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字沙尘暴
                                                        张炜
                 ①网络传播是个不可回避的巨大现实,我们这里的文化人在任何场合都要谈到网络衍生的诸多问题.可是在国外比如在欧洲,这个问题就不像我们这里显赫.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
                 ②我们与他们相逢,几乎无一例外都要谈到网络传播对青年的伤害,谈到了对低质海量传播的恐惧.大家用了一个词汇:“沙尘暴”--文字信息的巨量翻涌,呈弥漫式席卷而来,这种比喻再贴切不过,它来自一种实际感受.
                 ③奇怪的是外国学者对我们的强烈反应都感到不解,甚至有点木木的.后来才知道,他们那儿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恐慌.因为他们那里虽然也在网络上发表东西,但相比我们这里既少得多也认真得多.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如果发表作品,也当成纸上印刷品一样--怎么会不一样?网络只是园地和载体的一次改变,作品该怎样写还要怎样写.当然他们主要还是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为了便捷,有的很成熟的外国作家偶尔也在网络上首发创作,但文字上讲究的程度是不会变的.
                 ④这就使人想到,同样是一个现代科技工具,在不同族群里发挥的功能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不可能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对一台手扶拖拉机感到好奇.一些人还记得,那时候村子里如果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全村的人都要跑出去观看,连老太太都出门了.到了今天,可能在村子里摆上一辆坦克都难有这个效果.可见对现代科技工具,还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我们是一个科技特别不发达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是容易产生技术崇拜.
                 ⑤事实上无论网络的传播效率多么高,都不能改变个人艺术创作的品质.其品质不论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印在草纸上、金箔上,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载体而改变自己.
                 ⑥所以严格讲,没有“网络文学”,只有文学.也没有分类细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只有文学.载体从古到今不知改变了多少次,变化之大几乎是翻天覆地,但是文学的标准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
                 ⑦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低劣文字等等呈现海量的趋势,形成了“文字沙尘暴”.但是,网络一点都不可怕.对高效率的工具,一味地排斥还不如利用.如果网络搬运的文字信息干净而讲究,那不是一件极大的幸事吗?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掌握在谁的手里、怎样使用,这才是关键.
                 ⑧总而言之,越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越是需要和它相匹配的更高的道德伦理素质,不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外国学者对“文字沙尘暴”基本不存恐慌是因为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
                 ②文中用“文字沙尘暴”来比喻在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并呈现海量趋势的文字.
              (2)第四段中写七八十年代全村人争相看拖拉机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4)某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这样一段文字:“语文老师给我们看《超能陆战队》,duang~duang~
              duang,大白萌萌哒!太给力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请你结合文意对这一现象做简要的评述.
            • 2.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题.
                                               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王学富
                  ①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案例:在幼儿园里,如果一个班上的孩子循规蹈矩、整齐划一,上级领导来检查的时候,就会赞扬这个班上的孩子,赞扬带这个班的老师.而在另一个班上,老师用自然的方式带孩子,领导来视察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玩耍,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领导会提出批评,说:太散漫了.
                  ②但是,这位幼儿园老师说,前面一个班的孩子中总有人会憋着大小便,不敢对老师说.后面一个班的孩子不会压抑自己自然的需求.
                  ③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却是重要的区别.
                  ④规则训练是必要的,但是,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安全,过于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可能影响孩子的自然成长,甚至造成压抑和损伤,使孩子不敢表现自己的独特.
                  ⑤什么是独特性?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人生来就与众不同,一个人敢于活得与众不同.
                  ⑥据研究,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跟母亲分开的,跟环境是分开的,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且要表现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种独特性的需求.但是,当一个人生下来,迎接他的文化有太多的“一致性”的要求,这会压缩孩子成长的“独特性”空间,他的创造力也一并被压抑了.
                  ⑦我们的文化心理渗透着这样的观念:“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不同”的容忍、认可、欣赏和培育.“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你这样,这世界会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的某个言行被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家长、周围的人对我们这样说.其中的逻辑是,如果我们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行为,那是危险的、可怕的.如果我们跟别人一样,才会安全.
                  ⑧一个人要成长,需要有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与压抑自我的因素战斗,这种反抗行为被人称为“叛逆”. 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叛逆称为“小鸟试翅”.
                  ⑨不敢试翅的小鸟,一直呆在窝里,无法成为能够飞翔的鸟.没有经历过反抗的孩子,很难有勇气和有能力去成为自己.当我们有了勇气,我们就敢于活得真实,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应了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⑩其实,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展开,就销声匿迹了.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但是,勇气是要培育的.
