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
                ①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导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这样的死猪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江大游行了.
                ②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
                ③通过对大量的猪、羊和鸡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
                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牧中使用的有机砷制剂多数是氨基苯胂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它们和砒霜是两回事.
                ⑤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有机砷被动物摄入后数小时后,90%以上即会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组织内的沉积量很少.
                ⑥饲料中的有机砷制剂并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
              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集,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过程缓慢、不易察觉,症状有精神沉郁、触觉减退、运动障碍等,可见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破坏.
                ⑦欧盟在1999年禁止将有机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美国、拉美、日本等地仍在广泛使用.3月份沪浙地区猪集体死亡事件让人们再次将视线投向有机砷制剂.网络传言认为,猪群突然爆发死亡是由于三四个月前喂食了有机砷制剂,在四五个月后“毒发身亡”之前预计可以屠宰,但由于屠宰期延后就集体内脏腐烂而死亡.然而即使有机砷有一部分能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它发病也不会有如此精确的“潜伏期”,不会具有这种造成近万头猪同期死亡的定时炸弹般的功能.
                ⑧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但是因为猪本身并不会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砷元素随着粪尿等途径排入了农田、水体等自然环境.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砷容易转化为无机砷,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实.如果继续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那么它仍将会为自然界的重金属循环不断补充材料.为改善生存环境,逐渐抛弃有机砷制剂,寻找更加环保健康的添加剂作为替代品是大势所趋.
              (1)文章开头先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起,有什么作用?
              (2)砷元素有哪些积极作用?请分点简要概括.
              (3)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
              (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⑦段已经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那么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奔跑吧,创客!
                电影《超能陆战队》中,一群热衷创造科学新事物的年轻人在先进的科学实验室里创造了神奇的医疗机器人--“大白”.这些年轻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创客”.
                中文里,“创”是指“开始做,创造”.成为创客的重要标志是拥有自生产工具.在这一方面的理想代表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实验微观装配实验室--一个拥有几乎可以制造任何工具和产品的小型工厂.它提供硬件设施、材料,开放源代码软件和由研究人员开发的程序.在这里,创客们可以沉浸其中,自由设计,自由开发,实现制造.
              “客”则有客人、做客的意思.作为创客,重要的理念,就是行动上乐于分享.每个创客工作室的产品开发过程、创新成果都很难做到完全独立,许多想法、技术要通过各种手段(如视频会议)进行共享.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社会应用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都有分享的“支撑”.
                创客不是“理工男”的专利.在创客的队伍里,有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硬件高手,但也不乏电子艺术家,摄影师、美术设计师、DIY爱好者.创客们拥有各自的爱好和特长,且视创新为信仰,一旦他们聚到一起,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幸福,那么创客用什么来延续这种幸福呢?中国创客们的偶像是温州人徐持衡.20多岁的徐持衡与同事们研发了智能项目“Sensetime”,其中,人脸图象处理系统--人脸识别精准度高达99%!他也因此获得美国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徐持衡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将科技创造转化为效益能延续幸福.
                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千千万万个创客活跃起来,就能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让中国经济始终生机勃勃.
                                                                                   (选文综合自网络)
              (1)从全文来看,要成为一个创客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下面句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一个拥有
              可以制造任何工具和产品的小型工厂…
              (4)联系上文和下列材料,说说要想发展创客教育,学校可以做哪些事情?
              材料1:温州实验中学是“创客教育”的基地,开设了许多针对青少年创客的特别科目,例如“机器人”“PHP编辑”、“电子制作”等.学校的“创客教室”里没有黑板和讲台,但设有3D打印机、机器人设计模型、LED照明.
              材料2:台湾创客李大维表示:“现在国内创客中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太多,人文素养都不够,而且缺少跨学科领域的交流合作,产品常是单一技术导向,实际上可能不好用.”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具有致命危险
                ①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地中海研究称,随着近几十年海洋温度不断上升,海洋内越来越频繁地形成大团大团的像黏液状的物质,而且出现这种物质的区域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②这个季节的温暖天气使海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导致有机物更易结合在一起,形成泡状物.在长达124英里(200公里)的海域,这种黏液物质在夏季自然形成,经常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如果气温更高,黏液物质甚至在冬季也会形成,而且会持续好几个月.
