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一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 2.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有删改)

            • 3.

                                                                                    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⑴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 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⑶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一脸得意。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 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⑷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⑸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 步。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曾学文

              ①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中国戏曲传承千年之后,第一次由政府部门正式提出在学校推广戏曲的通识教育。                                   

              ②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校普及中国戏曲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很少了解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时甚至对它们视而不见。假如你问你身边的孩子什么是中国戏曲,看过家乡的戏曲演出吗?许多孩子一定一脸茫然。城市的孩子很多已不会说自己的家乡话,何谈看家乡戏!

                ③也许有人不屑,不就是听听戏,至于吗?孩子们读书都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去听戏?这是社会普遍的心理,有人甚至宁愿逼着孩子去学钢琴,也不愿意让孩子去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原因之一是,许多人瞧不起戏曲,觉得它没有钢琴高雅。这也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艺术宣传得不够。身为中国人,许多人并不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和魅力,不了解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得最为集中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包含了活泼生动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民歌民谣,集中了中国文化各要素,如诗歌、音乐、舞蹈、武术、服饰、化妆、美术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昆曲《牡丹亭》里有一句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我们不领着孩子走进中国戏曲这座大观园,怎么能够让孩子看到中国文化还有这等姹紫嫣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艺术兴趣是需要引导和培育的。我曾经带着戏曲进校园,原以为小孩子会坐不住,但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特地编排了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天性的戏曲片段,表演之前,让演员给孩子讲解如马鞭代表什么,船的摇动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一张桌子可以代表什么,戏曲的服装美在哪里……孩子们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随着演员的表演手舞足蹈,他们看懂了,看明白了,他们跟着我们走进了戏曲美妙的世界。

              ⑤可见,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我们没有用心以本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去引领,没有让这些文化走进孩子好奇的世界。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唱歌、跳舞、画画,唯独缺少了中国文化艺术中最集大成的传统戏曲的欣赏。做家长、当老师的首先就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自豪感,缺乏感情,何来孩子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今天,我们大力倡导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开展戏曲的通识教育,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⑥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特别高兴现在出台政策,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开展戏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习得一门才艺,而在于让他们熟悉民族文化,感知中国戏曲的魅力,记住自己的文化根脉。

                ⑦戏曲进学校不是小事,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让乡愁有了确实的记忆。


            • 5.

              一场影响全国7省市60多个城市的严重雾霾不期而至。环保部在通报中陈述这场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时,特别强调是“受明显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同时强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这60多个城市,统一启动了预警响应,首次实现了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

              与环保部通报有得一拼的,是某气象局官微12月4日傍晚发布的霾红色预警,这条信息除了告知当夜至次日上午,本地区多地有重度霾,而且对外表示期盼:“大家再忍一忍,很快就会有大风来帮忙清扫雾霾。”

              全国60多个城市联合“抗霾”,这个预警联动机制的创新可圈可点。但表扬与自我表扬、批评与点名批评之后,整个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依然需要回到直面问题的根本性命题上来。

              常识告诉我们,“明显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在大面积雾霾的成因中是次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或者说祸首,还是污染源没有得到控制。而这轮雾霾面积更大、区域更广,表明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到位,说明这么多年来取得的成绩非常有限。60多个城市大区域的预警、抗霾机制,也顶多只能说明像消防队一样,几个消防队一起接到了警报和任务,但火势还在,隐患还在。

              60多个城市联合抗霾,区域级别之高、预警范围之广,首先暴露出来的是问题,而不是成绩。“大家忍一忍,很快就会有大风来帮忙清除雾霾。”雾霾,作为环境污染谈霾色变的头号公敌到了今天这个份儿上,还得靠风来吹,这是令人无比失望的一件事情。我们在治理污染、监督执法过程当中,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不把平时当战时,等到雾霾大面积构成之后才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平时就应该关停、控制的污染源,到了雾霾来袭的时候才必须关停。实际上这反映的就是我们在治理大气污染工作上的一种本末倒置现象——平时少战、免战,预警来了“抗战”“全战”。

              对于真正科学治理、责任治理、主动治理的大气环境工作来说,雾霾的构成,跟风没有关系。靠整天刮个不停、能够驱散雾霾的风,是不可能把大气污染治理成功的。因此,中国治理大气,迫切需要一场风,但它是一场正正经经、彻彻底底的法治之风、问责之风、制度之风。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 6.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八”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台”。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类。”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著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 7.

