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把字写端正   

                 ①写字,尤其是书写我国的汉字,有重要的意义。从传达和交流思想的角度来说,字是不闻声响的语言,是时刻离开不得的。从由字及人的角度来说,在未见其人的情况下,他的字又是显示他风采的“亮相”。把字写得端正大方,能辨可读,是一件不能小看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简单。

                 ②有些青年朋友写字潦草出格宛如“天书”,叫人横看竖看,东猜西猜,都吃不准。有些则写得拉杂一团,宛如泼翻豆箩,乱散一地,例如:一个“甥”字,被劈成“生”“男”两字。有些则象一排排打了结的链子,字与字解不开,读不断。有些则是任意创造,不合规范,“丢头”、“缺腿”、“少心肝”,比比皆是。读这类文字的书信或稿件,轻则让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重则引起误会,延误大事。

                 ③这些青年人往往认为自己的字总是“写不好”了,也不想练了。

                 ④细细想来,笔下的字写得马虎潦草,恐怕还是他的态度不端正。诊治这毛病的药剂,当是叫他要静下心来,把写字当桩事来做,全神贯注地一笔一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假以时日,培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就不难把字写端正。

                 ⑤当然,态度端正,也还得方法得当。千百年来,书家如林,字帖似海,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高手,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精湛书法,借鉴他们的字帖,从中摸索和琢磨技法,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中国的方块汉字,前人总结出不少经验,如从汉字的结构字形上讲,“东”的长,“工”的短;“魏”的大,“口”的小;“夕”的斜,“中”的正;“千”的疏,“龚”的密……懂得些一般的布局间架,把不同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安置得恰到好处,就会写得端庄美观。 至于通篇的文字,形体宜大小一致,横成行,竖成列,清晰整齐。

                 ⑥要有一手好字,还得勤写苦练。古人曾说过“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古代不少青年人就是这样努力,终成赫赫大家的。如今,用圆珠笔、钢笔写字,同样也得下类似的苦功,持之以恒,会有成效的。

                 ⑦要而言之,态度端正,方法得当,勤写苦练,那么,在的腕底笔梢下,一定会出现一手端正的好字。                                                              (有刪改)


              (1) 在第①段括号内填入恰当的选项。( )

                 A.所以  B.而且  C.然而  D.即使

              (2) 文章第②段列举了许多“写字潦草出格”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3) 文章④⑤⑥三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4) 下面这个事例适合放在第 ______段内,请说明理由。

              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从小跟智勇和尚学习书法。晚上躺在被窝里还常常练习,一边想着字的气势、结构,一边用手指在被面上“写”。日子久了,竟把被面划破了。

              (5) 联系全文,第⑦段下划线的“他”指 _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 (6) 积累链接:要写一手好字,需勤学苦练。请默写出汉乐府《长歌行》中表达在易逝的光阴面前人们处于青少年时代就要努力的两句诗。
            • 2.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一文严格按照“引论---本轮---结论”的顺序布局谋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B.《雨说》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雨抒发了对祖国大地.对祖国大地上的儿童身后的爱心.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莫泊桑,他与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D.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3.

              读书的“功利”是读厚人生

              曾瑜华

              ①关于读书,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父母激励我们学习的逻辑便是: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扔掉锄头,去当“大官”。这大概是中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延续吧。有人说,这是一种读书的“功利”思想,但这种“功利”思想激励着无数的学子悬梁刺股,也成就了国家无数的人才。

              ②与之相对,近年来又泛滥起来另一种“功利”的说法,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在一些人看来,今天的书早已不再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有的农村父母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认得几个字就算了,读大学有什么用?挣的钱还不如打工的。

              ③一切的喧嚣和苦恼,都围绕着读书的“功利”。我们不免也会偶尔想起这个“功利”的话题:读书有用吗?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个命题的答案也是多元的,不妨从多重维度去理解。

              ④读书当然可以是不功利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很容易达成这种共识。读书本应该只是作为扩大自身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陶冶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一种途径,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将读书打上功利的烙印,将读书作为“进身之阶”,那么读书就会成为一件无趣而且低俗的事情。

              ⑤然而,读书也可以是“功利”的——这里所说的“功利”,指的是要会读书,要有方向地去读书、读好书。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应该成为我们读书的指向和动力。通过读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开阔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功利”的话,值得提倡。

