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2) “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一句中的“这种风气”具体指什么?


              (3) 从全文看,作者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 2.

              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

              1近年来,一些领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人际关系恶化、社会诚信缺失。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其实已经看到了这种情况,但出于一己私利,不是努力去疗救它、修复它,而是自觉不自觉地甚至无所顾忌地参与到对它的进一步破坏中。

              2这些人之所以会这么做,并非是缺乏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恰恰是在具备这种辨别能力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作恶和犯错。近几年流行的官场小说、宫斗剧就是这种社会风气投射到文艺创作中的一个结果。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主题是权谋:谁的权术高明谁就能在社会或职场的残酷“竞争”中胜出;好人斗不过坏人,好人只有变坏,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电视剧《甄嬛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甄嬛刚入宫时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简单淳朴的女孩,但在残酷的宫廷环境中,时刻受到以皇后为首的宫廷势力的暗算和迫害。经历了一系列惨痛教训后,她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最后,甄嬛终于通过这种比坏的方式成功地加害皇后并取而代之,这就是《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

              3对比同样表现宫廷斗争主题的韩剧《大长今》,可以看出两者价值观的差异: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没有通过比坏的方式战胜后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这样,作品的主题就是: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也许有人会说,《甄嬛传》比《大长今》更真实,因为生活就是只有学坏才能生存。且不说这种对生活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偏激,退一步讲,文艺作品也应该高于现实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现实。在评价历史题材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不应是真实性标准,而是价值观标准。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活理念带入现实社会。

              4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不可能没有基本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甄嬛用来对付对手的权谋与诬陷手段是不对的甚至可耻的,但一些人仍然选择了以甄嬛为榜样,选择了以恶抗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明知其恶而作之,明知其非而为之。这种犬儒主义和投机活动的大面积泛滥,将会对社会道德造成巨大腐蚀。

              5当然,文艺作品中的以恶抗恶、以坏抗坏的主题,根本问题还是现实社会存在鼓励学坏的土壤或鼓励作恶的环境。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中,一个人如果学做遵纪守法的好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实施合乎道德的行为,有可能会发现自己和环境、和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发现自己总是吃亏,被嘲笑,被冷落;相反,做坏事、做不道德的事则可能风险很低,甚至没有风险。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不是人们缺乏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而是他觉得没有必要非得去遵纪守法,也很难不做错事—更不要说做好事了。

                6在这种比坏心理的影响下,一些人不仅不会产生悔过与愧疚心理,相反还会产生冤屈和倒霉心理,或者投机与侥幸心理。即便他们真的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被绳之以法,也无法对整个社会产生警示意义,顶多只会觉得,这些人不过是倒霉蛋罢了,比他们更坏的还大有人在,而且一样过得很“潇洒”。

              7如果任由这样比下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道德只会越来越糟糕。要彻底改变这种犬儒主义的比坏风气,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诚信文化。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诚信文化也需要载体,更需要人去躬行。在这方面,我们的文艺作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除了加强维护诚信的制度建设,我们还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成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1) 本文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2、3两段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别简要分析

              (3) 比坏风气的盛行,会对社会道德造成怎样的腐蚀?

              (4) 第3段划线句“在评价历史题材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不应是真实性标准,而是价值观标准”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 3.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莱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

              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下划线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4.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 衡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前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带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1) 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2) 简要分析文章第 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3) 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 自然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 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 5.

              读书是圆梦的金钥匙

              ①有“中国服装之都”美称的江苏常熟, 一些小作坊存在雇佣童工现象,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谴责。据悉,这些未满16周岁、本应该坐在教 室里接受教育的孩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并非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学,而是觉得读书无用,“出来打工既能赚钱,又可以被村里的 同龄人‘羡慕’。”因此,“尽管很累,但出来就 不想回去了。”读着这则消息,我心里如打翻 了五味瓶。

              ②如果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未必正确,“读书无用”的认识,无疑是十分错误的。诚然,读书不能立竿见影一夜 暴富。但是,读书有累积效应,关乎人生圆梦。做梦,是人脑的一种想象活动。凡是常人,难免有梦。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说得 好:“向上因为有梦,成长因为有你!”只是,不论什么人,欲使好梦成真,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与人生圆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③读书是圆梦的金钥匙。人生圆梦,既要凭实力奋斗,更要靠智慧拼搏。反之,只能事与愿违、徒有美梦。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既希望美梦早圆,又不愿意刻苦读书。观察发现,当今中国,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 男女老少,业余时间主动把自己“关”起来,平心静气地读一些书的人,为数不多。这实 在可叹。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要我说,知识经济时代,自觉读书、坚持读书的人,就好比拿到了圆梦的一把金钥匙。