              ⑪我有两个期待,一是对个体的期待,就是活出独特的勇气;一个是对公众、文化和教育的期待,给每一位个体留下独特成长的空间.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1)文章开头列举幼儿园的案例故事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
              ”,长着长着就成了“
              ”.
              (3)本文的语言严密而不失生动.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
              ①我们的文化心理渗透着这样的观念:“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不同”的容忍、认可、欣赏和培育.
              ②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叛逆称为“小鸟试翅”.
              (4)下列说法哪一种可以作为本文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A.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B.一个人生长需要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
              C.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
            • 3. 阅读乔叶《另一种珍爱》,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会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③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已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要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人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⑤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⑥学会爱自己,这不是 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⑦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天使路过》)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头以一位老音乐家的轶事点题,进而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要学会爱自己.
              B.证明观点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可感.
              C.“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是指当自己身处无边苦海时要给自己留好退路.
              D.本文观点严肃语言亲切,思想深刻议论形象,让我们加深了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理解.
              (2)第⑥段相对第③④段而言,论述上进一步深化了,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也说“提笔忘字”现象
                  ①据有关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不善于用笔书写汉字了,即使写文章,很多人常常“提笔忘字”.
                  ②现在手写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少,虽然偶尔也人出现写个便条,填个表格之类的情况,一旦“提笔忘字”,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是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报活灵活现.“提笔忘字”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了.
                  ③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的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是必然结果.驭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具体表现,也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④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重要特征,也是台湾地区力主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⑤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呼吁或一纸政令是不够的,必须要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要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
              (1)①认真阅读选文,说说“提笔忘字”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②被忘汉字书写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后果?
              (2)面对“提笔忘字”继续恶化的现象,你认为我们还有哪些对策可用?
            • 5. 文段(二)
                                                 凡事皆有度
                  ①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一l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②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③例如说话的分寸.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入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④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
              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⑤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入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⑥“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
              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⑦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  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  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  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
                  ⑧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原文有删改)
              (1)请选出下列成语中与本文思想主旨相符的一项      
              A.恰如其分  度日如年     B.适可而止  过犹不及
              C.患得患失  左右逢源     D.审时度势  相得益彰
              (2)段②中的画波浪线句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段⑦中的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4)参照下面示例,自选内容仿写一段话.
              示例: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
              仿句:有人认为    生智慧.不错,        ,这是不争的事实.
              (5)《芦花荡》中老头子因过度自信自尊而导致大菱受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这类现象,请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教科书及生活中的均可,但不能照搬文段中的例子).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学会舍弃
                  ①学会舍弃,才能更有所得.
                  ②古人说:“若为舍不得,又怎寻快乐?”舍得是成就卓越的必有心态,有取有弃,低调淡泊,体现出了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为利所扰,舍不得而忧;为情所困,舍不得而痛.人要快乐,就要舍得.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③树舍灿烂夏花,得华实秋果;鸣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歌;壁虎临危弃尾,得生命保全;溪流舍弃自我,得以汇人江海;凤凰舍其生命,得以涅槃重生.人舍墨守成规,得别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独辟蹊径.可见,只有拥有舍得的心态、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精彩,活得快乐.
                  ④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潇洒傲岸之中,透出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凭借生花妙笔,他很快名扬天下,荣登翰林学士位这一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巅峰.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不过是替皇上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这时的李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安享荣华富贵,还是走向江湖穷困潦倒呢?以自己的追求目标作衡量标准,李白毅然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弃官而去,最终成为了后世景仰的“诗仙”.
                  ⑤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着人生无数次的抉择.当机会接踵而来时,只有那些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的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运.树立了远大目标,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就有了明确的衡量准绳.孟子曰:“舍生取义.”这是他的选择标准,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标.
                  ⑥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放弃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但是,不会放弃,想拥有一切,最终你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热烈,就无法享受花前月下的温馨…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但你必须学会放弃,选择适合你自己应该拥有的,否则,生命将难以承受!
                                                                         (选自《心灵鸡汤》,有删改)
              (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补充一个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
            • 7. 阅读《自尊》一文,回答问题.
                                                       自 尊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3)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4)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 8. 辨析较真
                                             (文/王朝明)
                ①不知从何时起,“较真”这个词悄悄挂上了些贬义色彩.比如说谁爱“较真”、太“较真”,言下之意是此人不好相处、认死理儿,甚或还有愚钝、狭隘、遇事爱钻牛角尖、与人斤斤计较的意思.