              ⑥还有一种读书的“功利”叫做提升修养。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通过学习,可以远离低级趣味,提升道德境界,获得高尚情操。读书的“功利”就在于要多去读那些提升自身品位、给人启发的书。

              ⑦这里我们所说的读书,也不仅仅是书籍。人生何处没有“书”?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总能发现可以学习的“书”,活到老,学到老。如果非要赋予读书以某种“功利”的话,我们读书最大的“功利”,或许可以归结为:读书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有意义的存在。

              (选自201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关于读书,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第③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⑥段引用冈察洛夫的话有什么用意?

              (4)文中所说的“读书的‘功利’”指的是什么?


              我与母亲之间的争吵

              韩冬红

              ①多年来,母亲但凡有丁点的不快,一准拿“回老家”要挟我。这一回,母亲想不到,我不但答应送她回去,还二话不说叫来了车。

              ②这次争吵缘于母亲偷偷擦地。母亲在我家居住,每天出门前,我拍着她的肩膀,以诙谐幽默的口气,告诉她不可以擦地,不可以做任何家务,不然摔倒了自己受罪。母亲口头答应,往往,我前脚走,她后脚行动起来。那一次,母亲跪着擦地,被我爱人逮个正着。娘,不是对您说了,不能擦地,万一摔倒了,家里没人,咋办?母亲一听,把抹布狠狠一甩,坐在沙发上,然后速度极快地用枣树皮样的老手捂住脸,孩子般哭起来。边哭边说,“谁也别想赶我走,我死也死在这里。”

              ③我急忙去宽慰母亲,不料她话锋一转,非说我的房子是她出钱买下的房基地不可。房子住了十几年,还第一次听母亲这么说,感觉可笑的同时,我有些愠怒,单位分的没有假!

              ④母亲这一哭,哭得我束手无策,哭得我如利刃挖心。我最怕母亲的眼泪。我知道,如果此刻向母亲道歉,说我错了,母亲会破涕为笑。我偏偏没有,反而说,好,我马上叫您孙子开车来。

              ⑤母亲一听,骂我没良心,说早知道我如此不孝,当年就改嫁了。临走,还丢下一句狠话,再也不登你家门。

              ⑥多年来,爱人总是把第一碗饭端到母亲跟前,买来的零食在桌子上堆成山。为了让母亲睡得踏实,有腰疼的他还睡翻不过来身的行军床。我推掉朋友的饭局、谢绝好友的相邀,乖乖地守在母亲身边,恪守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谁知,到头来,我们的孝心,被母亲一笔勾销。眼前的这个老妪,除去指责人外,还像泼妇一样无理取闹。

              ⑦要知道母亲一辈子手松、即使在吃饭很成问题的年代,也经常把好不容易换来的米面施舍于人。很小的时候,清河一带有妇女儿童到我们村子乞讨,母亲不仅拿出我们吃的棒子面、小豆腐窝头给她们,还让她们和我们同桌就餐。这些人身上携带着难闻的气味,母亲视而不见,晚上拿出大哥准备结婚用的新被褥给她们盖。整个冬天,从里屋传来的搔痒声,搅得我整夜睡不踏实。临近过年,母亲把家里不多的白面送予她们,我的碗中从此是跟水没区别的稀汤。再看她们盖过的被子,被里上到处是或鲜红或陈旧的星星血渍。那时母亲眼睛眨也不眨,似乎被子粮食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用不着心疼。

              ⑧我不满地牢骚几句,被母亲听见,竟与我争吵。

              ⑨如今,母亲真的是老了,做事总是出尔反尔。

              ⑩几个月后,母亲打过好几个电话,说是想我,无论如何让我周末回老家一趟。我嘴上没说,心里还生她气,推说工作忙,有时间再说。她又不满地跟我吵了几句。

              ⑪回老家接母亲时,一见面大嫂就劝我,不要跟母亲一般见识,她糊涂了。我惨然一笑,说,没事,我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别说要房子,要命也给。大嫂说,您看咱娘,是真糊涂了,那天一脸严肃地把我叫跟前,说给我跟你大哥争了半天房子,也没争下来。最后,咱娘还给我说了声对不起。

