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

              ⒂“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⒃“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

              ⒄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⒅“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⒆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2).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12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

              (4).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6).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7).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下线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

              (8).对选文第⑥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C.本段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D.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的内涵完全相同,均泛指所有的中国人。

              (9).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0).下面选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称曰能                      诸葛亮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终邦域之内

              C.悉咨之                          徒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尽忠益时虽仇必赏

              (1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1.以陛下平明之理(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百姓(                )

              4.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4).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 2.

               美的断想

                 ①线,有曲线和直线之分。曲线很复杂,而直线却是最简明、最理想化的。因此,我曾一度向往直线,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一直前行”。渐渐地,我发现生活中的直线几乎是没有的,而曲线却是无所不在。后来,我终于明白:曲线比直线更富有魅力。那一条条的曲线,有弯曲,有转折,能引导你的视线作变化无穷的追逐,能引起你无限的遐思……

                ②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由曲线构成的。

                ③曲线的美,在于自然。那皎洁的明月,是由曲线构成的;雄伟的山峰,是由曲线构成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由曲线构成的。大自然一切的一切,几乎都是由曲线构成的。大自然是美丽的,曲线是美丽的。

                ④  (1)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崎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

                ⑤当一个人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蓦然回首时,他定会为自己留下的曲折坚实的脚印而欣慰。人生的曲线,给人希望,催人奋进,它展示了人类奋斗的力量和奋斗的美。

               ⑥古往今来,有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人生路都是铺满荆棘的。①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②失聪,预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的结束,而贝多芬却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这部不朽的乐章。③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④他们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    (2)  。⑤这生命力的本身也是一种美。 美,是生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时的意志,是逆境中的抗争,是山重水复中的求索,是柳暗花明时的欣喜!

              ⑦谁能说曲线不美呢? 

              根据上下文提示,请在文章中的(1)和(2)处补充一句恰当的话:

                 (1)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崎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

              他们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  (2) 

              (1)                                                                       

              (2)                                                                       

            • 3.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下划线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 卞文志                                                      

              ①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陡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略有所悟,终于无言以对。

              ②师父的所为是在提醒徒弟:石子满了还有沙子,沙子满了还有石灰,石灰满了还有水……怎么可以轻易断定碗中所盛之物“满了”呢?其中的道理告斥我们:学无止境,技无穷止,无论何时何地,人生都不可以“满”而自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凡有进取心的人,其理想和追求都不会有“满了”的时候,月亮再美丽,也有阴缺的时候;岩石再坚硬,也经不住无休止的风化;白玉再光洁,也会有微小的瑕疵……

              ③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海绵精神”。古语云:“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生在世,虽然苦短,但一步步走下去却十分漫长,因而在人生的征途中要不停地汲取,吐故纳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哲人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一旦认为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前进的车轮就会倒退,进取的思想就会滑坡;停止不前的人生如同一潭死水,推而不进的灵魂将会跌入命运的低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永不觉“满”的无穷无尽。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不自满、不自足,达到了学习、修养和工作的进步。

              ④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不以“满了”为自足,方会有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坚韧执着、厚积薄发的人生理念、忧先乐后的胸怀气度。有了这样的智慧和态度,就能摆脱私欲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取;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登攀。

              ⑤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必须克服骄傲自满的心态。当下有很多人有了文凭、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在工作岗位上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满了”,于是书读得少了、工作不认真了、他人的忠告不肯听了。其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没有资格自满;在工作上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都不能骄傲。如果你在前进的征途中不思进取,自以为大脑库存的东西已经“满了”的时候,这时,不妨将自己的心智从自以为是中暂时抽离出来,给自己的思想按一下暂停键,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看清事物的本质,也能虚心采纳各方意见,以利于随时找到应对之策。在你自以为“满了”的时候,如果暂时停下来进行思考,会让你受惠更多,在更敏锐的智慧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改“自满”为“不足”,在前进途中展现出自信与气势,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更好的决定。

              ⑥总之,人生决不可以“满”而自足。如果存有认识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的这种心态,产生这样的念头,那么就要暂停一下,一天、一小时、几分钟甚至短到深呼吸那么一下都行。这样的暂停,能让人在“自满”中换一种思维方式,很快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回自己前进的动力,变“自满”为“不足”,在工作和学习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奋进。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文章第①②段讲述分析《满了吗》的故事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应该删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8)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同,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①又何焉    

              ②弗敢也   

              ③公将之   

              克,公问其故 

              (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1)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 4.