                ②然而,并非所有的“较真”都不必要.试问,如果布鲁诺不是宁肯被烧死也要坚持“日心说”,袁隆平不是较上了杂交稻的“真”,或许科学史的许多章节都将重写.不妨再设想一下,假如“华南虎”、“毒奶粉”、“躲猫猫”等一些公共事件中缺少了媒体、政府、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追问与“较真”,假如汶川桑枣中学的叶志平不是一次次“较真”去搞校舍加固和安全演练…那么若干事情的走向与结果,可能不会是现在所乐经见的.
                ③可见,辨析、评价“较真”,关键不在于是否“较真”,而在于因何“较真”、为谁“较真”.在一些琐事、小节上过于“较真”,容易生疏、隔阂感情,甚至闹僵关系,影响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这样的“较真”者,当不足取.但出于岗位职责、公民意识乃至做人的本分和良心,为追求真理和自由、推动发展和进步、维护公平和正义、弘扬“真、善、美”,为捍卫祖国声誉、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尊严,敢于直面“险”,矢志挑战“难”,不畏叫板“恶”,这样的“较真”者和“较真”作为,值得褒扬,应予鼓呼.
                ④在很多时候,“较真”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更考验人们的立场和意志.在有的部门、单位,相对于“老好人”、“和事佬”,一些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干事认真的“较真”者,因为不好“说话”、不够“活络”、不会“通融”,反倒面临得罪人、“吃不开”甚至被“边缘化”的尴尬;还有一些人,不乏在危难、风险和压力下“较真”的勇气,但在“亲情”、“人情”、“面子”前败下阵来,“随大流”、“装糊涂”,做出一些丧失原则、有违规纪的事情,甚是可惜,须作警醒.
                ⑤是“较真”,还是放弃,需要每个人作出正确的辨判与抉择.在一定意义上,“较真”的过程,就是激浊扬清、拨乱反正、惩恶扬善的过程,就是明是非、判真假的过程,就是选方向、定路子的过程.
                                                                      (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7月2日)
              (1)本文第④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正证明了    的观点.
              (2)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3)请根据第③段作者对“较真”辨析的结论--“较真”有时不足取,有时应鼓励;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说学习过程中应如何“较真”?
            • 9.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知乐者常足
                ①“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径庭.
                ②“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多用在自我安慰和劝勉他人的时候,相比别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或者生活中有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时,一句“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或响在耳边,的确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平衡很多,轻松许多.但这样的平衡、轻松,多缘于“木已成舟”的现实和无奈.本来是“不足”,却要强迫自己“知足”,就算你自欺欺人地咧开嘴一笑,也只能算是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至少是,笑的不真实吧.
                ③“知足者常乐”却不一样.知足者常足的程序是“乐”在前,“足”字在后.这其中,既暗含了生活的秩序,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乐本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存手段;”足“是人生的远景,是”乐“的结果.人生路长,”乐“是向导,”足“是我们要去的景点.因为心中有快乐,远方有目标,”足“的愿景自然不难实现.
                ④实际上,“乐“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一生态度乐观,心胸豁达,目标高远,那么,对于哭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而言,最终得到的东西是“足”还是“不足”.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走过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倘若倒过来,每个人都要等心圆意满了,也就是说“足”了才会“乐”,才能“乐”,那么,一个人要等到何时才能“乐”起来?对照古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概算,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乐起来?
                ⑤“乐”和“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现实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快乐的笑脸,可以春风化的,可以广结人缘,可以事半功倍.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们,快乐的心态,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奠定胜局.心里贮满快乐的人,常常比眼里流着忧伤的人获得更多的机缘,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⑥如果说生活的种种“满足”是点点铁屑散落于我们的人生旅途,那么,“快乐”便是我们身上用不失去磁性的大磁铁.人生有了“快乐”的磁性,“满足”才容易被吸收.
                ⑦如同“知足者常乐”曾为古人津津乐道,“知乐者常足”理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格言.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选文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论点,分析下面的事例,写几句议论的话.(不少于40字).
              张海迪,从小高位截瘫,最近几年又做了三次鼻咽癌手术.在这特殊的人生经历中,她的心里始终洒满阳光.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年轻时她靠自学翻译了英文小说《海边诊所》.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5)“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
              (1)统观全文,匠人与大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⑤段中,划线句“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该怎样理解?
              (3)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