              ⑫我的泪水冲出眼眶。想起一个公益广告:表情痴呆的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盘子里的好吃的往衣兜内装,还说儿子爱吃。母亲简直是那个父亲的翻版。三姐去世十余年,剩下我们兄妹五人,属大哥大嫂日子艰难。母亲无非是想帮大哥一把罢了。

              ⑬那一刻,我对母亲的怨恨顿时释然。

              ⑭“嗷嗷林鸟,受哺于子”,“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都是说乌鸦由母鸟养大,在母鸟衰老不能觅食时,小乌鸦便衔食喂母鸟,以为回报。我羞愧,没有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反而总与她发生争吵。

              (选自《今日文摘》2016年第8期)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母亲“无理取闹”的三件事。

              (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②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母亲一听,把抹布狠狠一甩,坐在沙发上,然后速度极快地用枣树皮样的老手捂住脸,孩子般哭起来。

              (7)第⑦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8)人常常在自省中走向高尚,你认为文中“我”是怎样的人?

              (9)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10)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 4.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送之  (         )           (2)其欣悦(    ) 

              (3)濂以实对(       )            (4)景廉 (     )  

              翻译下面句子。

              (1)家贫,无致书以观。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答:                                          

                                                                              


              (三)阅读《留住美丽的乡愁》

              留住美丽的乡愁

              ①留住美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村落是人们的发源地,即便是城里人,往上数好几辈,也是村里人。这样乡村就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对于城里人来说,看着万亩良田,能够让他们暂时远离水泥,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对于根在农村的人来说,回到乡村,跟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团聚,既能享受亲情,又能舒缓一下自身的压力。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描绘的村落。现实中,却是另一幅场景,“这村里站着最后一座房子,荒凉得像世界的最后一家。”有价值的传统村落消失的快速,着实令人心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都没了,我们还到哪里去找“乡愁”?如此说来,传统村落的消失,从小的方面看,是让人们失去“乡愁”的寄托;从大的方面看,就是截断我们民族“思乡”这一文化根脉。

              ③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古村落的纷纷消失,与农村贫穷,人们受不了而纷纷逃离不无关系。这就促使我们要提高乡村生产和获得收益的条件,确保经济来源,才能激发年轻人务农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留在村里,实现“就近城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乡村建设中注入现代物质文明元素,与美丽的自然生态相融合,从而实现新的理想的美丽乡愁——屋外,青青的山脚下,篱笆上缠绕着美丽的花儿;屋旁,清澈的溪水流过,渴了可以直接掬一捧来喝;屋内,卫生间、厨房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与城市生活并无区别。

              ④农村人有钱了,盖新房是不可少的,但盖的跟城里无区别,钢筋水泥小洋楼,千户一型,连贴个楹联的梁柱都没有,有的只是物质上的华丽光鲜,这样似曾相识,毫无个性,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也就缺乏让人记在脑中,留在心头的独特价值了。冰心在《我家的对联》中说到:“‘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挂在梁柱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其效果决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因此,留住美丽的乡愁,还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⑤白沙鸥,黑耕牛。秋雨春风,花树满山丘,少小欢声追蝶路。乡关万里载乡愁,从此乡愁绕心头。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本来延续的命脉;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文根据冯骥才有关访谈等资料整理)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怎样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请简要概括。

                                                                                   

                                                                                   

                                                                                   

              本文引用精当,请找出一处并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作用。

                                                                                  

                                                                                   

              (四)阅读《父亲买了贺年卡》

              父亲买了贺年卡

                        葛取兵

              天空飘起第一场雪花时,新年的气息又渐渐地浓郁了,我想,父亲该归家了,过年的日子正翘首企盼哩。

              好不容易盼到周五,傍晚一回家,父亲果然蹲在院子里吧嗒着旱烟,青色的烟雾不时让父亲急剧地咳嗽,我在村口就早已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声音。父亲看见我,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放学了,又长高了,瘦了。”父亲眯着眼,望着我说,只是没有用手来抚摸我的头。我想,在父亲的心中,我该是一个大男孩了吧。大半年没看到父亲,心里竟涌起一丝喜悦与伤感,喜的是父子相逢,悲的是父亲又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密了,头上的白发日益显山露水了。