              读书的“功利”是读厚人生

              曾瑜华

              ①关于读书,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父母激励我们学习的逻辑便是: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扔掉锄头,去当“大官”。这大概是中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延续吧。有人说,这是一种读书的“功利”思想,但这种“功利”思想激励着无数的学子悬梁刺股,也成就了国家无数的人才。

              ②与之相对,近年来又泛滥起来另一种“功利”的说法,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在一些人看来,今天的书早已不再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有的农村父母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认得几个字就算了,读大学有什么用?挣的钱还不如打工的。

              ③一切的喧嚣和苦恼,都围绕着读书的“功利”。我们不免也会偶尔想起这个“功利”的话题:读书有用吗?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个命题的答案也是多元的,不妨从多重维度去理解。

              ④读书当然可以是不功利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很容易达成这种共识。读书本应该只是作为扩大自身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陶冶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一种途径,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将读书打上功利的烙印,将读书作为“进身之阶”,那么读书就会成为一件无趣而且低俗的事情。

              ⑤然而,读书也可以是“功利”的——这里所说的“功利”,指的是要会读书,要有方向地去读书、读好书。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应该成为我们读书的指向和动力。通过读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开阔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功利”的话,值得提倡。

              ⑥还有一种读书的“功利”叫做提升修养。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通过学习,可以远离低级趣味,提升道德境界,获得高尚情操。读书的“功利”就在于要多去读那些提升自身品位、给人启发的书。

              ⑦这里我们所说的读书,也不仅仅是书籍。人生何处没有“书”?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总能发现可以学习的“书”,活到老,学到老。如果非要赋予读书以某种“功利”的话,我们读书最大的“功利”,或许可以归结为:读书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有意义的存在。

              (选自201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关于读书,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第③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⑥段引用冈察洛夫的话有什么用意?

              (4)文中所说的“读书的‘功利’”指的是什么?


              我与母亲之间的争吵

              韩冬红

              ①多年来,母亲但凡有丁点的不快,一准拿“回老家”要挟我。这一回,母亲想不到,我不但答应送她回去,还二话不说叫来了车。

              ②这次争吵缘于母亲偷偷擦地。母亲在我家居住,每天出门前,我拍着她的肩膀,以诙谐幽默的口气,告诉她不可以擦地,不可以做任何家务,不然摔倒了自己受罪。母亲口头答应,往往,我前脚走,她后脚行动起来。那一次,母亲跪着擦地,被我爱人逮个正着。娘,不是对您说了,不能擦地,万一摔倒了,家里没人,咋办?母亲一听,把抹布狠狠一甩,坐在沙发上,然后速度极快地用枣树皮样的老手捂住脸,孩子般哭起来。边哭边说,“谁也别想赶我走,我死也死在这里。”

              ③我急忙去宽慰母亲,不料她话锋一转,非说我的房子是她出钱买下的房基地不可。房子住了十几年,还第一次听母亲这么说,感觉可笑的同时,我有些愠怒,单位分的没有假!

              ④母亲这一哭,哭得我束手无策,哭得我如利刃挖心。我最怕母亲的眼泪。我知道,如果此刻向母亲道歉,说我错了,母亲会破涕为笑。我偏偏没有,反而说,好,我马上叫您孙子开车来。

              ⑤母亲一听,骂我没良心,说早知道我如此不孝,当年就改嫁了。临走,还丢下一句狠话,再也不登你家门。

              ⑥多年来,爱人总是把第一碗饭端到母亲跟前,买来的零食在桌子上堆成山。为了让母亲睡得踏实,有腰疼的他还睡翻不过来身的行军床。我推掉朋友的饭局、谢绝好友的相邀,乖乖地守在母亲身边,恪守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谁知,到头来,我们的孝心,被母亲一笔勾销。眼前的这个老妪,除去指责人外,还像泼妇一样无理取闹。

              ⑦要知道母亲一辈子手松、即使在吃饭很成问题的年代,也经常把好不容易换来的米面施舍于人。很小的时候,清河一带有妇女儿童到我们村子乞讨,母亲不仅拿出我们吃的棒子面、小豆腐窝头给她们,还让她们和我们同桌就餐。这些人身上携带着难闻的气味,母亲视而不见,晚上拿出大哥准备结婚用的新被褥给她们盖。整个冬天,从里屋传来的搔痒声,搅得我整夜睡不踏实。临近过年,母亲把家里不多的白面送予她们,我的碗中从此是跟水没区别的稀汤。再看她们盖过的被子,被里上到处是或鲜红或陈旧的星星血渍。那时母亲眼睛眨也不眨,似乎被子粮食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用不着心疼。

