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依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 2. 【现代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下列各题.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令意大利先拔头筹.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1)成语是汉语言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请从文中摘出两个让你眼前一亮的成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请从“商业家族”和“足球王国”两个方面,概括皮尔洛“非主流”的具体表现.
                  ;②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本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4)本文题目为什么是《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而不是《足坛巨星--皮尔洛》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5)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一直到结尾才点明“他”就是“皮尔洛”,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6)王浩棋同学读到本文第④段中的“绿茵场上的达•芬奇”时,既感新奇巧妙,又有些许困惑:不同领域的两个人,为什么能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查找了达•芬奇的相关资料,请你帮他完成探究.
                材料一: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意大利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珍品中的珍品.
                材料二:达•芬奇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他多才多艺,在绘画、雕塑、发明、音乐和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
                材料三:达•芬奇说,兴趣--这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了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教室.上面儿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词是“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了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并就那么短短几秒钟.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 yīn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1)按照示例,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句意.
              示例:
              是我过于矫情
              【分析】词意:多心,猜疑
              句意:太过于求全责备.
              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分析】词意       
              句意:    
              (2)第⑤自然段中,“等你走远了再关门”让“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请用四个字概括最后一件事:QQ聊天→拜访前辈→    .这三件事之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请你用一个字予以概括: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于细微处见精神.
              C.注重细节,真情无价.
              D.学会理解,学会做人.
              (5)同学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①⑥自然段讨论较多,认为这两则材料与文题关联不够紧密,有的说可以删去另选材料,有的说内容与材料的安排上谈谈你的理解.
              (6)请你再列举一个学校生活中“善”的具体事例,来印证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 4. 记叙文阅读
                                            有一只蚂蚁攀上世界屋脊
                                                     王宗仁
                ①如果是一只鹰,它就是在珠穆朗玛峰之巅盘旋,我也不足为奇,因为鹰是英雄的象征;现在的问题是它是一只蚂蚁,一只用小拇指就足以结束其生命的蚂蚁.它竟然莫名其妙地攀上了世界屋脊.
                ②这里是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驻地,当然与海拔8800米的珠峰相比,它还是低了许多.可是当这只蚂蚁堂而皇之地出现后人们还是大惊失色.生物禁区,寸草不生,连最具抗寒耐缺氧的西藏牦牛都不能久留的地方,怎么突然闯来了一只蚂蚁!
                ③这是2002年7月一个旭日喷散着霞云的早晨,我从观日峰归来的路上发现了这只蚂蚁.说来纯属缘分,就在我捡拾掉在地上的手套时,看见了它.当时它在一片夏日未曾融消的残雪上缓缓地移动着,似乎是那种挣扎着的蠕动,走走,停停,但一直在前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小小生命的顽强出现,除了让我惊喜,更多的是敬佩.我止步,蹲下,深情无限地看着它!
                ④也许是我惊动了它,它中止了爬动,静卧在地.我能看得出是那种长途跋涉之后舒展的、散放式的静卧.我看到它头部的两根触角在有一下无一下地微动着.我猜想着:此刻,它一定感觉到它躯体下的5300米不再是高度,而是可以让它舒展身子歇息的如同草滩一样的什么地方.要不它怎么会那样舒坦地伏卧着!我也突然有了这样的联想:生活中许多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当你得到它时你会突然觉得,其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可以换来意外收获的.即使在你很迷茫的时候,也不要为你选择的目标放弃付出,这样意外的收获将随时伴随你.所以人要珍惜付出,珍惜付出比庆贺收获更重要!一只生命弱小的蚂蚁攀上了世界屋脊,谁敢相信?但是谁也不能不相信.接下来人们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它是怎么攀上来的,攀了多久?追寻这样的答案当然重要,但似乎又不那么重要.反正蚂蚁是攀上了世界屋脊,铁定的事实!
                ⑤我继续关注这只比鹰还让我敬佩的蚂蚁.它还在静卧不动.我以手当扇,轻轻地扇动一下便起了一阵微风.它动了下,又静卧了.我再扇,它再动…大概这样重复地动作了五六次,它就再也不动了.
                ⑥我确定,它是死了!
                ⑦我很伤感!从来未有过的伤感!这个喧嚣的世界,那么多寂寞的生命,它们让生活有了希望,有了动力.可是它们却总是过早地经历了黑夜.我在想,即使短命的花也不必忧伤,它们毕竟让这个喧嚣世界有了让人值得珍惜的美好享受.