                ③据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海洋学系主任罗伯托•达诺瓦罗(Roberto Danovaro)表示,迄今为止,这种浅棕色“黏液”一般被视为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它形成的粘性胶状膜可堵塞渔网,粘在游泳的人的身上,发出一股怪味
                ④达诺瓦罗表示,这项最新研究在地中海黏液物质里发现了大量细菌和病毒,其中包括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大肠杆菌.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有研究报告指出,那些别无选择,只能游过黏液团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最易遭受这种物质携带的病菌侵袭,甚至可能夺出大型鱼类的性命.达诺瓦罗表示,这种有毒黏液团还能困住海洋生物,封住它们的腮,使它们窒息而亡.最大的黏液团能沉入海底,它就如同一条巨大的地毯,使海底生物窒息.同时,黏液团释放病原体会对公众健康构成致使威胁.在这种黏液团里游泳的人,可能会染上皮炎等皮肤病.
                ⑤黏液物体始于“海雪”,“海雪”主要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例如小虾和桡脚类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雪(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断聚拢其他微小物质,慢慢增大形成黏液物质.
                ⑥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而且在这一地区很常见.海洋的相对平静和海水较浅,导致近海水体相对来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为黏液形成提供了理想环境.
                ⑦最近的研究发现,黏液团不只是地中海地区的一大安全隐患,从北海到澳大利亚,这种物质可能遍及所有海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气温升高造成的.达诺瓦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一些措施,地球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我们继续否认科学证据,这就是我们将面临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目前还不清楚导致这种黏液团形成的其他原因.例如,谁也不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科学家们说:“我们找到答案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
              (1)请根据文章①至⑤段文章,简述“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的形成的过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
              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
              (3)文章列举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一个,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①黏液物体是由“海雪”组成,“海雪”是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的.
              ②为了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我们只有搞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这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 4. 文段(二)
                                                     山水贵州
                 ①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我国西南部.贵州地貌属于高原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是贵州刚毅的轮廓;水,是贵州温柔的肌肤.
                 ②贵州的山,不仅多,而且奇.境内山脉众多,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斜贯北境,中南部苗岭横亘,东部武陵山巍峨屹立,西部乌蒙山高耸入云.
                 ③在层峦叠嶂间,遍布着喀斯特溶洞,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据统计,贵州的喀斯特地貌面积达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因此,贵州又有“喀斯特王国”之称.
                 ④贵州的水依附于山,资源丰富.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潕阳河、锦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⑤贵州多数河流的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据统计,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⑥贵州山水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使整个贵州组成了一个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奇丽多姿.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赤水桫椤、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本文略有删改)
              (1)认真阅读本文后,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下面表格内A、B、C、D、E、F、G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
              标题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的结构文章段落说明对象及特征画线句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A(按说明对象划分)B段①G
              C段②D
              段③
              段④E
              段⑤
              总写段⑥山水交相辉映、浑然一体F
              (2)贵州山水美不胜收,人文风情绚丽多彩.请你主要运用说明或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一段介绍贵州人文风情的文字.(可从历史、习俗、建筑、服饰等一个或多个角度写.字数:120字左右)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二维码时代
                                                     阮华君
                近年来,二维码在中国大行其道.车票机票、电视屏幕、报纸题头、商品标签、广告图片、服装饰品、电影海报、景点门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条形码的升级.它诞生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把文字、图象、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象,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象时,所有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如今它已不限于黑白两色,还可以做成彩色,甚至和其他图案结合起来,印刷在衣物饰品上,使它看起来更美、更时尚.
                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在广东番禺,民警查户口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该户址住户的信息.在国外,还有人把二维码印到墓碑上,人们只需扫描后,就可以登录到相关网站了解逝者的相关信息:逝者的亲属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新.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轻松获知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同时获取一些公交车站附近吃喝玩乐的各类信息,包括失物招领等等.另外,在一些会议开始前.主办方都会给来宾发送一条彩信入场券,彩信中包含一条与来宾手机号码、身份等一一对应的二维码,来宾只需出示二维码供配套机器扫捕即可实现签到,既省去了纸质入场券的浪费,也简化了核对嘉宾身份的烦琐.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用途以外,二维码由于技术简单,几乎人人会用.