              ④读书能积聚圆梦的正能量。善于读书,如同点燃火炬。“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毛泽东早期的人生梦。后来在回忆青少年时代酷爱读书的情景时,毛泽东曾形象地说:那时进了图书馆,就像饿牛闯进了菜园子,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的确,为读书,他借遍了韶山冲所有有书人家里的书,还觉得不够过瘾;为读书,他曾用被单遮住卧室的窗户,夜读到黎明时分。历史证明,正是博览群书,为毛泽东奠定了铸就辉煌梦想的坚实基础。

              ⑤读书能提高圆梦的成功率。圆梦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可以这样说,喜欢读书、热爱读书的人,未必能够圆梦;但不读书的人,肯定美梦难圆。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读书的多少,决定着个人修养的好坏与素质的高低。而一个修养不好、素质不高的人,纵有 三头六臂,肯定好梦难以成真。只有酷爱读书、发奋读书的人,成功的希望才会大一点,圆梦的概率必然高一些。

              ⑥古往今来,读书历来被视为修身之术、成功之要。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一生勤学不倦,花甲之年还特意写下《诲子》一诗:“三 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其三传弟子朱熹,干脆把读书与家业联系在一起,认定“读书起家之本”。 

              ⑦时代不同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很多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状元,回报社会、感恩他人。这无疑是个“好梦”。只是应当明白,不论是想圆状元梦,抑或是圆人生梦,都得坚持勤读书、自觉多读书、学会善读书。

              (1)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第段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如何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

              的确,为读书,他借遍了韶山冲所有有书人家里的书,还觉得不够过瘾;为读书,他曾用被单遮住卧室的窗户,夜读到黎明时分。

              (3)结合选文第段内容,试举例分析其采用的论证方法,及论证了什么道理?。

            • 6.

              ①自从手机里增加了微信。到外面我就到处蹭网, “蹭”这个字着实精彩,它把我这种类似于乞丐的“无赖”行径表达得一清二楚。上下班经过银行与电信营业点等有wifi的地方,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万能钥匙”探寻一二,走到那里就由昂首阔步变成了最时髦的低头一族。开始自己还不大好意思,后来看着坐在台阶上“蹭”得不亦乐乎的年轻人,便释然。但凡“前有车”,咱就能“后有辙”,这都不算啥事;既然开放了wifi,那就是让大家用的吧。也是,只要从众,啥事都不叫事了。好比遭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一群人一拥而过,红绿灯也不完全管用,法难责众呢。
                 ②微信,成了每个现代人的新常态。于是,家里的气氛大变。 过去回家先看厨房或先进厕所的事情,一律让位给掏出手机看消息;而且是进门堵在门口就开始,半天才能挪动一步,或者直到一声断喝才能抬起头来。过去空闲了拿起拖布勤快劳作的情景,现在基本都销声匿迹了。
                ③微信好吗?当然,微信里各种远远近近的消息,熟悉或陌生人的动态,还有腾迅新闻从不间断、不失时机的新闻和广告,还有朋友们的祝福与问候。开始玩QQ的朋友好多都把战场转移到微信里来了。为什么呢?较QQ而言,微信更加独立、安全、保密。比如一对一的聊天,不会担心被其他无关人员窥探;有些什么小秘密,也非常适应在这里交流。一时之间,微信成了生活里与上班、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内容;一日之间,微信成了萦绕在脑海里难以离开的光影。微信让我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让我不走路就看到万里河山万里景,让我手指一动就能与千里之外的好友互动交流,让我想到哪儿找谁就能在哪儿找到谁。还有,它让我从陌生人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从简单的文字里找到了智慧文化的知音。如果用文化的语言来说,微信让人开拓眼界、开阔胸襟、开放思维,助力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但我不是来为微信评功摆好的。我是说,被微信纠缠的生活很累很苦。没有微信我不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会很轻松简单;知道了那么多社会生活中的不公不义而暂时无法改变的事情,让我如负重苛。没有微信我不去多了解别人的生活学问,自我感觉还好;现在知道了更多人的工作生活还有文化,经常有自惭形秽的感觉。过去不知道微信,还能不想不比不怨不怼,现在消息纷乱、评说多端,有时候难辩真伪,简直不知道信谁。微信如同一剂精神鸦片,叫人离不开断不了又有很大的烦恼;它占去了过去用来读书锻炼的大段时间让人在无聊与有聊间游走。我甚至觉得,是微信让生活的节奏更快,因为它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大脑紧张、分身乏术,它总是叫人从一个坏消息走到另一个坏消息里找不到出口。
                 ⑤我已经有些过敏反应。想到微信就想扒拉一下,一边扒拉又一边沮咒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里了。
                ⑥我想删除它,又舍不得它。我想爱着它,又十分讨厌它。
                ⑦微信啊微信,我不知道该爱还是该恨你!


