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3)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4) 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 2.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  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释】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
              (1)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
              (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2)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3) 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 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迄今为止 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5)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

            • 3.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仍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他们普遍推崇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平和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供和尚们日常穿用。


              (1) 文章第③段写《水浒传》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加横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世界最大的膜
              [美]刘易斯•托马斯
                   ①站在月亮上远望地球,让人惊讶得敛声屏气的事儿是,它活着。从照片上看,近景中干燥的、备受击打的月球表面,死沉沉如枯骨。高高地漂浮于天际,包着那层湿润的、发光的、由蓝天构成的膜的,是那正在升起的地球。在茫茫宇宙的这一方,唯它才是生机四溢的活物。
                   ②在生物学上,从无序中理出秩序的,是膜。你须能获取并抓住能量,贮存起准确的需要量,然后再把它均衡地释放出来。细胞会这样做,它里面的细胞器也会这样做。每一个生命集合都在太阳能的粒子流中摇摆不定,从太阳的代谢物中攫取着能量。为了活着,你必须能够跟平衡抗争,能够保持不平衡,积聚能量以抵抗熵的增加。在我们这样的世界上,只有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务。
                   ③地球活起来之后,它就开始构造自己的膜,其基本目的就是处理太阳能。起初,在地球上由水中的无机成分合成肽与核苷酸的前生物期,除水以外再没有什么东西来遮挡紫外线的辐射。最初的稀薄大气直接来自地球慢慢冷却时的排气过程,其中只有丝丝缕缕的几乎察觉不到的氧气。从理论上讲,水蒸汽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也能发生光解而产生氧气,但量不会多。
                  ④氧的制造需等待光合细胞的出现。它们生存的环境必须有充足的可见光以便进行合作用,同时又必须遮蔽,不受那致命的紫外线的照射。伯克纳和马歇尔推算出,绿色细胞必须生存在约十米深的水下,很可能是在水塘里,这些地方水比较浅,没有很强的对流。
                  ⑤你可以说,向大气释放氧气是进化的结果;你也可以反过来说,进化乃是有了氧气的结果。你怎么说都通。一旦光合细胞-叫艮可能相当于今天的蓝绿藻--出现,未来的地球呼吸机制就形成了。从前,大气中氧的水平增高到今天氧气浓度的百分之一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带有氧化系统和ATP(三磷酸腺苷)的突变型。有了这些,我们就来到了一个爆炸性发展的阶段,千万种会呼吸的生命,包括多细胞的生命形式就可以滋生繁衍了。
                   ⑥伯克纳提出,曾有过两次这样的新生的爆炸,两次飞跃都有赖于氧的水平突破某一临界值。第一次飞跃,氧的浓度达到了现在水平的百分之一,遮挡住相当的紫外线,使细胞能够移居到河湖海洋的表层水域。这一变化发生在大约六亿年以前的古生代前期。第二次飞跃,氧的浓度达到今天水平的百分之十,距今约四亿年,这时,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强大的臭氧层,减轻了紫外线幅射,使生命可以从水中移居到陆地上。从此,生物的发展便畅通无阻。
                   ⑦还有一件事说明我们有福气。氧气吸收的,正是紫外线光谱带中对核酸和蛋白质最具杀伤作用的部分,而同时它又允许光合作用所需的可见光充分通过。如果不是氧气的这种半透性,我们不会这样进化起来。
                   ⑧现在,我们很安全,通风良好,安然无恙。如果我们能避免那些可能乱鼓捣臭氧层、或者可能改变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的话,氧气问题还不是我们的大患,除非我们放手进行足够次数的原子爆炸,去杀死海洋中的绿色细胞。如果我们这样干,那就是拉着绞绳往自己脖子上套。它为我们而呼吸。它还为我们的欢乐保护着我们。每天都有几百万个陨星落入这层膜的外层,由于摩擦它们被化为乌有。没有这层屏障,我们地球的表面早就会象月球表面一样,在流星的轰击下化为齑粉。尽管我们的感受器还没有灵敏到听见那轰击,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我们会感到安慰:那声音就在我们头顶上,就象万点夜雨敲打着屋顶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写出“世界最大的膜”的形成过程。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在我们这样的世界上,只有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务。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如果我们这样干,那就是拉着绞绳往这句脖子上套”一句中的“这样干”在文中包含哪两类情况?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并简单分析其害处。
            • 5.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贾 彬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以创新的思维,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从传统古朴的人物服饰,到美丽淡雅的海棠树,再到风格独特的永定客家土楼,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这是中国水墨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留下至为珍贵的一笔。“它充满了中国的神秘感与浪漫色彩,已经可以与亚洲最优秀的动画电影相媲美。”美国Animationinsider动漫专题如此评价。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充分吸取老庄哲学,并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将传统水墨与现代动画巧妙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墨动画,可谓是我国动画界艺术家运用科技手段与传统技法完成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更促进了动画片艺术格调的提升,也给水墨绘画艺术带来了广阔的展示空间。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古人云:“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因素,另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部分。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诗论家司空图针对意境“韵味无穷”的特征提出了“韵外之韵”“味内之味”的命题,几乎成为古典艺术刻意的美学追求。现代中国水墨动画在剧本题材、美学精神、艺术特征、音乐音效的运用上,更无处不渗透着民族风格与精神。水墨动画技法充分运用水墨动画没有边线、自然渲染的特征,使每一个场景都化作一幅优雅的水墨画,浑然天成,完美营造出其深远的意境。
