能电视将成为家庭多媒体中心和三网融合的重要载体。 


            • 9.

              3D生物打印

                     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处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 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 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作血管 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目前,3 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 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 10.

              牛奶改写欧洲人类史

                                      吉利小斯

                 ①从中欧古人类DNA的研究发现,中东移民的DNA与欧洲先民属于完全不同的遗传品系。当时中东移民是比较先进的民族,是他们血腥取代了本土欧洲先民,而成了现代欧洲人的祖先。

                 ②有趣的是,牛这种动物在中东移民的扩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考古学家证实,在一万多年前中东就完成了新石器革命,即从狩猎采集业向农牧业的转变。从那时起,中东人就开始饲养牛了。而饲养牛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让牛提供乳制品供人类享用。

                 ④要知道,牛奶在人类没有学会加工它之前,对人类并不是营养品,而几乎算是毒药了。因为牛奶里含有丰富的乳糖,人在婴幼儿时期几乎都能分泌乳糖酶,消化并吸收母乳中的乳糖,但随着逐渐长大,多数人的乳糖酶基因都会关闭,于是消化吸收乳糖的能力消失了,乳糖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要想饮用牛奶,必须大幅度降低其中的乳糖含量。

                 ⑤后来聪明的中东人发现了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的妙计:把牛奶发酵,制成奶酪或酸奶!考古研究员在中东古代陶器上做了化学测试,发现粗糙多孔的陶片内含有充足的残留物,其中就有乳制品。后来他们在中东出土的至少有8500年历史的陶器上找到了乳脂。考古学家对波兰陶器的研究也证明,约6800年至7400年前,欧洲牧民才开始生产奶酪以补充他们的饮食。这恰恰表明,乳制品最初出现在中东,而不是欧洲。后来经过几千年的进化,一些中东人身体内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变异,产生了“喝奶基因”,这让他们具有了能够吸收消化乳酸的能力;又经过了一段时间,这种基因才在人群中普遍起来,因此他们具有了直接饮用牛奶的习俗。这无疑使得牛奶更畅销,畜牧业更发达了。

                 ⑥能够直接饮用牛奶,补充人体热量,不但对增强中东人的体质发挥了极好作用,还对他们抵御歉收之年的饥荒,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奶牛和牛奶,无疑等于拥有了流动的“粮仓”和滋补品,这就为他们移民各地,创造了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⑦因此可以说,是牛奶让中东人先“牛”了起来,并赋予了他们对外“扩张”的能力。

                 ⑧对于先“牛”起来的中东农牧民来说,土地无疑是最靠谱的财富,土地越大,收获越大,而且在人口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土地越来越紧俏。那么如何扩张,去赢得更多的土地呢?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从亚洲向地域辽阔的欧洲大陆进军!

                 ⑨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研究小组调查了欧洲现代人群中的遗传变异情况,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相关基因突变在古代人口中的扩散路径,结果显示,大约7500年前,中东人的“喝奶基因”出现在广阔肥沃的匈牙利平原,也就是当今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一带;出现在德国北部的时间是6500年前。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即约5000年前,这种基因在欧洲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十分普遍,牧牛业占据了主要地位,牛骨在这一时期的遗址中占到了动物骨骼的三分之二以上。

                 ⑩有趣的是,这种基因在欧洲南部的传播却没那么容易,因为早在这种基因出现以前,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们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了,所以在欧洲南部,如希腊的人口中,有这种基因的人的比例低于40%。而在欧洲北部的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超过90%的成年人都有这种基因,都能消化牛奶。

                 ⑾考察“喝奶基因”的扩张历史,人们不难发现,正是中东人的不断扩张,才逐渐取代了欧洲中石器时代本土的狩猎者,最终成了现代欧洲人的祖先。而中东人扩张的历史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牛奶!而这牛奶改变欧洲人历史的事实也表明,食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探究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线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