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2.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有删改)

            • 3.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廖 廓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考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刻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而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成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 4.

              ①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 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驴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这一天 机会终于来了,驴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像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 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里。

               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由此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从而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富兰克林说过,宝贝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坐标,我们只有找准找准位置,才不会迷失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③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说要摆正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④找准自己的位置,可以让人有平和的心态,完善自我。克里姆林宫曾有位尽职尽责的老清洁工,每天轻松怡然地工作,带给身边人许多正能量。她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一介草民也罢,一国之君也罢,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生命的高度,一种处世的境界,它有助于我们“自知”和“知人”。

               ⑤找准自己的 位置,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出任院长时的他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好时光。然而,院长是一把手,什 么都得管,都要问。钱学森知道搞好航天科技研究才是自己的专长,于是辞掉院长职务,去主管科研工作。工作重心的转移,使他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为 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⑥找准位置对 我们的生活、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也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相对的。面对领导,你是下 级;在助手面前,你是上司。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角色,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作为领导,要能够勇于面对下级的意见;作为下级,要能够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作为 同事,要能够容纳他人的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与身边的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⑦位置如定盘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生活中,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自己明明是个“宝贝”,千万别放到“垃圾”的位置上!

            • 5.

               ①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②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盐风波,这岛风波速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③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  (1)  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 .27%,预计  (2)  年将超过  (3)  %,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  (4)  世纪  (5)  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 6.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成就大事。

              ②低调做人,首先要学会谦逊。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谦逊还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③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原谅别人,标志着一个人有风度,这个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与人相处,不要只想到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行。能够记住别人善行的人,说明自己的心是宽广的;常常记住别人对自己伤害的人,只能体现他自身的狭隘和刻薄。因此低调做人,还要学会宽容。

              ④低调做人,还要常怀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里最为朴素的美。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具有崇高的品德,但我们可以做到心存善良,多做善事。最近,桑梓树的博文《从公交车让座谈公务员面试》写了自己乘公交车两次让座位的真实故事,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也许,在外人看来,一起一坐算不上什么,但我却认为,人生就是在许多次的一起一坐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善举的。

              ⑤做事不同于做人,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充满自信,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勇于向前,是做事成功的重要成因。

              ⑥凡是想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三百年”,都体现做大事者的豪迈胸怀。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富可敌国,正因为他自信心强,广交朋友,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才造就了一代奇才。

              ⑦一个人只有自信是不够的,还要有认准方向就不避艰难,锲而不舍干下去的决心和毅力。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性,要一往无前,不要知难而退,功亏一篑。

              (1) 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为第③段补充一个事例,下面A、B两例哪个能作为论据?请说明理由。


              A.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 足坛上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员,并踢进一千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说:“下一个!”

              B.某公司老板以“明察秋毫”而洋洋自得,手下员工稍有过错,便严加指责并以重罚。不久,全体员工几乎全部辞职。老板仍不接受教训,重新聘用员工后,还是如是所为,结果他的公司最终以破产而告终。

            • 7.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 ______ 。
            • 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

                                            善于“借力”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他的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小男孩,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但却不知道,所谓的全力以赴,不光光指的是尽自己的“全力”,还应当是善于借助别人的“外力”。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草船借箭”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借力”的故事。当年,周瑜嫉恨诸葛亮的才能,就故意设计陷害诸葛亮,他要求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了。

              原来,诸葛亮善观天象,他早就算定了一个大雾之日,便借鲁肃二十只草船驶往曹军的水寨,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下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诸葛亮既从曹军的水寨安全借得了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草船借箭”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更给后人以无限启示——善于“借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难怪以周瑜之聪敏,面对诸葛亮之才智,最终也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旷世之叹。

              还有一个大英图书馆搬家的智慧故事。

              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从旧馆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你聪明,我会用你的聪明,那我就比你更聪明。

              借力借力,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对于身在职场中的我们,善于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地琢磨和践行。

            • 9.