              ⑧我不满地牢骚几句,被母亲听见,竟与我争吵。

              ⑨如今,母亲真的是老了,做事总是出尔反尔。

              ⑩几个月后,母亲打过好几个电话,说是想我,无论如何让我周末回老家一趟。我嘴上没说,心里还生她气,推说工作忙,有时间再说。她又不满地跟我吵了几句。

              ⑪回老家接母亲时,一见面大嫂就劝我,不要跟母亲一般见识,她糊涂了。我惨然一笑,说,没事,我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别说要房子,要命也给。大嫂说,您看咱娘,是真糊涂了,那天一脸严肃地把我叫跟前,说给我跟你大哥争了半天房子,也没争下来。最后,咱娘还给我说了声对不起。

              ⑫我的泪水冲出眼眶。想起一个公益广告:表情痴呆的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盘子里的好吃的往衣兜内装,还说儿子爱吃。母亲简直是那个父亲的翻版。三姐去世十余年,剩下我们兄妹五人,属大哥大嫂日子艰难。母亲无非是想帮大哥一把罢了。

              ⑬那一刻,我对母亲的怨恨顿时释然。

              ⑭“嗷嗷林鸟,受哺于子”,“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都是说乌鸦由母鸟养大,在母鸟衰老不能觅食时,小乌鸦便衔食喂母鸟,以为回报。我羞愧,没有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反而总与她发生争吵。

              (选自《今日文摘》2016年第8期)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母亲“无理取闹”的三件事。

              (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②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母亲一听,把抹布狠狠一甩,坐在沙发上,然后速度极快地用枣树皮样的老手捂住脸,孩子般哭起来。

              (7)第⑦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8)人常常在自省中走向高尚,你认为文中“我”是怎样的人?

              (9)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10)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 5.

              “瘦羊博士”的启示

              ①《东观汉记》中载有这样的趣闻,说的是东汉建武年间,朝廷每年腊月都赐予博士(中国古代一种官职)一只羊,但羊有大小肥瘦,于是有人建议杀羊分肉,以求平均。有一位叫甄宇的博士,抢先挑最小的羊取走,其他人也就不再争执了,甄宇因此留下“瘦羊博士”的美名。后人即用“瘦羊博士”形容那些克己让人的人。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瘦羊博士的这种精神。

              ②生活中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妥善处理这些矛盾。矛盾的解决,需要具备各种具体条件。但作为矛盾的当事方,做到一个“让”字,则往往是化解矛盾的关键。宋人林逋在《省心录》中讲:“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曹操在《礼记令》中也说:“礼让一寸,得礼一尺。”事实上,许多事情如果各不相让,那就只好怒目相向,甚至拳脚相加;而高姿态、高风格者带头礼让,则可能使僵持不下的矛盾迎刃而解。

               ③“谦者,德之柄也;让者,礼之主也”。小时候,常听大人讲“孔融让梨”“王泰让枣”的故事,后来又从史书中读到古人许多让道、让功、让利的典故,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六尺巷”的佳话。相传,清朝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因与邻居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争执,飞书京城向张英告状。张英回了这样一封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一个“让”字,让出了谦谦君子的风度,让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更让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现代社会,人们本应更懂理知让、崇尚文明,但礼让却反而成为稀有素质。公交车上,为争座位大动干戈者有之;车辆、行人为抢道而酿出交通事故者有之;甚至有人地上“任性”还不够,居然在万里高空的飞机上为争抢座位和行李架而上演“全武行”;至于一些人在成长进步上的争名、争位现象,更加屡见不鲜。种种乱象陋行,较之古人的礼让精神,可谓天壤之别。

              ⑤无论在什么时代,礼让都是一种人格修养和高尚品德,是从灵魂深处溢出的怡人芬芳。人与人之间只有做到文明礼貌、相互谦让,才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拉近心理距离,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有序。反之,如果凡事斤斤计较,相争不让,生怕吃一点点亏,不仅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使本来很小的事情酿成大祸,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⑥平安吉祥须臾离不开文明礼让,离不开人与人的理解关爱。让别人是为自己开路,挤别人是在堵自己的路。如果人人都学一学“瘦羊博士”,懂得一点礼让的智慧,行车让一让,购物让一让,进电梯让一让,进而扩展到在名利上让一让,在个人得失上让一让,那么,让出的将是心情舒畅、邻里和睦、单位团结、社会和谐。如此,我们才能从容通过公共文明的门槛,更好地传播友善、展示文明。