              节日,再多一些文化如何?

              春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应该做些什么,恐怕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过节就剩吃了,这是多年来大家一再的感叹。其实还有鞭炮和娱乐,现在一到过节,似乎就是吃喝、放炮,再加呆坐在电视机前。这两年又增添了一项新内容: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即将到来的新年和春节假期,阅读微信、转发微信,估计将会成为过节的首要任务,人人都会乐此不疲,拜年、问候、欣赏、分享、说三道四,恐怕都会在微信里完成。

              吃喝、放炮、娱乐,早就是多年一贯制,再变也变不出什么新花样,而从早到晚盯着屏幕又太毁眼睛,出去旅游,当然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但不出去或者出不去的时候怎么办呢?__  (1)  __

              我们总在喊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消失,可如何挽留,或是如何增加?

              一是传承。__  (2)  __。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仍能点缀整个春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现在大家都喜欢练练毛笔字,还喜欢当众挥毫,开办展览,四处发表,而我更觉得,书法爱好首先应该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里。过节了,门口的春联如今都是物业公司在那里忙活,买来的春联由电脑统一制作、海量批发,这样的春联千篇一律,又有多大意思?你还不如自己动手,铺纸研墨提笔。大家不都在呼吁恢复、延续传统文化吗?诗词就是传统文化,对联更可以显示传统文化的根基。写一副自己得意的春联,这就是最朴素的文化传承,贴在门口,供家人、客人和邻居欣赏,如此的文化享受是何等的惬意。如果还有雅兴,不妨帮左邻右舍再写几副,这比硬充书法家,一门心思钻营办展览强多了。

              二是创新。文化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得以发展的。(甲)可见,拥有创新精神是多么重要。拥有创新精神,我们能如雄鹰一样,搏击万里长空;拥有创新精神,我们能如昙花一现,留下美丽瞬间。正如春节如果实在离不开微信,那就自己创作问候的内容、撰写拜年的新句子,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心意、亲人的想法、朋友的情感,在微信中巧妙地描绘下来,有情趣有幽默感地互相传递。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这为个个创新表达人人创作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和发表的机会,可很多人还是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要增加文化素养,首先就要学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微信的往来,正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微信中创作,在微信里提高文化品位,过这样的节日,比天天盯着低俗段子、传递不实信息、不加鉴别地胡乱转发,好过不知多少。

              当节日过后,我们回想这些日子,创作了多少微信,写就了多少春联,拥有了哪些乐趣,丰富了哪些知识,就会具有满足感、获得感,觉得没白过。诚如高教授所说,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挽留和增加的责任,因为过节是每个人的事,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行动才能提升节日的文化含量。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9日,有修改)

            • 8.

              ①大红大紫非我有,满床满架复何求。人生百样各有得,一世读书抵封侯。

              ②这是我就读书问题写的一首小诗。“一世读书抵封侯”,在一些大富大贵者看来也许属于酸葡萄心理。不过,与“朝为骄子暮为囚”、欲以读书终老而不可得者相比,一个人终生有书可读,而且能自由阅读,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人各有所求,读书人应以读书为乐。当然,不要读成书呆子,像《聊斋·书痴》中的那位彭城郎君。