                  ⑥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的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⑦中国水墨动画风格中的意境之美是其他动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堪称世界动画界的珍宝。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获奖无数,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⑧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⑨人们正尝试在不同领域多种形态的应用水墨动画,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国际评论家曾如此评价中国水墨动画:“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2016年9月24日《科技日报》(1)文章从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写起,有什么作用?
              (2)通读全文,概括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
              (3)文章第④⑤⑥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 6.
              阅读下面说明,完成各题。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户斤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①‘ 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② “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③“ 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情绪污染”的危害较多,除文章列举的“患病的多”外,你还能列举一个吗?
              (2)既然情绪污染的危害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防治情绪污染?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3)举例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写出其作用?(至少指出两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4)“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的句子中“主要”一词能否去掉?说说 你的意见。
              (5)“情绪”与人体生理紧密相关,其中 ______ 的多少决定人的情绪变化。
              (6)短文画线的三处格言,在文中分别起的作用是什么?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共15分)
              雾霾之下人与动物同命运
              简岩
                  ①2017年1月3日上午,河南开封杞县平城乡村民王新春在麦田干活时,发现地里有 一只飞不动的大鷲,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科科长邓大军认为,由于持续雾®,大t 无法看清远处的猎物,不能正常采食,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最终掉落田间。
                  ②但是,也有网友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大鷥是因为雾®遮天蔽日而找不到食物俄坏的。
                  ③目前,雾霾损害人的健康并危及生命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但雾霾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好在国内有一个相似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认知。
                  ④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忠秋等人在2016年1月15日的《科学报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鸽子在污染空气中回家速度更快”的文章,阐述了在雾霾最严重的华北等地区鸽子在野外的行为方式。在重痤天气中,鸽子飞回家的速度更快,而且鸽子也如同其他动 物一样会减少户外活动。
                  ⑤主要原因是,雾霾污染天地,增加了鸽子的归巢动机。 雾霾会让鸽子增加不安全感。 呼吸不顺杨会让其意识到有损健康,且更重要的是增加觅食的困难和风险,因为觅食的时候看不清会撞到障碍物上,还有可能增加鸽子被其天敌捕食的风险。
                  ⑥如果不是因为饥饿或为了喂食幼鸟,鸟类在雾霾天是不会外出活动觅食的。可以推论,这只大鷥因为饥肠辘辘才外出捕食。但由于天昏地暗,难以找到捕食目标,饿得晕倒在 麦田。当然还有一些可能的解释原因,如生病或中毒,但需要调查和研究来说明。不过,在这些原因并不明确的情况下,根据李忠秋等人的研究和现实的重霾天气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以及邓大军等人的实物和实地观察认定,可以认为雾霾影响了大鴛的觅食,因而饿晕田间。
                  ⑦ 这再次说明,没有谁是一个孤岛。不只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指人与其他生物同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为雾痤只对人造成伤害,而忽略了其他生物,是人类最大的短视;如果一部分人认为可以躲到人工营造的清洁空气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则是掩耳盗铃和驼 鸟之举,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⑧即便雾只是导致大鷥捕获不了田鼠等动物,也会造成后者的大量繁衍并啃食作物,从而导致粮食的歉收,最后受到伤害的也是人类。因此,从源头上治痤将不只是有利于人 类,也有利于其他生物和改善生态。
              (选自2017《百科知识》03A,有删改)
              (1)阅读全文,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3分)
              (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雾霾会让鸽子增加不安全感”中的“不安全”具体指什么?(3分)
              (3)第⑦段中画线句“这再次说明,没有谁是一个孤岛”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分)
              (4)第⑦段画线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
            • 8.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獏”。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獏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我以优雅、活泼的感受。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锋利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

