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信仰的力量
                                             李斌
                  ①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②翻开历史,不难见到这样耐人寻味的历程: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 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  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对信仰的忠 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红色情报员钱壮飞的孙子钱泓这样说.相比物质财富,信仰是更可宝贵的财富,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道破天机.
                  ⑤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活着就该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 一语中的.
                  ⑥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⑦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 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陕北窑洞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选自2013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中“高尚的信仰”的具体内容,作者通过引用的方式有过多种表述,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
              (3)本文第②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请具体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及其作用.
              (5)联系全文,说说第⑦段不能删去的原因.
            • 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喧嚣时代,诗歌何为?
              陈劲松
                ①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喧嚣的世俗诱惑;一方面是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另一方面则是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诗歌就在这种两难境地进退维谷.然而,诗歌在当下的文学视野中真的就渐行渐远,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进程中真的就不堪一击了么?
                ②不必讳言,当下诗歌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诗人圈子化、作品浅俗化,即是例证.过分的炒作与包装、不时爆出的抄袭丑闻、哗众取宠的行文艺术,诸如此类,让本应圣洁的诗坛一片乌烟瘴气,而诗歌,这原本富有生命的艺术载体,也随之变得苍白无力而又缺乏灵气.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当下文学存在一个引人深思的诗歌误区:将诗歌陌生化、边缘化;将诗人妖魔化、另类化.
                ③对此,我的看法是,人间自有好诗在,对于诗歌的当下和未来,虽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过于悲观.就中国当代诗歌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尽管每一个时期的精神氛围和物质载体有着明显区别,但诗人们的写作取得了瞩目成就,却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在几代诗人的努力下,中国当代诗歌逐渐臻于成熟和完善.
                ④透过被时代喧嚣遮蔽的诗歌景象,我们看到:真正的诗歌应该是也必然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诗意地阐释着人类生命,诗化地阐释着真实生活;真正的诗人应该是也必然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清醒地守望着整个世界,守望着全部人类.诗歌之为诗歌,是因为它“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出发,直抵人世间的那种渺小、虚无、道德、悲悯和感伤.”1985年,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之后,他在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记者的访谈中说了一句话:“诗歌就是生活.”我对此的理解是:因为生活里有一种巨大无比的潜在力量,给诗歌带来一种无法妥协的勇气与激情.使得在诗人眼里,诗歌就是我们周围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心灵和大地,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既然“诗歌就是生活”,那么就让我们的诗人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寻觅诗情,写出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诗,进而保持诗人应有的尊严、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选自2013年2月2日《新华副刊》,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说明?
              (2)第①段中“诗歌面临的边沿化境遇”是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3)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结合第④段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一个真正的诗人需要具备哪些情怀?
            • 3. 阅读《读书声与强国路》一文,回答第(1)-(4)题.
                读书声与强国路
                陈晨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有人不爱读书,有人没时间读书,也有人认为,现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触手可得,不需要读书,还有人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事.其实不然,读书更能强国.
                ②有数据显示,2011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依然有所上升,但仍低于12年前的水平.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阅读方式兴起的原因.但信息的浏览终归无法取代系统的阅读,我们更应该思考,当我们的社会像一列高速行进的列车,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向前发展时,难道可以让书籍所承载的文明风景落在后面?对于一个数千年诗礼相传、崇文重道的民族来说,今天读书价值面临的忽视,读书生活遭遇的种种困扰,实在令人不安.
                ③相传,犹太民族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就会在书页上涂满蜂蜜让孩子舔食,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这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每年人均读64本书.他们用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科学发明世界人均第一、世界上人均拥有论文发表量第一、转化为科学技术的比例世界第一…
                ④一位作家说过:文化不体现在一个国家高楼大厦的多寡,也不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但一定关乎一个民族的魂魄和整体素质.抽掉文化这根筋,这个民族将会成为植物人.读书,带给人们文化.读书,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
                ⑤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征程.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文化强国”是一个很宏大很遥远的概念.然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工程,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当一个国家的民众洋溢着清新的书卷气,这个国家才会历久弥新、朝气蓬勃,激发出不可遏抑的创造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有益个人身心、提升幸福指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寻求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
                ⑥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读书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信息化社会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面对读书的困境,我们固然需要创造更宽松的阅读环境,需要更为亲民的图书价格,需要更有营养的出版精品,但首先,是带着一颗爱知、求知的心去拿起书本、翻开来静静地读.读书也是读心,从琅琅书声中,能感知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更能倾听到一个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铿锵足音.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为文章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3)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作为一名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
            • 4. 阅读《坐忘》,完成问题
              坐 忘
              叶春雷
                ①“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与“坐驰”相对,我很欣赏这个词,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坐忘”大致相当于“用心专一”,“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
                ②《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耐人寻味.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外面经过一辆华丽的轩车,大约是高官的车马,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出门观望.管宁遂与华歆割席绝交.两个人一个有定力,一个太浮躁,高下分野,判若云泥.
