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林 森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的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这里已成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断点。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 余条。 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 90 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⑥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 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⑦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⑧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等,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⑨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而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越来越拮据。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人类生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危机。
              ⑪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一样,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合作用来实现的”?
              (2)第④⑤⑥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阅读第④⑤⑩段,概括说明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具有怎样的“关系”。
            • 2.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 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①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②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脚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把蜜蜂救下来了。

              ③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蜘蛛只能怅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蠃。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剌剌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蠃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             

              (节选自周建人的《蜘蛛》)

              (1) 下列关于“蜘蛛捕捉食物情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第2段说明蜘蛛怎样捉飞将时,先说捉蚊蚋,再说捉飞虫,最后说捉带枪的,这是用( )说明方法
              A.写蜘蛛捉小蚊蚋,突出蜘蛛的感觉灵敏、行动迅速的特点。
              B.写蜘蛛捕捉“力气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
              C.写蜘蛛捕捉“带枪的”“飞将”使的是“游击战”,描写了蜘蛛谨慎而又机智果敢的情态。
              D.蜘蛛捕捉失败时的“怅然”以及被蜾蠃捕食的“难得幸免”,看出作者对蜘蛛的不满。
            • 4.
              介绍中山陵,作者采用了(  )
              A.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B.以作者的行踪为主的空间顺序。
              C.以建筑先后的时间顺序。
              D.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 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D.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已有222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官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 对第二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主要交代凡尔赛宫的建筑年代、面积和建筑特点。

              B.凡尔赛宫所有面积加起来共211万平方米。

              C.凡尔赛宫建筑特点是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D.这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2) 第四段介绍法兰西式大花园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 第三段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凡尔赛宫宏伟、壮观。            B.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性。

              C.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      D.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建筑师孟沙尔的功绩。
            • 7.
              阅读语段,完成1—6题。

                  ①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②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③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④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⑤接下来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 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⑥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__________(a.聚集  b.齐集  c.汇集  d.召集)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⑦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⑧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散发传单。⑨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__________(a.愤怒  b.愤慨  c.愤激  d.激愤)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1) 下列最能体现选段说明顺序的是  (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顺序        D.总分顺序
              (2)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序号,请在括号中选择。
              (3) 对②、③两句中的动词辨识准确的一项是(    )

              A.摧毁     冲去    熊熊    冒向    打断

              B.摧毁     打断    撕碎    践踏    结束

              C.摧毁     冲去    打断    撕碎    践踏

              D.深夜     冒向    打断    撕碎    践踏
              (4) 请写出本选段说明的两幅浮雕的名称及其深蕴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是(   )

              A.接下来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     B.文中描述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

              C.五四爱国运动                     D.碑身南部的浮雕
              (6) 文中转折点的含义是   (    )

              A.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形势等。

              B.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情。

              C.指事物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方向。

              D.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的时间及方法。
            • 8.

              佳节尚元巳(sì)

              韩养民

                  ①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时,把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节”,或称为“元巳”、“三巳”。这是一个传承三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其发展变迁及社会影响,值得关注。

                  ②上巳节萌芽于商周时代春季举行的祓(fú)除(古代一种除凶去垢的原始宗教仪式)的巫教活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记载,商代仲春之月,民间有水上清洗“疗生疾”之俗。西周传承并升华了这一习俗,设女巫,每逢此时,女巫去河边举行消灾除灾的仪式,人们到河边用浸泡了草香的水沐浴,洗去积秽,祓除疾病和不祥。史称这种仪式为“禊(xì)”或“祓禊”或“祓除”,这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成果之一。始于周公的制礼作乐是一场由原始宗教礼仪到政治制度、文化形态的全方位社会变革,奠定了上巳节的基本模式。

                  ③西汉建立之初,人们就十分重视这一节日。每当“上巳”之日,京城长安万民空巷。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城东灞水或浐水之滨,祓除不祥。那时连皇帝也不例外。进入东汉,“上巳”节的内容发生了小小的变化。人们来到洛阳的洛水边,已不仅仅是举行沐浴祓禊的仪式。而是把它当成郊游的大好时光。《后汉书·周举传》载:大将军粱商在“三月上巳日,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大将军梁商在这一天引吭高歌于洛水之滨(《后汉书·礼仪志》注),在这里看不到上古女巫的礼仪,而是增添了欢乐气氛。

                  ④三国魏以降,“上巳”已不再拘泥于“上巳”日,而是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而且增添了临水宴饮的风俗。这时,春光明媚,风和日丽,达官贵人或文人骚客,邀请至亲好友于环曲的水流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随波泛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喝掉杯中的酒。称之为“曲水流觞(shāng)”。东晋著名书法泰斗王羲之,曾于这天和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相聚赋诗,流觞饮酒,咏诗咏怀。《兰亭集序》即反映了他们当时流杯的欢乐情景。而唐宋诗人积极传承了这种风流。每年三月三就拨动了诗人的心弦。翻开丰富的诗词文赋,有关“上巳”、“ 三月三日”的歌咏记叙,俯拾皆是。古代“祓禊”的礼仪,这时已变成文人雅士宴饮游玩之日,成为古代最早的文化“沙龙”。

                  ⑤近年有学者提出上巳节到唐代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总称“清明”。对这一论点,笔者不敢苟同。上巳节、寒食、清明是三个传统节日,尽管时间大约都在阳春三月初,且有相近的祭祀内容,但具体日期不尽相同,上巳节时而在清明节前,时而在后,有时相距十多天,不可能合而为一。其次,唐代这三个节日的活动内容各异,寒食节、清明节的核心主题是扫墓,开元二十年(732)五月,唐玄宗下诏将寒食上墓,列入五礼。此外,寒食节还有禁火、赐火之风,清明又有郊游、踏青之俗。唐代上巳节大兴郊游宴之风,朝廷多次在风景秀丽之处举行上巳节游宴。

                  ⑥初唐时,皇帝常在渭水之滨、浐水之侧、昆明池、芙蓉园等地举行此类活动。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在曲江园林举行的上巳节游宴,是唐代近三百年里景况空前而绝后的游宴活动。开元之前朝廷举行的上巳节游宴,只限于少数皇帝和近臣参加。天宝年间,唐玄宗上巳节在曲江游宴,为显示盛世君臣、官民同乐,不仅允许所有皇亲国戚和各级文武官员参加,而且允许他们带妻妾、公子、小姐乃至歌妓们前来;还特许京城中的和尚、道士及庶民百姓来曲江游赏。官绅们到来之时,又必然随带御马、策车的男仆和陪侍夫人、小姐的丫环仆妇等。这一天,曲江一带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王维的《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就是例证。

                  ⑦明清时代,北京的上巳节又增加了庙会、游东便门的蟠桃宫之俗。

                  选文有删改

            • 9.

              《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11分)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 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 10.

              (四)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 


              ①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②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 一升 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 一升 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③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形咸硬水。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④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经过实验,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 2克 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万升这种水。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⑥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