              我告诉父亲,学校要收校服费和资料费。父亲点了点头,嘴里也喃喃地说:“好!好!”只是脸上的神情又沉重了些。我鼻子有些酸酸的,转头看着窗外。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晚上,我隐约听到父亲与母亲唠叨了大半个晚上,父亲长长的叹息声,使寂静的山村格外潮湿而阴冷。

              早晨起来,父亲不见了,我想又外出忙碌了。晚上父亲回家,脸上却阴阴的,只有与我对视时,脸上才迅疾地掠过一丝涩涩的笑。“娃,帮我写封信吧!”父亲说。写信?识字不多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还未给谁写过信。我连忙找出纸和笔,父亲却从棉袄里掏出一张贺年卡,大红的灯笼,大大的福字,还有一群笑容可掬的猪娃娃,好漂亮的贺年卡。

              其实,我好几次想找父亲开口买几张贺年卡。在学校,我已收到十几张贺年卡了,有些还很精致,一打开,就响起祝你新年快乐的音乐铃声,悦耳动听。可我却没有送出一张,这次找父亲要钱,特地多要了50元钱,甚至买哪种贺年卡我都盘算好了。想不到父亲竟然也买了张贺年卡。“帮我填填吧。”父亲说,“我念,你写。”

              “王总:新年好!眼看又要过春节了,娃要交学费,家里要买点种子化肥,可否发工钱?”贺年卡的地址是“巴州市第八建筑公司”,这是父亲做苦力整整忙了一年的公司。父亲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贺年卡放进棉袄的口袋里。嗨,父亲还没讨到工钱,我心里直叫苦,同时对父亲想出这个主意感到悲哀。

              星期天下午,父亲说:“我送送你。”一到县城,父亲并没有直接去学校,却来到县人民医院,要我到门口等他片刻,说是有人还他钱。约莫个把小时,父亲才从医院出来,脸色竟有些苍白。“钱讨到了吗?”我问。我惦记着父亲没给我学习资料费哩。父亲没有回答,又问,县邮电局在哪儿?在邮电局,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 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到了校门口,父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400元钱,塞到我手中:“娃,一看到老师就把钱交了,千万莫丢了。”我接过钱时,有一张白白的纸条飘落在地上。我拾起一看,竟是一张卖血的条子。我鼻子一酸,抽出50元钱,递给父亲:“我不需要这么多钱,真的。”“拿着吧,马上要考试了,伙食好点儿。”说完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父亲那双厚实的大手,暖暖的。

              远远的看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街的尽头,我的眼中有些湿润了。(选文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下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

                                                                                        

                                                                                         

              (2)从人物描写或是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本文多处运用“伏笔”手法,请举一例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文章最后 “我”眼睛“湿润”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原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感受。

            • 5.