              千里马不需要伯乐

              ①与其扭曲本性,被包装、打造成公认的成功模样,那不如学会拒绝,走自己的路。

              ②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能一展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显然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有人觉得自己虽然拥有很好的资质,却怀才不遇,无法像千里马遇到能赏识他、栽培他的伯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如此,那庄子很可能会说:“我是马,我不要伯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③伯乐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相马师,每一匹马都以能遇到伯乐为幸,庄子为什么会那样说?因为他对千里马和伯乐有不同于流俗的看法:

              ④马,蹄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跳跃,这是马的天性。……等到伯乐出现,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铁烧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印记……然后让它驱驰、奔跑、步伐整齐、行动划一,前有口衔缨络的限制,后有皮鞭竹条的威逼,这样马就死过半数了。

              ⑤伯乐在找出资质好的马后,并非什么都不做,它就自然变成千里马的,中间显然要经过管理与调教的过程,但这种管理与调教经常是为了符合某些准则所做的削足适履,也就是对天性的摧残与扭曲。庄子反对任何伤害天性的人为造作,所以当世人把伯乐视为马的“贵人”时,他认为伯乐是马的“刽子手”。

              ⑥庄子的观点看似偏激,其实不无道理。譬如歌手王菲,在刚出道时,被她的伯乐(唱片公司)精美包装,穿上丽衣,浓妆艳抹,以王靖雯的艺名唱为她准备的流行歌曲。开始的几张唱片虽然都上了排行榜,但她却觉得“被别人摆布,变得像个机器,像个衣架子,没有个性,没有方向感”,毅然恢复她的本名王菲,自己写歌,并以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风格演唱:抛弃传统的表演服装,不再手舞足蹈,不多说话、甚至不太理睬观众。她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她也因此奠定了在歌坛的独特地位。

              ⑦如果王菲一路走来都遵照伯乐们对她的包装、安排,那显然就不会有今天的王菲了。其实,要出人头地,更非一定要遇到伯乐不可,赢得1997年国际羽球大赛冠军的熊国宝,到台湾访问时,有记者问他:“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他坦诚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的栽培。就是因为没有人看好我,我才有今天。”当初教练选上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陪明星选手练球。他却凭着自己的苦练,自行摸索出独特的反手球,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夺得世界冠军。

              也许我们不必刻意拒伯乐于千里之外。但如果能先有上面几点认识,那么遇不遇到伯乐,就不算什么大事。这个时代,伯乐很多,但遇到这样的伯乐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很难说。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想出人头地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伤害到本性,迷失了自我。与其扭曲本性,被包装、打造成公认的成功模样,那不如学会拒绝,走自己的路。即使不成功,也还保有自己的本色。                     (选自《新智慧》)

            • 10.

              生之长与生之厚

              ①人在世上,总想活得长些;大多数人,还求活得好些;少数人,更求活出精彩来。这就有了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②“长度”很简单,就是年龄、寿数,一个数量概念,没什么可多说的。

              ③而“厚度”,内涵就丰富了。人生观不同,“厚度”解也不同。一道“什么是精彩人生”不知会引出多少答案来。

              ④譬如从政的,有认为“厚度”与官阶成正比,官越大,其生命厚度也越大;有的却认为,只有“政声”才能与“厚度”成正比,老百姓口碑越好,其生命厚度才越大。

              ⑤从商的,有人认为财富积累与“厚度”成正比,福布斯富豪榜上越靠前的,生命厚度越大;有的却认为,“商德”第一,商德越能滋润人心的,商人生命厚度才越大。

              ⑥从文的,有人认为“厚度”与著述成正比,著作等身的,当然比“著作等膝”的要厚;有的却认为不然,要看著述是否“传得开”,是否“留得下”;作品传得越广、留存越久,作者生命才越有厚度。以诗人而言,李杜光焰万丈,留下那么多千古名句,生命诚其厚;而乾隆写诗无数,几无“留得下”之句,生命何其薄。

              ⑦据此看来,生命厚薄,其标准往往与百姓有关:遗爱民间越多,生命就越厚重,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

              ⑧那么,生命厚度与生命长度是否有关呢?我认为,并无多大关系,只要活得有质量、有成果、有影响,活多活少无所谓。仍举文人为例,你看,王勃李贺只活了二十六七岁,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等,都是绝世佳句,谁能说他们短暂的生命缺乏厚度呢?                       

              ⑨不过也有人质疑:什么“生命的厚度”,这都是你们闲人的标准,我们老百姓活着就是活着,没什么厚啊薄的;难道不写诗不出书,没有你们说的“厚度”,就不活了?更有人说,生活本没有那么多穷讲究,活得好、活得长,就是第一位的东西!

              ⑩对于这样的质疑,我想引用前不久过世的 俞吾金教授的一段心语。他享年66岁,在我们这个老龄之城,这是个令人惋惜的寿数。可 俞教授他在诊断为脑瘤后,给自己的同学发去了这样一条微信——“生命的价值,常常不是以她的长度而是以她的宽度和厚度来衡量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色于高山的永恒。”这是与我同龄的哲人之言。我以为,这也是最接近真理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