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找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riB?”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 “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2)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3) 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答: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休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歌声美妙绝伦。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飞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伟大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在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的。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第二天早上,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专家阿瑟·威力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的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他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事。
              (1) “我”为什么要捕捉画眉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画眉鸟来到我家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眉鸟为什么要毒死自己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本文的叙述中你可以认识到画眉鸟的哪些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语段,完成1—8题。

                  ①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有山有水。②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③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④ 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乎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⑤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⑥……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

                  后来,我很不乐意地被爸爸送进了学校,整天坐在窄小的木桌前盯著书上黑乎乎的汉字。我心里烦躁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捣鬼,每每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狠狠地批评一顿。

                  我太怀念我的小松鼠,小蚱蜢了!于是,我开始逃学,钻进小树林里,捉蝴蝶、掏雀儿蛋……后来,被爸爸发现了,挨了一顿拳头。

                  训斥和拳头,确实使我乖乖地上了几天学。但没有几天,我经过小树林的时候,又 旧病复发了。

                  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林子里今天格外美丽。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我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我顾不得去捡,一股劲儿向前追去。

                  大花蝴蝶飘飘荡荡落在一朵蒲公英上,我正想猛扑过去,忽然发现前边的草丛中一个黑乎乎的人影。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我赶忙在一棵大杨树后面躲起来,从浓密的草丛缝隙里偷看。

                  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拄着一根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椹。

                  我慢慢地认出他来——是村东头的三叔。听说他在外地工作,当过教师,后来又在农科所工作,还干别的事情。

                  他是前两天单位回到村子的,听人说是回家养病来的。
              (1) 第④句中的“秘密”指的是__________。
              (2) 用横线画出描写金巴牛外形特点的语句。
              (3) 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并指出本体、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加点的“旧病复发”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对春天山沟的魅力的描写里可以体会出“我”什么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是遇到三叔的缘由,三叔的外貌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这一特征。
              (7) 作者为什么说山里的树林是自己的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体会画线句中动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语段,完成1—6题。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 却不抖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子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加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人名。字兰皋,清代经学家)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 百草园是一个荒园,却是作者儿时的至爱;绘图《山海经》刻印粗劣,却也是作者儿时的至爱。这是因为百草园和绘图《山海经》都能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长妈妈给作者找的绘图《山海经》并不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但作者却对长妈妈充满感激和赞叹,请指出其中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说说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横线的句子对表现长妈妈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线索:(6分)

              ________→______→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______________。
              (6) 画线的两个语句“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有共同之处:她有伟大的神力。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请指出这种区别,并简要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___________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 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充分发挥想象,填写选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力求与上文衔接自然。
              (2) 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段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3)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仿照“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也许是……”,仿写三个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 6.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 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

                                                                                                

              (2) 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 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7.
              文学里的塘栖
              材料一

              丰子恺 (1898-1975),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的散文随笔崇尚朴实自然,从平凡平常中流露率真纯情,个中蕴含他对万物丰富的爱和他的傲骨。《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书中所选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江南水乡独具的自然风貌和民俗乡情,揭示了某些人生的这里。
              材料二
              塘栖
              丰子恺
                  ⑴夏目漱石的小说《旅宿》,有这样的一段:“像火车那样足以代表二十世纪的文明的东西,恐怕没有了。把几百个人装在同样的箱子里蓦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装进在箱子里的许多人,必须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奔向同一车站,同样地熏沐蒸汽的恩泽。别人都说乘火车,我说是装进火车里。别人都说乘了火车走,我说被火车搬运。像火车那样蔑视个性的东西是没有的了。……”
                 ⑵我翻译这篇小说时,一面非笑这位夏目先生的顽固,一面体谅他的心情。在二十世纪中,这样重视个性,这样嫌恶物质文明的,恐怕没有了。有之,还有一个我,我自己也怀着和他同样的心情呢。从我乡石门湾到杭州,只要坐一小时轮船,乘一小时火车,就可到达。但我常常坐客船,走运河,在塘栖过夜,走它两三天,到横河桥上岸,再坐黄包车来到田家园的寓所。这寓所赛如我的“行宫”,有一男仆经常照管着。我那时不务正业,全靠在家写作度日,虽不富裕,倒也开销得过。
                 ⑶客船是我们水乡一带地方特有的一种船。水乡地方,河流四通八达。这环境娇养了人,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客船最讲究,船内装备极好。分为船梢、船舱、船头三部分,都有板壁隔开。船梢是摇船人工作之所,烧饭也在这里。船舱是客人坐的,船头上安置什物。舱内设一榻、一小桌,两旁开玻璃窗,窗下都有坐板。那张小桌平时摆在船舱角里,三只短脚搁在坐板上,一只长脚落地。倘有四人共饮,三只短脚可接长来,四脚落地,放在船舱中央。此桌约有二尺见方,叉麻雀也可以。舱内隔壁上都嵌着书画镜框,竟象一间小小的客堂。这种船真可称之为画船。这种画船雇用一天大约一元。(那时米价每石约二元半。)我家在附近各埠都有亲戚,往来常坐客船。因此船家把我们当作老主雇。但普通只雇一天,不在船中宿夜。只有我到杭州,才包它好几天。
                 ⑷吃过早饭,把被褥用品送进船内,从容开船。凭窗闲眺两岸景色,自得其乐。中午,船家送出酒饭来。傍晚到达塘栖,我就上岸去吃酒了。塘栖是一个镇,其特色是家家门前建着凉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话,叫做“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淋”与“轮”发音相似,所以凡事轮不着,就说“塘栖镇上落雨”。且说塘栖的酒店,有一特色,即酒菜种类多而分量少。几十只小盆子罗列着,有荤有素,有干有湿,有甜有咸,随顾客选择。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赏识这种酒家。若是壮士、莽汉,象樊哙、鲁智深之流,不宜上这种酒家。他们狼吞虎嚼起来,一盆酒菜不够一口。必须是所谓酒徒,才可请进来。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     ▲    。( A.饮一饮花雕,尝一尝嫩笋,其味无穷  B.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 这种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称之为“徒”。迷于赌博的叫做赌徒,迷于吃酒的叫做酒徒。但爱酒毕竟和爱钱不同,故酒徒不宜与赌徒同列。和尚称为僧徒,与酒徒同列可也。我是个酒徒,故能常识塘栖的酒家。我吃过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面,便醉饱了。算还了酒钞,便走出门,到淋勿着的塘栖街上去散步。塘栖枇杷是有名的。我买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给船娘,然后自吃。
              ⑸在船里吃枇杷是一件快适的事。吃枇杷要剥皮,要出核,把手弄脏,把桌子弄脏。吃好之后必须收拾桌子,洗手,实在麻烦。船里吃枇杷就没有这种麻烦。靠在船窗口吃,皮和核都丢在河里,吃好之后在河里洗手。坐船逢雨天,在别处是不快的,在塘栖却别有趣味。因为岸上淋勿着,绝不妨碍你上岸。况且有一种诗趣,使你想起古人的佳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古人赞美江南,不是信口乱道,却是亲身体会才说出来的。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我谢绝了二十世纪的文明产物的火车,不惜工本地坐客船到杭州,实在并非顽固。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                                     1927年
                                                              (选自《缘缘堂随笔》有改动)
              (1) 在丰子恺的艺术中,文学与绘画互为贯通。以下漫画中,主旨意境与本文最为相通的是(   )
                                                                           