               标签

                 ①小时候,只是几次英语考试考砸了,父母或老师是否就说你在语言上没有天赋?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说法,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从此在英语这一门功课上得过且过?也许,你只是爱没心没肺地说几句笑,身边的人是否就评价你是个幽默的人?而你是否认同了他们的评价,在日后的每一次聊天里都刻意找寻展现自己“幽默”一面的机会,却时不时也会不小心玩砸、把气氛搞到非常尴尬?
                 ②“没有语言天赋”也好,“幽默”也罢,这些他人给我们贴上的标签,看似是在了解情况后作出了负责任的评价,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不愿意深入了解便匆忙将人分类的一种精神偷懒。但糟糕的是,如果我们认同于他人一时贴上的“标签”,有意维持正面“标签”给自己带来的形象,对负面“标签”也采取消极认可的态度,那对我们的成长将是非常不利的。
                 ③读初中的时候,也许真是有些天赋的因素,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茅,而数学成绩却往往惨不忍睹。家长也好,班主任也好,都说这孩子有语言天赋,适合读文科,理科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在这些“标签”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认为自己真的有语言天赋,在英语学习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功夫,而既然不适合读理科,那数理化就随便应付一下得了。
                 ④到了高中,由于被分配到实验班,身边不乏优秀而又刻苦的同学,在这里,我的英语天赋比不过别人的朝夕努力,我的数学更是惨得一塌糊涂。我迷茫了,难道天赋不是比努力更重要吗?为什么天赋还会输给努力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逃避去想这些问题,将最好的时间荒废在网吧上。但高二以后,我开始有意去恶补数学,在英语上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两门功课的成绩都排到了前列的位置。
                 ⑤这其中的改变涉及到了乔希•维茨金《学习之道》里说的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叫做“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持有“整体理论”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很聪明、很有天赋,并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必须归功于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固定的、无法再改变的“整体”。而采取“渐进理论”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目前的成绩有赖于不懈的努力,并认为循序渐进地努力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在遇到挑战时,“渐进理论”者更有可能去迎接挑战,将未来的成功与当下努力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理论”者则容易感到焦躁不安,并以简单的“聪明”、“愚笨”或是好、坏来评价自身,倾向于采取“无助反应”。
                 ⑥对“整体理论”者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外乎是别人有意无意给他们贴上后产生了自我认同的一种“标签”。初中的时候,我认同了父母老师给我贴的“标签”,采取了“整体理论”的思维模式,在英语方面认为“天生我材”,不需要太努力,在数学上则深信自己“生来不是那块料”,努力了也没用,于是他人贴“标签”时的精神偷懒转化成了自己在学习道路上实际偷懒。
                 ⑦等到升上高中,在真正优秀而又刻苦的人面前,所谓的“天赋”根本不堪一击,我便又跟大部分“整体理论”者一样,开始逃避现实。所幸的是,在迷失过后,我尝试了去努力,无意间成了一名“渐进理论”者,最终也靠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我要讨论的既不是努力跟天赋哪个更重要,也不是努力了是否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标签。正面的标签固然是一种肯定,但如果我们美滋滋地享受着这些标签给自己带来的飘飘然,并在生活中刻意寻找机会去证明这些标签的正确性,那我们自身就会被标签所绑架,要么拼命维持标签给自己树立的形象,要么某一天被标签外的因素所打败。同样地,一旦我们认同了反面的标签,那我们在某一方面就很难再取得成长,面对人生中的失败时更容易放弃自己,在沮丧中日趋沉沦。
                 ⑧生活中不乏这种以“天赋论”去论断他人及自身的人,我们必须小心他们给我们贴上的标签,当然,更要小心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选自《广州日报》)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 简述第①小节在文中的作用。

              (3) 结合作者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标签”。

              (4) 文章写“我”的经历作用是什么?
            • 6.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 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 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3) 第⑥段加下划线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 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5)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 7.

              许多事不必在乎

              ① 人生在世,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比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否则,那就枉自顶着一个人头,空来人世一遭。然而,人要活得豁达、潇洒,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       

              ② 宠辱不必在乎。人生是个曲折的过程,有得有失,有升有沉,可以得人宠信,也会遭诬受辱。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和事演绎了千千万万,谁能数得清?故达观者宠亦泰然,辱亦淡然,早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之说。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面对。        

              ③ 名利不必在乎。名利取之有道,不是个坏东西,但决不可做功名利禄的奴隶,否则,那就一定活得不自在,活得很累。其甚者不择手段攫取之,还将造成祸害和罪恶。我们如果淡泊一点,量力而拼,从容而搏,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有也自然,无也自在,如淡月清风一般来去不觉,不是要轻松得多吗?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若不正视,也可变为失败之母”,这都是智者哲人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懂得了成败之间这种辩证关系,我们便没有多少理由因失败而苦恼沮丧,或因成功而骄傲狂妄。在成败面前,最该提醒自己的是:胜不骄,败不馁,既不纵自己,也不堕颓自己。     

              ⑤ 人言不必在乎。许多人之所以举手畏触,抬足畏坠,患得患失,诚惶诚恐,一辈子干不成什么大事,与其说是缺乏才智,倒不如说是丧失了自己。他们成天跪伏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一言一语,甚至一声咳嗽都煞费猜度,尽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精、气、神,要治好这种精神上的“侏儒症”,就是要挺起脊梁,堂堂做人,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⑥ 至于那些不涉原则的纷争、鸡零狗碎的恩怨、飞短流长的中伤、亲朋同事的误解等,都只能算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更不必在乎。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哪能事事认识一致,处处无怨无艾,人人对你理解?要学会自我调节,化解块垒,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对那些烦人的小事说一声“不在乎”,对别人是一种宽容,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⑦ 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软弱时变得坚强,骄纵时变得谦逊,颓丧时变得积极,愁苦时变得欢快,对任何事都拿得起,放得下,甩得开。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云舒,是多么令人神往!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同时根据第 ④ 段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一句总结性的话。 (2) 第 ⑤ 段中的“侏儒症”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抄下来。 (3) 题目是“许多事不必在乎”而文章开头却说“有些事应该在乎的”,揣摩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 (4) 请从第 ③ ④ 两段中任选一段,调动你的知识积累,为文章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 8.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③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也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④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⑤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⑥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文章第⑤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4)作为一名初中生,你怎样看待“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谈谈自己真实的想法。