                ③《庄子》里讲了许多“凝神”的故事,“佝偻承蜩”就是其中之一.鸡胸驼背的老人虽然残疾,但用竹竿上的蛛丝粘蝉,百发百中.当老人伸出竹竿的时候,身子就像枯树枝,稳定性绝佳,用竹竿捕蝉自然是手到擒来,万无一失.孔子向他讨教,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老人把外面的世界忘得一干二净,肯用万物来换取蝉翼,还有什么蝉捕不到?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曾引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倘若用全部的生命去做一件事,必定会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从而成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第一等人,她的用心专一有例为证:居里夫人好读书,一进入书中,就忘了外面的世界.有一次,她的姊妹们要干扰她,就在她的座椅周围叠加椅凳,然而,居里夫人读书入了迷,硬是纹丝不动,直到读完站起,椅凳倒塌,才发现姊妹们的恶作剧,也只是淡然一笑.
                ⑤用心专一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人生苦短,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惶惶然似丧家之犬,但始终坚持恢复传统“周礼”的志向,百折不回,不计衰荣.而现在一些人做事,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事值不值得去做,而是做出来对我有没有利,“利”字当头,追求短期效益,稍与自身利益相抵触,就放弃掉,没有一点定力.这就像风波中的水草,随波逐流,到头来,很可能一事无成.
                ⑥一生之中,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就已经
              不简单了.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心无旁骛,执著一点,方能滴水穿石.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到树上开花结果.也许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但总有人会享用.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第④段举例之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出第⑤段的事例?
              (3)第⑥段加点的词“相当”在文中有何作用?
              (4)我们初中语文课文中也有很多“坐忘”的正面事例,请概述其一.(本文出现的事例除外,30字以内)
            • 5.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庞自立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岐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除,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
              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2月23日.
              (1)本文①一⑤段提出了一个什么论述话题?是怎样引出这个话题的?
              (2)指出第⑥段和第⑧段分别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说明第⑨段中加点的文字不能删去的理由.
            • 6. 阅读《信仰之光》,回答下列各题.
                                                          信仰之光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
                  ③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⑤因此,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选自《灵魂只能独行》,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古今中外,像苏格拉底一样坚守自己信仰的人还有很多,请你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3)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衔接材料】
                  信仰危机的消极表现之至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冷漠,西安某大学生药家鑫在交通肇事后,怕伤者记住自己的车牌号,就对其连捅数刀,置人于死地,药家鑫无视伦理、泯灭人性和漠视生命的行为令人发指.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
            • 7.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  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⑦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2010年第6期《文苑》)
              (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的?
              (2)第②段划线句子中“失重感”指什么?
              (3)作者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你是怎样理解“无用”的?
              (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快速便捷的“网络阅读”和细嚼慢咽的“传统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种?简述理由.
            • 8.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圈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阅读第④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其作用是什么?
              (4)本文最后说:“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请你从生活中举一个实例具体谈谈.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下列各题.
                                             爱自己是一种责任
                                                  积雪草
                一个朋友问我:“你爱自己吗?”我茫然地瞪了对方半天,才理所当然地回答:“爱!”其实,我的内心非常模糊且底气不足,我爱自己吗?
                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爱别人.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导都是要爱父母,爱同学,爱朋友.爱自己,会被别人当成自私自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自己,忘记了自己.身体微恙,小病小疼,忍一忍就过去了,否则会被说成娇气;工作不能放下,因为那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父母的事儿大过天,什么事儿都能放下,唯此不能放下…就像一只陀螺,我们一刻不停地旋转,终于有一天,轰然倒下.到此时,才发现爱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儿.
                爱自己,就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爱别人,就应该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健康,不和自己过不去.试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怎么谈得上爱别人呢?健康的身体不仅仅是个人的需求,爱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爱别人.
                荷兰学者斯宾诺曾对健康作过精辟的论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为了这个做人的责任,让我们学会爱自己,而且就从爱自己的身体开始.
                                                                                     (本文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2)“你爱自己吗?”,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 10.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 (陈鲁民)
                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②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
                ⑦
              ,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4)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做到“打铁先得本身硬”.
              (5)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