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本文所反对的是“    ”,针对其弊端作者直接论述了两点,依次是①    、②    (第②点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2)以下语句和本文第③段中作者所主张的读书之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D.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 2.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相同的两组是    
              A.弗敢
              也/万钟于我何

              B.故不
              苟得也/
              宫室之美为之
              C.
              之则生/所识穷乏者
              我与
              D.
              为身死而不受/便扶

              E.宫室之
              /吾妻之
              我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
              (5)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困
              心                 苛政猛
              虎也
              B.苦
              心志               帝感

              C.出则无敌国外患
                      肉食
              谋之
              D.舜发于畎亩
              中          何陋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故天
              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

              B.傅说举于版筑之
                      在乎山水之

              C.人恒
              ,然后能改        还
              岳殿东
              D.征于色,
              于声          野芳
              而幽香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4)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