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字沙尘暴
                                                        张炜
                 ①网络传播是个不可回避的巨大现实,我们这里的文化人在任何场合都要谈到网络衍生的诸多问题.可是在国外比如在欧洲,这个问题就不像我们这里显赫.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
                 ②我们与他们相逢,几乎无一例外都要谈到网络传播对青年的伤害,谈到了对低质海量传播的恐惧.大家用了一个词汇:“沙尘暴”--文字信息的巨量翻涌,呈弥漫式席卷而来,这种比喻再贴切不过,它来自一种实际感受.
                 ③奇怪的是外国学者对我们的强烈反应都感到不解,甚至有点木木的.后来才知道,他们那儿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恐慌.因为他们那里虽然也在网络上发表东西,但相比我们这里既少得多也认真得多.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如果发表作品,也当成纸上印刷品一样--怎么会不一样?网络只是园地和载体的一次改变,作品该怎样写还要怎样写.当然他们主要还是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为了便捷,有的很成熟的外国作家偶尔也在网络上首发创作,但文字上讲究的程度是不会变的.
                 ④这就使人想到,同样是一个现代科技工具,在不同族群里发挥的功能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不可能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对一台手扶拖拉机感到好奇.一些人还记得,那时候村子里如果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全村的人都要跑出去观看,连老太太都出门了.到了今天,可能在村子里摆上一辆坦克都难有这个效果.可见对现代科技工具,还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我们是一个科技特别不发达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是容易产生技术崇拜.
                 ⑤事实上无论网络的传播效率多么高,都不能改变个人艺术创作的品质.其品质不论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印在草纸上、金箔上,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载体而改变自己.
                 ⑥所以严格讲,没有“网络文学”,只有文学.也没有分类细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只有文学.载体从古到今不知改变了多少次,变化之大几乎是翻天覆地,但是文学的标准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
                 ⑦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低劣文字等等呈现海量的趋势,形成了“文字沙尘暴”.但是,网络一点都不可怕.对高效率的工具,一味地排斥还不如利用.如果网络搬运的文字信息干净而讲究,那不是一件极大的幸事吗?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掌握在谁的手里、怎样使用,这才是关键.
                 ⑧总而言之,越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越是需要和它相匹配的更高的道德伦理素质,不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外国学者对“文字沙尘暴”基本不存恐慌是因为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
                 ②文中用“文字沙尘暴”来比喻在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并呈现海量趋势的文字.
              (2)第四段中写七八十年代全村人争相看拖拉机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4)某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这样一段文字:“语文老师给我们看《超能陆战队》,duang~duang~
              duang,大白萌萌哒!太给力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请你结合文意对这一现象做简要的评述.
            • 2.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题.
                                               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王学富
                  ①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案例:在幼儿园里,如果一个班上的孩子循规蹈矩、整齐划一,上级领导来检查的时候,就会赞扬这个班上的孩子,赞扬带这个班的老师.而在另一个班上,老师用自然的方式带孩子,领导来视察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玩耍,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领导会提出批评,说:太散漫了.
                  ②但是,这位幼儿园老师说,前面一个班的孩子中总有人会憋着大小便,不敢对老师说.后面一个班的孩子不会压抑自己自然的需求.
                  ③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却是重要的区别.
                  ④规则训练是必要的,但是,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安全,过于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可能影响孩子的自然成长,甚至造成压抑和损伤,使孩子不敢表现自己的独特.
                  ⑤什么是独特性?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人生来就与众不同,一个人敢于活得与众不同.
                  ⑥据研究,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跟母亲分开的,跟环境是分开的,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且要表现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种独特性的需求.但是,当一个人生下来,迎接他的文化有太多的“一致性”的要求,这会压缩孩子成长的“独特性”空间,他的创造力也一并被压抑了.
                  ⑦我们的文化心理渗透着这样的观念:“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不同”的容忍、认可、欣赏和培育.“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你这样,这世界会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的某个言行被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家长、周围的人对我们这样说.其中的逻辑是,如果我们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行为,那是危险的、可怕的.如果我们跟别人一样,才会安全.
                  ⑧一个人要成长,需要有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与压抑自我的因素战斗,这种反抗行为被人称为“叛逆”. 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叛逆称为“小鸟试翅”.