              (本文有删改)

              (1)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2)选文第①段引用了《东观汉记》中“瘦羊博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③段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写了礼让的好处之后为什么还要写斤斤计较这类人的后果?请简要分析。


              (5)下面是对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6.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③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也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④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⑤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⑥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文章第⑤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4)作为一名初中生,你怎样看待“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谈谈自己真实的想法。

            • 7.

              ①因为没有文字、图画和影像等记录,在岁月的冲刷下,故乡就像一张浸了水的老照片,一幅褪了色的旧年画,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模糊,并最终消失在记忆的深处。甚至连故乡的那片土地,似乎也忘记了曾经拥有过的富饶和正在经历着的苦难,沉睡在煤尘与瓦砾之下,默默地,不发出一丝声响。

              ②打一出生,大自然老师就陪伴在我身边,山花野草、飞禽走兽,曾经,我的世界比缀满繁星的夜空还要丰富。

              ③模糊的记忆里有一只“可怕”的野兽,五六岁的我,跟着姐姐和哥哥在葡萄园里吃葡萄,突然,一个大家伙从栅栏里钻进来,一跳就跳到了我的面前。我惊呆了,姐姐和哥哥也吓得一动不动,连举着摘葡萄的手都忘记了放下来。大家伙瞪了我们一眼,又一跳跳进草丛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常和姐姐争论,我说,那是一只豹,很大很大;姐姐说,那是一只大山猫,并不比家猫大多少。可惜姐姐和哥哥当时都没做任何记录,如今,我们只好听凭这只神秘的野兽在模糊的记忆中越走越远。

              ④睡梦中我时常梦见山里那种好玩的野草,草叶如手指般狭长,叶子的背面长满毛刺,就像抹了黏胶,往衣服上一贴,便牢牢地粘住了。每次走在山路上,我都用这种叶子在胸前贴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在小女孩儿爱臭美的年纪,这可是一件由自己设计的花衣裳呢!可是,我始终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像山里的许多动植物一样,在我真正认识它们之前,它们就已经离我远去了。因为没有为它做任何的记录,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它的模样,尽管捧着厚厚的植物图鉴,我却不知该从何处查起。

              ⑤我也曾做过自然观察和记录,厨房里的一窝金腰燕,几时来、几时去,雏燕几时破了壳、几时出了窝,我都仔仔细细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可是后来这个本子也遗失了,遗失在满是瓦砾的废墟之中。从此我不再知道燕子几时来、几时去,雏燕几时破了壳、几时出了窝,只有它们“咕噜噜——咚——呖”的叫声还在耳边回响,因为爸爸说:“东——莉,东——莉,燕子在喊你呢!”可是我知道,燕子不会再喊我了,因为我的家没有了,它们的家也没有了,从此我们不再相见。

              ⑥用绿色肩头扛着我们的大山,它是有生命的,就像我们有头发、有皮肤、有血脉,还有心脏一样,它是有生命的呀!

              ⑦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山死了,黑色的煤尘覆盖了山上的每一寸肌肤;大树死了,在煤尘的覆盖下,几乎每一片叶子都停止了呼吸;动物们走了,除了山路上运煤的货车发出“哐啷啷”的巨响之外,山里的夜死一般沉寂。后来,我的家也没了,被人类掏空的大山再也不能把我高高举在肩头,一声巨响过后,我的家轰然倒下,永远消失在瓦砾与灰尘之中。带着恨与泪,人们离开了,过去不曾为保卫家园而抗争的人们,现在和将来也未必会为它奔走呼告,伤痛和远去的记忆一样,会越变越淡,越变越模糊。

              ⑧连我也不记得院子里的石榴树是什么时候死去的,印象中只有它枯萎的模样;连我也想不起山崖上消失的小鸟长着什么样的羽毛,记忆中它们在人们的猎杀中四散纷飞;连我也记不清山脚下的金沙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点变得乌黑而混浊……没有记录,没有任何的图文、影像资料,它们的生死变迁,像是一个个虚无缥缈的梦。藏在人们心中的痛越变越轻,轻得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它们吹散。忘记了美好与伤痛的人,便失去了抗争的力量,甚至就连迁往一个新的家园,也不一定懂得珍惜脚下的土地。