              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既美观,使用起来又方便,无需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大量信息就进入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游客参观展览时,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拍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再耳贴手机,就能听到语音介绍,这样既不打扰他人,又不用担心听不清、记不住了.一些年轻人也把二维码印到T恤、包、饰物、爱车上,颜色各异,造型不同,酷酷的,很具有时尚感,还能传达很多信息.
                好的二维码不仅只是给扫捕器看的,也是给人欣赏的.因此,在设计上也会尽可能追求艺术效果和美感,让人看了赏心悦目.Fillmore Silver Sprinz音乐厅的二维码就非常形象地告诉了你这个地方和音乐有关.在这个二维码中,不仅有几种乐器,还有多种谱号,三个红中套黑的小方块也像极了音箱.整个图案更是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音乐.
                看了以上关于二维码的用途介绍,以及那些独具个性的二维码,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玩一把?那你可要小心了,二维码技术的门槛很低,普通网友从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但也有不少病毒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过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一旦下载,便会“中招”了,二维码就像一匹烈马,能带我们飞奔,也能踢人、伤人,在享受二维码带来的便捷时.也要小心防范它的副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请简述什么是二维码.
              (2)请根据文意概述二维码的优点.(至少3点)
            • 6.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⑤…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1)请你指出第②语段的说明中心?
              (2)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
              (3)综合选文信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 7.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看云识天气(节选)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⑤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阅读第⑤段,说说介绍了哪几种云?
              (3)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4)文中介绍的云,预示了哪几种天气情况.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
              .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
            • 9.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稀土”一词源于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他于1794年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后来被称作硅铍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物质,经分析证明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后人称作“钇土”的Y2O3).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代表着一类元素,一直沿用至今.
                ②世界稀土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印度.资料显示,2011年在全球已探明的1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6%;俄罗斯稀土储量为1900万吨,占全球19%;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全球13%.
                ③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在军事方面,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能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航天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
                ④在冶金工业中,将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里,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
                ⑤在石油化工方面,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媒铝催化剂大1.5倍;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⑥在玻璃陶瓷制作中,稀土氧化物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塑料及金属餐具等的抛光;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⑦稀土是一种稀有的可再生资源.但近年来,我国稀土私采乱挖、浪费资源、走私等情况猖獗,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仅为60%,大型的民营企业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稀土资源被大量浪费,并由此引发巨大环境问题.
                ⑧一是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由于稀土矿含量很低,开采中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 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每开采10吨稀土氧化物要剥离表面和出池尾沙1000-1600立方米,破坏大量地表植被.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
                ⑨二是稀土提炼、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稀土湿化冶炼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氨、氮、硫酸根、氯离子,放射性物质超标达几倍到几十倍.这些有毒的溶液长期残留地下,一旦污染地下水资源,后果不堪设想.稀土焙烧、冶炼和电解系统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未经处理或治理不达标排放现象还相当普遍.
                ⑩稀土开发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稀土行业走过弯路,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选自《中国环境报》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稀土是“工业黄金”?
              (3)第⑦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4)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第⑧段中“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一句中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 10. (2012•恩施州)阅读下面•篇说明文,回答问题
                               恩施州的风雨桥
                                  采遏乐
                ①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利川市毛坝风雨桥
                ②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
                ③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丸远,但很多至夸仍然保存完好.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于公元l808年,距今已200余年.桥全长32.5米,桥面宽3米,高40米.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今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1916年.桥身全长63.4米,宽4.2米,通高8.78米.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中央.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桥廊l3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桥下有3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间净跨10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
                ④在恩施州,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将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⑤恩施州的风雨桥,是恩施州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恩施州民族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根据恩施新闻网有关资料整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恩施州的风雨桥,文章主要介绍了风雨桥的哪些内容?
              (2)第②段说明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本段介绍『‘字路风雨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4)阅读第段,具体说说风雨桥为村民和行人提供了哪些便利?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