                  ⑨不敢试翅的小鸟,一直呆在窝里,无法成为能够飞翔的鸟.没有经历过反抗的孩子,很难有勇气和有能力去成为自己.当我们有了勇气,我们就敢于活得真实,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应了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⑩其实,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展开,就销声匿迹了.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但是,勇气是要培育的.
              ⑪我有两个期待,一是对个体的期待,就是活出独特的勇气;一个是对公众、文化和教育的期待,给每一位个体留下独特成长的空间.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1)文章开头列举幼儿园的案例故事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
              ”,长着长着就成了“
              ”.
              (3)本文的语言严密而不失生动.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
              ①我们的文化心理渗透着这样的观念:“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不同”的容忍、认可、欣赏和培育.
              ②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叛逆称为“小鸟试翅”.
              (4)下列说法哪一种可以作为本文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A.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B.一个人生长需要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
              C.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
            • 3.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小时候,只是几次英语考试考砸了,父母或老师是否就说你在语言上没有天赋?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说法,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从此在英语这一门功课上得过且过?也许,你只是爱没心没肺地说几句笑,身边的人是否就评价你是个幽默的人?而你是否认同了他们的评价,在日后的每一次聊天里都刻意找寻展现自己“幽默”一面的机会,却时不时也会不小心玩砸、把气氛搞到非常尴尬?
                  ②“没有语言天赋”也好,“幽默”也罢,这些他人给我们贴上的标签,看似是在了解情况后作出了负责任的评价,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不愿意深入了解便匆忙将人分类的一种精神偷懒.但糟糕的是,如果我们认同于他人一时贴上的“标签”,有意维持正面“标签”给自己带来的形象,对负面“标签”也采取消极认可的态度,那对我们的成长将是非常不利的.
                  ③读初中的时候,也许真是有些天赋的因素,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茅,而数学成绩却往往惨不忍睹.家长也好,班主任也好,都说这孩子有语言天赋,适合读文科,理科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在这些“标签”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认为自己真的有语言天赋,在英语学习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功夫,而既然不适合读理科,那数理化就随便应付一下得了.
                  ④到了高中,由于被分配到实验班,身边不乏优秀而又刻苦的同学,在这里,我的英语天赋比不过别人的朝夕努力,我的数学更是惨得一塌糊涂.我迷茫了,难道天赋不是比努力更重要吗?为什么天赋还会输给努力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逃避去想这些问题,将最好的时间荒废在网吧上.但高二以后,我开始有意去恶补数学,在英语上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两门功课的成绩都排到了前列的位置.
                  ⑤这其中的改变涉及到了乔希•维茨金《学习之道》里说的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叫做“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持有“整体理论”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很聪明、很有天赋,并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必须归功于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固定的、无法再改变的“整体”.而采取“渐进理论”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目前的成绩有赖于不懈的努力,并认为循序渐进地努力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在遇到挑战时,“渐进理论”者更有可能去迎接挑战,将未来的成功与当下努力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理论”者则容易感到焦躁不安,并以简单的“聪明”、“愚笨”或是好、坏来评价自身,倾向于采取“无助反应”.
                  ⑥对“整体理论”者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外乎是别人有意无意给他们贴上后产生了自我认同的一种“标签”.初中的时候,我认同了父母老师给我贴的“标签”,采取了“整体理论”的思维模式,在英语方面认为“天生我材”,不需要太努力,在数学上则深信自己“生来不是那块料”,努力了也没用,于是他人贴“标签”时的精神偷懒转化成了自己在学习道路上实际偷懒.
                  ⑦等到升上高中,在真正优秀而又刻苦的人面前,所谓的“天赋”根本不堪一击,我便又跟大部分“整体理论”者一样,开始逃避现实.所幸的是,在迷失过后,我尝试了去努力,无意间成了一名“渐进理论”者,最终也靠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我要讨论的既不是努力跟天赋哪个更重要,也不是努力了是否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标签.正面的标签固然是一种肯定,但如果我们美滋滋地享受着这些标签给自己带来的飘飘然,并在生活中刻意寻找机会去证明这些标签的正确性,那我们自身就会被标签所绑架,要么拼命维持标签给自己树立的形象,要么某一天被标签外的因素所打败.同样地,一旦我们认同了反面的标签,那我们在某一方面就很难再取得成长,面对人生中的失败时更容易放弃自己,在沮丧中日趋沉沦.