              ⑨我和我的故乡都患了失忆症啊,直到现在,我才开始醒悟:即使没有摄影器材,曾经,我也可以用自然笔记来记录它的变迁;即使不是生物学家,曾经,我也可以用图画和文字来记录身边美丽的生灵。

              ⑩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多少地方患有这样的失忆症,但我相信,一切也许还不算太晚。从现在起,开始记录我们现有的家园,让自己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再失去记忆。记录的目的不是将历史存入档案,而是警醒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人类共有的家园。

              (1).结合文章回答“我”和故乡为什么会患了失忆症。

              (2).请对“故乡就像一张浸了水的老照片,一幅褪了色的旧年画”这句话进行赏析。

              (3).文章第⑦段中,作者说“大山死了”“大树死了”“山里的夜死一般沉寂”,结合语境,理解“死”字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4).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信仰的力量

              ①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②翻开历史,不难见到这样耐人寻味的历程: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对信仰的忠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红色情报员钱壮飞的孙子钱泓这样说。相比物质财富,信仰是更可宝贵的财富,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道破天机。

              ⑤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活着就该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一语中的。

              ⑥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⑦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陕北窑洞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充一事实论据吗?

              (2).本文中“高尚的信仰”的具体内容,作者通过引用的方式有多种表述,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

              (3).本文中第二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请具体分析第四段的论证思路及其作用。

              (5).联系全文,说说第七段不能删去的原因。

            • 8.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下列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答:                                                                        

                                                                                             

              (2)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其充分的理由有哪两点?

              答:①                                                                        

               ②                                                                       

              (3)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

              答:                                                                        

              (4)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答:                                                                         

                                                                                              

              (5)仿拟是英语语言学分支修辞学的重要修辞手法。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句子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赏析下面句子中的两个仿词的表达效果。

              ①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②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答:                                                                       

            • 9.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2).选文第②段中划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 10.

              ①人这一生,不知会经历多少风雨。而每一次风雨到来之前,我们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有些来自于学校、老师,有些来自于家庭、家人,还有些来自于社会。这些形形色色的压力,其实都来自于对自身的一种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我们成长与前进的动力源泉。所以,成长需要压力。

              ②大森林中树木繁多,光照就不充分,在这种压力下,每一颗小树如果不努力往上长,就得不到充足的养分,所以,森林中的小树生长得又快又高又直,而且少有枝杈。相反,那些平原上单独生长的树木就不需要有这种顾虑了,没有竞争,没有压力,它们就可以比较随便地生长,所以这种树木一般不够粗壮,而且树干弯曲,枝杈较多。

              ③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的军队粮草缺乏,士卒困顿,为了生存,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项羽破釜沉舟,以激发士兵的斗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设想,如果当时项羽率领的楚军军粮充足,如果项羽没有破釜沉舟……也许,这一史实将被改写。

              ④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科学家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压力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大圣人孔子,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是当时的书.《易经》便是孔子亲手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孔子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凭着惊人的毅力学有所成的。可见,压力虽然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最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就辉煌的事业。

              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写成《说难》……这些人是经历了不如意,顶着巨大的压力才有所成就的。

              ⑥所以,对压力,我们不能一概将其归入“有害的”那一类,不能一味的减压、一味放松。毕竟,我们有了压力,才有生活的动力。就像气球,若将它放气,它怎能飞起?就像篮球,若不用力拍打,它怎会弹起?更像弹簧,若不给它适当的压力,它如何能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就连金刚钻,也是普普通通的煤,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完美蜕变而成的!

              ⑦ 不过,压力也要适当。成长就如压力锅煮食物,有一些压力,食物就会熟得快些,但是压力过大,就会炸得支离破碎。成长也是如此,心理素质不够强者,小心被压力压得粉身碎骨。

              ⑧综上所述,成长,需要压力。让我们在压力下,破茧成蝶,向着人生的高度展翅飞翔。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首段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③段加下划线的“这一史实”的内容。


              (4)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会经历形形色色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来源于对自身的要求。

              B、和平原上单独生长的小树比起来,森林中小树的生长更有压力。

              C、屈原在被放逐的压力下,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完成《离骚》的创作。

              D、压力和成就成正比,经历的压力越大,取得的成绩就越大。

              (6)下面有关时传祥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事例:时传祥成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后,回乡仍然坚持打扫村里的大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