              ③我读书,首先是职业需要。哲学专业是一个需要广泛读书的专业,不仅要读哲学书,文史类的书也要读一点。从读的角度说,书对我来说没有好坏之别、鲜花毒草之分。坏书,读后知道它坏在哪里,应该如何评价,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就算有收获,这种书对我并不算坏。反之,好书读后说不出好在哪里,没有体会,不能从中得到启发,也算白读。我把读坏书比为吃砒霜,得其法能治病;读好书如食人参虫草,如不能吸收,等于白费。

              ④除了专业需要,读书还对修身养性大有好处。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培根说的另外一句话——“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更发人深省。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读书的确可以养性、可以怡情,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提升。我个人也有这方面的体验:有时心里不安,有点焦虑急躁,就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开始读不下去,思想会跑马,慢慢心就安静下来了。回过来一看,原来那些焦虑急躁全是庸人自扰。有时有点生气,或为某事不愉快,也是找本书来读,消消怒气,过一会儿就好了。一个读书人手中有书,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对于那些浮躁、坐不住的人,我总说,读书吧,能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下来,你就能静下来。与其来回踱步、团团转,终日内心如万马奔驰,不如安心读点书。

              ⑤一个把阅读当作生活方式、当作生命一部分的人,能够健康长寿。书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凡是喜欢读书,以读书为乐,勤于用脑的人,都比终日无所事事的人活得健康、活得明白。如果不用脑,不读书,一旦退休,就会迅速衰老。虽然也可以搓麻将、遛狗,但我总认为不如阅读。如果每天抽点时间读书,可能更好些。当然人各有各的活法,这不能强求。

              ⑥清人张朝在《幽梦影》一书中说,“藏书不难,能看书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最后一句有可议之处。记,决不会难于用。博闻强记是一种本事,但决不是读书的目的。单纯能记住书中所言,与引证时临时查用区别不大。学止于行而已,这是我国的老话。不会用只能记,最好也不过是“书橱”,不足为贵。但前几句话却很有启发。看书不难,读书为难,亦为知味之言。读书人喜欢读书,这极为平常,也极为正常。不喜欢读书的“读书人”,不算读书人。但只读书而不会用书,往往是书痴。用书比读书更难。读书可以带来愉悦,可以坐在沙发上,半靠在床上,甚至完全放平手捧书本,优哉、游哉!但用书则要实践,须身体力行,改变自我。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而用书往往是一种痛苦。用书是一个“洗脑”的过程,凡有偏见者很难接受有不同意见的好书;用书还需言行合一,凡根本不准备践履者,即使对句句真理、字字珠玑的宝书也只是“叫好”而已,雨过水无痕,读与不读一个样。

              ⑦看书宜多,读书宜精。看书多,可以东翻翻西翻翻,增加知识,拓宽视野;读书则应认真,深入研究,举一反三,碰撞出思想火花来。当然,读书不能单纯是喜好,书痴并非用书,而是对书的一种癖好。如果读书无助于做人与行事,与未读无异。能记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用。能记,可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终无实际本领。文人纸上谈兵,不能实战,如赵括,熟读兵书,终于全军覆没,此为能读书而不能用书者之鉴。

              ⑧看书容易,读书很难,而用书更难。能读书,能用书,能用好书,方是一个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选自《读书文摘》2014.3,有删改)

            • 9.

              艺高,亦应有所畏

              韦一

              ①谚语“艺高人胆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激励,它鼓励人们好好地磨练技艺,达到高境界之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二是要勇于冒险,有了顶尖的技艺,可以借此在江湖上行走,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二者都强调了:艺高,就可以无畏。真是这样吗?“艺”,即技艺,是指一个人的技能、本领、实力等;畏,即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原则。二者显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今年3·15曝光的车易拍利用易置换和快易拍两个不同的登录端、买家平台和卖家平台的不透明性,截断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渔利。于是,本以为天衣无缝的技术设置,终究逃不过恢恢天网。这即是不畏法律的直接后果。近两年,明星涉毒事件屡见报端。这些明星都因“艺”而受人肯定,却因“胆大”而遭受惩罚。如果他们能有所畏,能自律,能明白自己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的责任,还会发生这样令人唏嘘的事吗?

