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有关“春风”的两个语段,完成(1)~(3)题。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B]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
              (1) 这两段各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
              (2) 这两段各是怎样具体描写“春风”的?
              (3)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请写出两句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老婆婆的树墩

                    在一座小山坡上有一个树墩,它看起来特别圆,特别干净,就跟一张凳子似的搁在铺满陈年落叶的坡面上。

                    有一位老婆婆因为寂寞,每天黄昏都要拄着拐杖爬上山坡,在这个树墩上坐一坐,想一些自己从前的开心的事情。这时的老婆婆总会一边笑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树墩,就像她过去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老婆婆的到来也赶走了树墩的寂寞。每天傍晚的时候,树墩总是焦急得像等待妈妈那样等待着老婆婆的到来。

                    这天中午忽然下起了大雪,大雪盖住了山,慢慢地也盖住了树墩。快傍晚的时候,树墩在雪下面想:今天老婆婆大概不会来了,即使来她也找不到我。树墩因为这么一想,心里便难受起来,好像再也见不到妈妈似的。

                    傍晚一到,老婆婆还是拄着拐杖上山来了,她只是比平时多戴了一条厚厚的羊毛围巾。老婆婆走得很慢,留在雪地上的脚印一个一个挨得很紧。

                    老婆婆走到山坡上,一眼就看到被雪盖住的树墩,她脸上先是闪过一阵惊喜,紧接着就解下脖子上的羊毛围巾,用它轻轻掸去树墩上的雪。树墩露出来了,老婆婆用两只手连连抚摸着它,好像十分心疼树墩冻着了。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有一天,在树墩的右侧,也就是老婆婆常用手抚摸的地方,忽然冒出两片嫩芽。没几天嫩芽就长大了,长成了一棵小小的树苗。老婆婆高兴极了,以后她每天黄昏时上山,都会带来一小桶清水,轻轻浇在小树苗上。

                    长在树墩上的小树苗很快就长成了一棵小树。老婆婆为了更好地照料小树,干脆在树墩旁搭了个帐篷,把家搬到山上来住了。

                    在老婆婆的精心护理下,小树长得好极了,树叶特别大,特别绿,总好像吸足了油,看起来亮闪闪的。更奇怪的是小树用不着老婆婆每天给它浇水了,在每天黄昏的时候它会从自己的一片片树叶尖,滴下一颗颗清绿的水珠,让老婆婆用来洗脸、洗头发,给老婆婆用茶杯接住了当水喝。

                    一天又一天,老婆婆的头发变黑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少。终于在一个早晨,从帐篷走出来的老婆婆,完全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

                    树墩现在天天都跟老婆婆变成的少女在一起,再也不寂寞了,它总是愉快地看着她忙来忙去,忙完了,就来树墩上坐一坐。

                    小树长得越来越高,慢慢地,长在小树顶端的树叶使老婆婆变成的少女再也够不着了,即使站在树墩上也不行。这可怎么办呢?老婆婆变成的少女每天都要给每一片树叶洗脸的呀!

                    这天,老婆婆变成的少女踮起双脚,刚想去够小树顶端的树叶,呀,忽然她飞起来了!就像一个仙女慢慢向空中飞去,等她轻轻落到小树顶端时,竟一下变成了一只蓝色鸟。蓝色鸟在树上跳着,叫着,它又开心地一下飞落到树墩上。树墩托着蓝色鸟,就像托着一颗蓝宝石。

                    后来,小树长成了大树,蓝色鸟就在大树上筑起了鸟巢,还生了许多蓝色的小鸟。小鸟们晚上在巢里睡觉,到了天一亮就通通飞落到树墩那儿,围着树墩吃早饭,讲俏皮话,还用许多只小尖嘴“笃笃笃笃”地亲着树墩。

                    大树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鸟,而更加茂盛起来;树墩因为有了树和树上的鸟,天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而那只蓝色鸟还是像从前的老婆婆那样,总是在每天黄昏的时候独自飞落到树墩上,一边想着从前的开心事,一边用翅膀轻轻抚摸着树墩。

                    树墩感觉到那翅膀抚摸在身上时,还是跟从前老婆婆的手是一样的。
              (1) 为什么树墩总是焦急地等待着老婆婆的到来?
              (2) 老婆婆是怎样精心护理小树的?小树又是怎样回报老婆婆的?
              (3) 树墩、大树、蓝色鸟,为什么会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4) 请你说说“老婆婆的头发变黑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少。终于在一个早晨,从帐篷走出来的老婆婆,完全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的喻意是什么。
              (5) 你读了《老婆婆的树墩》一文后,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题。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__________”。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稍有删改)
              (1) 认真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动词,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1)好猴!你看他 身,将身一 ,径 入瀑布泉中。

              2)忽睁睛抬头观 ……定了神,仔细再 …… 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 ……
              (2) 选文中画线句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3) 请把石碣上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花果山福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
              (4) 结尾处写石猴为王,群猴悦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题。

              荷叶 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3) 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 母亲”的形象。
              (4) 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请认真抄写下来,并谈谈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5.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1)~(4)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 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 “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 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秋 思(略有删减)

                        粱 衡

                    ①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②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漫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植,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闹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③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④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崖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注:酽(yàn)酽:(汁液)浓;味厚。
              (1) 给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该词语。

              1)点 (  ):______________

              2) 憬(  ):______________
              (2) 根据要求填空。

              1)文中的保尔指的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填作家名)的名著____________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2)请将文中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3) 作者在第②段中着力描绘秋色,作者笔下的秋色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本段先说“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漫了个透”,后来又说“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两句话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4) 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作者描绘了春与秋的特点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写一段描绘“夏”或“冬”的文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