              (1) 选文介绍大熊猫的长相时主要介绍它                
              (2) 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的黑眼镜。

              (4) 文中引用《尔雅》《上林赋》等古籍中关于大熊猫的记载。有什么用途?
            • 9.

              ⑴明代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渤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⑵我可能是受了徐夫子的感染,汽车、火车,抵屯溪后鞍马未顿,就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⑶乘黄山索道、攀始信险峰、登石猴观海,而后取道清凉台、莲花峰、天都峰回返。


              ⑷近视群峰巍巍,晴川历历;远眺天际耸秀,岗山隐隐。黄山以它豁达的气度和悠闲的情致向游人洞开着。


              ⑸也可能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是跟着这“感觉”走的,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


              ⑹我一直在想:古人将黄山冠以“天下第一名山”有没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怎么解释“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呢?又如何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这些疑问一直在困惑着我。


              ⑺我说这话绝没有贬低黄山的意思。黄山的确很美,很奇,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让.人心醉,让人着迷。


              ⑻我也曾游历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它们都是亿万斯年天地造化之物,山山岭岭都涌腾着灵秀之气。每一座名山大川都有它独特的韵致,蕴寓了无穷的自然之奥秘,是多少人多少代也难以读懂弄清的。实在没法比较究竟哪个山该是第一。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桃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不都是美吗?


              ⒆下山了,我和几位不相识的人攀谈。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得更为直率:“只要是人们认可了的事,最好不要反对,否则,会被看作大逆不道的。”


              ⑽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当年在皖北插队的地方,一位老汉的孙子患病让当地的一位名医错诊而死了。这位老汉却说,连最有名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孩子的病,看来他该死。


              ⑾这则故事也许和黄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却道出了一个深沉的事实:闭塞、守旧、迷信以及门户之见的封建意识,千百年来一直束缚着炎黄子孙。好的一俊遮百丑,猛吹猛捧;差的当头棒喝,没有一点是处。这铁律一样的事实人们反而乐于接受。冲破这种羁绊该是多么艰难啊!在这如诗如画的黄山,本来我不该想这么多沉淀了的伤感和已经被世人感叹过了的感叹。


              ⑿但是,毕竟我亲眼见到了你——黄山,为了探索,为了追求,我还会再来的。


              (1) 第①段徐霞客的话强调了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话有何作用?
              (2) 黄山冠绝天下的奇景有哪些?
              (3) 第⑤段说:“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意象中的黄山是怎样的?
              (4) 第⑩段作者引用那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5) 从文章的第⑿段看,结合上下文,试分析此文的中心。
              (6) 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 10.

              转基因食品的滋味

              ①前不久,中国(香港)绿色和平组织要求近80个世界著名的食品公司就所生产的238种产品明确表态是否用了转基因原料,其中有112种产品有红色标签的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其中很有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 
                 ②那么,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呢转基因食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我们知道,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公学信息。通过修改基因,科学家们就能够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是全部特征。转基因生物就是按照人类的意愿,运用生物技术把原来不属于A生物的外来基因或者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基因移植到A生物的身上,使A生物获得一种新的遗传形状和一个新的转基因,出现了原来不具有的譬如抗虫病毒等功能。而转基因食品就是使用转基因生物所生产的食品。日本培育出带有菠菜基因的转基因猪,是爱荤不爱素者的福音;英国问世了防蛀牙的转基因水果,估计是吃了睡,也不用刷牙。 
                 ③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转基因技术对于农作物的改造,与过去传统的杂交是有所不同的。打个比方,传统的杂交技术实质上是一种近亲结婚,而转基因技术引来的多是完全不同的远亲,甚至就没有一丁点的血缘关系。 
                 ④ 据《科技日报》报道,这种杂交有的将蝎子的基因植入玉米,使玉米在未成熟前产生毒素来抵抗病虫;有的将人的基因植入鱼类,让鱼能提供更接近人类的蛋白质。这无形中铸就了一把双刃剑,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拷问。 
                 ⑤1983年,第一个转基植物在美国培植成功。11年之后,第一个转基因食品蕃茄上市。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惊叹:“人类开始有了一双创造新事物的‘上帝之手’。”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双“上帝之手”是如新生儿般的日长夜大。 
                 ⑥ 在四年的时间里,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就从170万公顷猛增到4420万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也从6个增加到了13个。其中种植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为3030万公顷。截至2000年,我国的种植面积也达到了50万公顷。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披露,进入中国人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每年已经超过了2000万吨。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国内已经逐渐开始被人们所接受。 
                 ⑦美国是地球上转基因作物的头号生产国和消费国,而欧盟禁止转基因产品长达5年之久。有意思的是在2003年10月所发生的一则新闻。比尔盖茨夫妇宣布,准备至少捐献2500万美元帮助科研机构加快对转基因食物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向世界上的8.4亿饥饿的贫民提供额外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物质。可这一善举却遭到了反对,说怎么能够给这些饥饿的穷人吃转基因食品呢? 
                 ⑧我们转换视角,姑且把转基因食品看做一种人造食品吧。在我们还没听说转基因食品前,我们已经吃过人造蟹肉人造海蛰丝等完全人工制造的食品,却从来没有人望而(que)步,也没有人提出异议。而改变了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并非全部人造,为什么就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应? 
                 ⑨问题就出在了基因上。这世界上怕就怕基因两字,而消费者就最讲基因,最讲的就是基因 的安全性问题。至今,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盖棺定论般地一言九鼎,说这个转基因食品安全,抑或不安全。
              (1)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过程。                                                                            
              (2) ④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⑥段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 结合对文章的理解,你能说说能不能把转基因食品看成一种人造食品?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