                  ⑧生活中不乏这种以“天赋论”去论断他人及自身的人,我们必须小心他们给我们贴上的标签,当然,更要小心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选自《广州日报》)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简述第①小节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标签”.
              (4)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A.“整体理论”者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别人给他们贴上后产生自我认同的一种“标签”.
              B.采取“渐进理论”的人,认为循序渐进地努力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将未来的成功与当下努力联系在一起.
              C.文章写“我”的经历,并不是为了突出文章的故事性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趣味,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D.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重点阐述了人不能随意给别人或自己“贴标签”这个问题.
            • 4.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做人比什么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其它方面多么春风得意,如果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入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的人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人.
              B、“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这句话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责任心.
              C、文章通过是用对自己人生负责和不负责正反两方面的结果进行对比,使文章观点    更明显,也更有说服力.
              D、⑤⑤段中两个加点的“这样的人”分别指“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和“在人生中随    波逐流的人”.
              (2)文章开头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 保持做人的正真和尊严.“下列事例中最切合句意的一项是    
              A、威灵顿元帅失败而不气馁,一次他从蜘蛛坚持补结不断被风雨破坏的蛛网中得到启发,于是重整旗鼓,终在滑铁卢一举打垮拿破仑.
              B、第一流的物理学家霍金忠有严重的大脑疾病,可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研究,在病情发展到只有一个手指能动时,他依然没有向命运屈服.
              c、明主战士朱自清晚年虽然贫病交加,却“不食嗟来之食”,依旧一身铮铮铁骨,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D、大文豪鲁迅曾有条裤子补了好几个补丁,母亲交代鲁迅的朋友孙伏园给换条新的,鲁迅执意不肯,仍然坚持穿用.
              (3)阅读上下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5. 阅读《颜值》,完成下列各题.
                                            颜值
                  ①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有智慧,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现在,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这个词非常好,去除了“情感化”和种种臆测意会,把一个人的相貌单独抽离出来,甚至还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她)是不是只有颜值,没有其他?
                  ②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在同盟会期间,因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民国成立,他作为英雄凯旋出狱,一时成为风云人物.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心生悯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他,可见汪精卫的颜值之高,“才华”之好.但历史后来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位“一表人才”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日本人的走狗,虽过了七十余年,仍然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和不齿.
                  ③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都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否则,就会遭到嘲笑了.
                  ④曾国藩是晚清大臣,国之栋梁,雄才伟略,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其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⑤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之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⑥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量,其实,曾国藩属于黏液质性格,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但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下判断也比一般人要慢,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可见,曾国藩不是那种滔滔不绝指点天下,喜欢发表漂亮观点的人.但这样的人能在大风浪中面不改色,不为环境所动,极具理性思维,做决策,也极少冲动,也没有精悍之风,所以,更能联谊交友,天下贤士为之归心.
                  ⑦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论证.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里面的观点很有道理.长相的不对称很可能是“交际式领导力”突出的潜在生物符号.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让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得到更多的开发、锻炼.而那些相貌好的人,恰恰相反.
                  ⑧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然后,才有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1)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概括②段的事例论据,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在③-⑧段的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提出了    的观点,其次第④-⑥段再    ,然后又    ,最后第⑧段再次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 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        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 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1)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2)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3)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
              (4)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7. 阅读议论文《莫远离“深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
                  ②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
                  ③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
                  ④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潮时尚、“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 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
                  ⑤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
                  ⑥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
              (师力斌)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为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是从        两方面论述深阅读的重要性的。
              (3)第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能否去掉?简要说说理由。
              (5)请你为第五段划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 8. 实用类文本阅读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 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人民日报》2015年4月16日,有删改)
              (1)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4)请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冷成金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中第⑦段“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中“这个操作系统”指代什么?
              (2)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在作者看来,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的理由有哪些?
              (4)文中第⑥自然段引用诗歌《春晓》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简要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6)积累链接:请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①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②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③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④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⑤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⑥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
                  ⑦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文章有删改)
              (1)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
              (2)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第⑥段列举两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