              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南宋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明代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④有所畏,畏什么?畏自然规律、畏道德、畏法律、畏品格、畏制度、畏责任等等,它包含了谨慎、严肃、坚守原则等含义。

              ⑤身处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一个容易身不由己地“买买买”的时代,一个多元选择的世界,人们追求更多的物质,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贴上各种标签,以显示与众不同的品位,以宣示锋芒毕露的存在。殊不知,此时更考验人们的价值选择,人们更要有敬畏之心,更应记得并遵从内心的理智,提升修养。

              ⑥李云迪18岁就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但他去年在首尔艺术中心举行的音乐会上演奏时却出现了严重失误。据悉,近两三年来,李云迪参加过的综艺节目、商演活动、社交活动有增无减。很多人能理解李云迪“这一次意外”,却不能接受他娱乐化,商业化气息日重的事实,认为这会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这何尝不是对艺高胆大者的一个警示。

              ⑦《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以高实力成为一名兔子警官,破获动物失踪案后,却在记者会上提到“野蛮化的全都是肉食动物”,同时也提到“DNA”,然后推论出“也许所有的肉食动物都会发狂。”这导致了动物城的大规模混乱。作为一名“艺高”的警察朱迪,那显然不是一位合格的发言人。如果破案能力高超的朱迪能有所畏,自然就不会在记者会上凭借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

              ⑧可见,“艺高”者“胆大”会出大事,更何况“艺高”者,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且为专才而非通才。而事物本就是变化发展的,人何以无所畏?

                                                        (选自2016年第5期《作文素材》)

            • 10.

              留只耳朵听批评

              ①我们常常送人礼物——赞美,说者动动嘴,听者的脸上就东风送暖,开成花园。而过多的赞美反而会蒙蔽人,使人看不清真实情况,留只耳朵听批评,才能保持清醒。

              ②孟子云:“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意思是:别人告诉他有过失他就觉得高兴。当然批评不如赞美悦耳,但它是台阶,能送人登上更高的山峰。西晋时有个人叫戴渊,神采不凡,年轻时,曾带一帮人干抢劫的勾当。有一次,他抢劫了文学家陆机。陆机大声批评他:“你这样才华出众的人,怎么也当强盗呢?”戴渊听了,呆了,哭了,然后丢掉佩剑,跪拜陆机。后来,他建功立业,官至征西将军,从此人生走上正道。

              ③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别人的赞美,常常是出于礼貌,或者是阿谀奉承。两只耳朵全被赞美塞住,其实就是聋子。清醒的人,总要留一只耳朵听批评。古今有建树者,莫不如此。齐威王初即位,天天被宫女、近侍、大臣的美言麻醉着,以致边境告急。幸好,他后来听从邹忌的劝告,下了一道奖励进谏的命令:当面批评的,得上赏;上书劝谏的,得中赏;背后议论的,得下赏。齐威王清洗了灌满恭维的耳朵,用人唯才,奖善惩恶,齐国很快强盛了起来,不动一兵一卒,解除了边境危机。如果齐威王不接受批评,他能在历史留名吗?

              ④反之,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批评之声,最终会头脑糊涂,铸成大错。商代暴君纣王,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管国事。王叔比干进宫劝谏,谁想纣王不但不听劝告,而且还残忍的把比干的心给挖出来。纣王这种灭绝人性的举动,使天下人寒心,最终导致了"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的结局。试想一下,如果纣王不被奸臣的赞美蒙蔽,接受比干的批评,振作起来,重掌国事,又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呢?

              ⑤闻过则喜是贤人,从善如流方君子。留一只耳朵听批评,才不会有虚荣之心,才会时刻保持清醒。古人常说“洗耳恭听”,让我们也每天认真对着前人的镜子,洗洗塞着赞美的耳朵,给批评留个通道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