              (1) 

              第 ②段画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一律”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 

              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



              (3) 

              下面是是一些“微友”对微信的评论,请结合课文内容与下面的材料,谈谈微信的弊端。


              【材料】 一位大学生说:“我只是想满足自己的八卦心理,因为朋友们常会更新状态——自己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与谁在一起。朋友圈就像是放大镜和望远镜,让我看到朋友的生活细节。”但他也表示,这种阅读基本是无效阅读。“往往满足好奇,与世界建立联系,舒解孤独感”。
                  刘方认为:“信息发布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会像媒体人一样遵守真实等准则,其发布的信息可能更鲜活,但是不够专业。微阅读中的信息不完整和不准确是肯定的。我就有很多次误信的经验。”   

              Judy认为微信不可避免地侵蚀自己:“有时睡前拿起一本书翻不了两页,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因为,看140个字总比看一页纸要轻松得多。况且,读书的时候,看到有价值的内容还要做笔记。而在手机上‘微阅读’,只要点击‘收藏’就完成了。”

            • 7.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为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遂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困追堵截,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击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他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④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事业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很大程度上”五个字是否可以去掉?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②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俞敏洪

              同济大学的同学们, 晚上好!

              ①没想到把我如此“高大”的形象放在大屏幕上,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我相信同学们看到我的第一眼一定感到非常失望. 实际上,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普通的, 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 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成功其实没有多大的联系. 比如, 有人认为相貌、 学历、 成绩、 家庭背景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 但大部分基本无关, 比如说相貌: 如果说一个人的相貌和成功有关, 那就不会有马云和阿里巴巴、 淘宝网、 支付宝

            • 9.
                                                                                                          “一生择一事”足矣

              ①2016年4月,《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的去世,引发了全社会对这位秉持“一生择一事”严肃创作态度的作家的追忆。他的创作生涯长达50余年,一生只为文学而努力。为写这部小说,他打了无数遍腹稿,阅读了大量经典名著和非文学书籍;而整个创作过程,又花了陈忠实整整6年时间。他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了写作这一件事情上,《白鹿原》几乎耗尽了陈忠实的全部气力,却也最终让他抵达了自己的人生之巅。在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年人应该像陈忠实一样,“一生择一事”,即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

              ②诚然,青年人寻求个性独立、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那些“一生择一事”,把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需求相呼应的成功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读时代精神的视角。

              ③前段时间,电视上报道了一则新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36年编250万字《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我国掌握这门语言的不到百人。编纂这本字典,最初是完成国家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的任务。后来有关部门把这件事都忘记了,车教授却在没有一分钱稿费的情况下自己垫钱坚持把字典编完。如今,《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在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车洪才用自己的坚守实现了年轻时的自勉:奋少壮之勇力,攫智库之珍奇,建丰伟之功,立不灭之绩,完终身之夙愿,尽人世之大义。

              ④任正非和华为公司,是另一个“一生择一事”成就的传奇。当问及任正非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坚持只做一件事”,不炒股、不做房地产、不上市,28年坚定不移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

              ⑤世易时移,青年群体始终是推动国家创新和进步,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虽然今天的青年不同以往,个性更加独立、思想更趋多元,然而,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生择一事”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不管人生目标多么宏大,理想多么高远,只有秉持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这个基本信仰,才可能成为具有新认识、新观念和新作为的“新青年”。

              ⑥正可谓“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陈忠实的“一生一部作品”、车洪才教授的“一生一本词典”、任正非的“一生攻陷一道城墙口”,他们的成功,正是充满理想,并为之倾尽全力不懈奋斗的结果。这种“一生择一事”的坚守,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让我们拥有因奋斗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作为本文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本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4) 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

              B.个人的选择应该要与国家的需求相呼应。 

              C.青年人要寻求个性独立、个人价值的实现。

              D.奋斗才会得到充实无悔的人生。
            • 1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⑨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⑩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⑪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⑫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 画线句“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4) 你认为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