            • 9.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陈鲁民

              ①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需要仰视的。

              ②有一次在宁波看CBA决赛,是“八一”队对“上海”队,我突然童心萌发,想看看姚明到底有多高,就挤在运动员入口处等候。当姚明从我身旁经过时,我不由得仰起头来看他比我高两头还多!再看看那些采访他的记者,都得仰着脸和他说话,那种感觉估计不会太舒服。

              ③不过,有的人让我们仰视,并非与他的“海拔高度”有关。曾在北京参加过一次作家聚会,亮相的有不少国内大腕级作家,文坛泰斗级的人物,提起来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然而,让我最动情也最让我仰视的,却是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这个钢铁汉子与病痛抗争了几十年,每星期都要去医院透析,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是他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仍然生机勃勃地活着,仍然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

              ④作为一个文化人,我对那些著作等身的作家是十分仰慕的。鲁迅一生写下一千多万字的作品,“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汩汩不断的奶;张恨水一辈子发表了三千多万字的小说,靠着一支“金不换”钢笔,让多少读者如痴如醉,神魂颠倒。什么才华横溢啊,文思泉涌啊,倚马可待啊,汪洋恣肆啊,还可以想出更多称赞他们文学才华与成就的美好词语,因而我仰视他们!

              ⑤也有的人,作品寥寥无几,可是却以其绝妙的语言,崇高的意境,浓郁的真情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人类的精神瑰宝。岳飞有《满江红》,于谦有《石灰吟》,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裴多菲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们都曾让我们激动不已,热血沸腾,灵魂得到净化,我仰视他们!

              ⑥仰视名人,是很多人的自然习惯,他们也确有被仰视的理由。牛顿、康德、莎士比亚、马克思等等,因为在各自领域的开创性的伟大业绩,已被人们仰视几百年了。就说今天,袁隆平、王选被无数科技工作者仰视,成龙、周润发被成千上万铁杆影迷仰视,刘翔、姚明为众多体育迷所仰视,他们以近乎完美的表现,以超群绝伦的成就,证明着自己的出类拔萃。被人仰视,他们完全当之无愧。

              ⑦仰视有钱人,即那些靠勤劳致富的人,那些靠智慧与拼搏发财的人,也是人们的正常感情取向。远的有比尔·盖茨,近的有李嘉诚、霍英东,身边的还有张朝阳、丁磊,他们大都白手起家,奋斗多年,最后大获成功。而且还慷慨解囊,捐赠慈善事业,动辄就是数亿、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他们也非常值得仰视。

              ⑧如果一个普通人也被仰视,那他一定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无儿无女,默默无闻,生活十分俭朴,有时候还外出捡些废品来补贴生活。可是,谁也想不到,他竟然依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前后资助了十几个大学生。这件事在小区传开后,他和往常没任何变化,可是,每当我看到他那已经驼背的身影时,总觉着高大得需要仰视。报纸上登过一个消息,一个六十多岁的乞丐,捡到一个钱包,里边有上千元现金,还有身份证、工作证。他等了一天没等到失主,就饿着肚子把钱包送到了派出所。他们虽然平凡,但其人格之高尚,同样也是需要仰视的。《菜根谭》里那句“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说的分明就是他们呀!

              ⑨我仰视那些伟人、巨人、名人,也仰视那些善人、好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有删改)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请简述第⑧段的论证思路。
            • 10.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为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遂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困追堵截,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他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事业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另外,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 第②段主要采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 结合③、④自然段,分析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培养静气?

              (1)                                                                

              (2)                                                                

              (3)                                                                 

              (4) 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很大程度上”五个字是否可以去掉?请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