               
              (世上如侬有几人)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A                                                       B                                                              C   
              A. A              B. B C. C D. D
              (2) 阅读第⑷段,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 有读者认为:作者在第⑷段画线处发了许多议论,很有拖沓啰嗦之感。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如果赞成,请联系语境,对原句做出修改。如果不赞成,请联系全文,阐述理由。
              (4) 以下是对丰子恺作品的评论,请选取一句,结合《塘栖》,引用实例,加以证明。
              A.他的随笔是艺术家的著作。他得到江南市镇文化的熏陶,将日常物质生活艺术化。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
              B. 丰子恺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妙趣横生。
            • 8.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打碎的体温表
              毕淑敏
                   ①小时家中有一枚精致的体温表,它装在一支粗糙的黑色钢笔套里。大约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得吞到嘴里尝一尝。我跳皮筋回来,经过镜子,偶然看到自己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夹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炭煤。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②我拧开黑色笔套,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像妈妈一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
                   ③我什么也没看到,体温表如同一条宁澈的小溪,鱼呀虾呀一概没有。
                   ④我百般不解,难道我已成了冷血动物?对啦!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我拈起体温表,全力甩去。我听到背后发生犹如檐下冰棱折断般的清脆响声。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游动……罪魁是缝纫机板锐利的折角。
                   ⑤怎么办呀?妈妈非常珍爱这支温度表,不是因为贵重,二是因为稀少。那时候,水银似乎是军用品,极少用于寻常百姓,体温表就成为一种奢侈。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只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
                   ⑥现在,它碎了,碎尸万段。我祈祷自己发烧,高高地烧。我知道妈妈对得病的孩子格外怜爱,我宁愿用自身的痛苦赎回罪孽。
                    ⑦妈妈回来了。我默不作声。我把那只空钢笔套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希望妈妈主动发现它。我坚持认为被别人察觉错误比自报家门要少些恐怖。
                   ⑧妈妈忙着做饭。我的心越发沉重,仿佛装满水银。实在等待不下去了,我飞快地走到妈妈跟前,大声说:“我把体温表给打碎了!”
                   ⑨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感情里留下一个黑洞。潜意识里我恨我的母亲──她对我太不宽容!
                   ⑩不久,我病了。我像被人塞到老太太裹着白棉被的冰棍箱里,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寒气。“你可能发烧了。”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屉,但手臂即僵在半空。妈妈用手抚摸我的头。她的手很凉,指甲周旁有几根小毛刺,把我的额头刮得很痛。
                   ⑪“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要不要赶快去医院……”妈妈拼命搓着手指。
                   ⑫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体温。母亲是严厉的人。在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吻过我们。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她吻了我。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动。
                   ⑬妈妈的口唇有一种菊花的味道,那时她患很重的贫血,一直在吃中药。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她的每一只眼睛看定我的每一只眼睛,因为距离太近,我看不到她的脸庞全部,只感到一片灼热的苍白。 她的额头像碾子似的滚过,用每一寸肌肤感受我的体温,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烫,可别抽风……”
                   ⑭我终于知道了我的错误的严重性。
                   ⑮后来,弟弟妹妹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我默然不语,妈妈也不再提起。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心中。
              (1)本文存在一条感情线索,请把它找出来。
                  看到体温计,心里 ______ →打碎体温计,备感 ______ →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潜意识里 ______ →妈妈用身体为“我”量体温,“我”心中 ______ 。
              (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品味其深刻的内涵。
                  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感情里留下一个
                  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屉,但手臂随即在半空。
              (3)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⑬段中的划线句子。
              (5)选文结尾写道:“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心中。”试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栽”包含着哪些内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