                ⑧那个霞光四射的早晨,我怀着庄严的敬重心情,为这只蚂蚁举行了寂寞的葬礼.我选了世界屋脊上的一个高地,掘坑,掩埋了它.小小的一堆土丘.但是它比5300米高.哪怕高一点点,那也比5300米高…它走得太匆忙,我为它举行的葬礼也太匆忙!
                ⑨我转过身准备回兵站,这才发现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两个兵,他们脱帽肃立,为远行的蚂蚁送行…
                                                                        (摘自《意林》2011年第13期)
              (1)通读全文,请将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填写完整.
              惊喜→            
              (2)结合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此的妙处.
              我能看得出是那种长途跋涉之后舒展的、散放式的

              (3)文章写了一只怎样的蚂蚁?这只蚂蚁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4)有人认为文章结尾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认为呢?
            • 5. 记叙文阅读
                                          改变世界的力量
                                              孙道荣
                儿子让他去城里住几天.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在城里找了工作,谈了女朋友,结了婚,现在,总算也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都是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这个当爹的,基本上没帮上什么忙.
                城里他也是呆过的,那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儿子刚考上大学,这可是整个村庄的骄傲.可是,高昂的学费,让他犯了难,靠土疙瘩里抠点钱,根本担负不起.不得已,他也进城了,加入了农民工大军.他没文化,又没技术,只能找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他扫过马路,帮人家看过仓库,做过扛包的苦力,在毒日头下挖过一个个坑,汗流浃背地踩过三轮车,最后,一个做包工头的老乡,将他领了过去,在老乡的施工队里做小工.
                还是儿子有出息,工作才五六年,就在城里贷款买了房子.不像自己,虽然也在城里流血流汗打拼了三五年,可是连个小小的印记都没有.施工队盖过那么多房子,但他不是瓦工,没砌过一块砖;不是木工,没刨过一根木;不是电工,没拉过一根电线…他只是个小工,搬来运去,扛东递西,几乎每一颗黄沙,每一粒水泥,每一块板材上,可能都留下过他的汗水,但仅凭这一点,就认为楼房是自己盖的,他可不好意思说.
              又要进城了,这让他有点激动.儿子在车站接到他,然后一起坐公交车,回儿子的家.城里的变化太大了,他完全认不得它了.
                辗转来到儿子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房子都有点破旧了,很多房子的外墙变得班驳,与周边的新小区相比,显得有点寒酸.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他不能确定,当年他们有没有在这个小区施工过.
                儿子的家在二楼.只有一室一厅,客厅还正对着另一幢楼的外墙.他拉开客厅的窗帘,突然怔住了,只见对面那幢楼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从儿子家客厅的窗户望过去,郁郁葱葱,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忽然,一抹浅浅的绿色,从他的脑海深处浮出:那么绿,那么嫩.对了,就是它,爬山虎.那天,在杂乱的工地上,他发现了一株爬山虎的幼苗,从一堆建筑材料中探出了几片嫩芽.他认得它,乡下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影子,如果是在庄稼地里见到它,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它连根拔起,扔掉.可是,现在是在城里,在到处是砖头水泥和钢筋的建筑工地上,这一抹绿,显得那么无辜,那么脆弱,也那么好看.
                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它挖了起来.然后,他找到一幢刚竣工的楼房墙脚,将碎砖碎瓦扒开,种了下去.种下爬山虎不久,他们就搬到了另一个工地去施工了,他也慢慢忘记了它.
                他问儿子,对面墙上的爬山虎,是谁栽种的?儿子回答,听老邻居说,那幢房子刚交付时,就有了,也许是飞来的种子扎了根,也许是有人无意间种下的.也没人特别在意他,十几年下来,就爬满整面墙了.
                他的眼睛,忽然有点涩,有点湿,有点热.他揉揉自己的眼睛,他不能确定,它就是自己种下的那株爬山虎.
                但是,不管是谁种下的,它改变了一面墙,也改变了这个世界.
                                                                (摘自2011年8月18日选自《新民晚报》)
              (1)文章两次运用插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2)按要求品味语言.
              ①在杂乱的工地上,他发现了一株爬山虎的幼苗,从一堆建筑材料中
              出了几片嫩芽.(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他的眼睛,忽然有点涩,有点湿,有点热.(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
              (3)父亲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种下这株爬山虎?
              (4)文章结尾写道:“它改变了一面墙,也改变了这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书香作伴
                                                丁立梅
                ①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
                ②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 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③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 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        (腾跳出、闪现出、挪动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     (走、扑、溜)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④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⑤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 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
                ⑥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家借.
                ⑦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⑧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
              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
                ⑨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
                ⑩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
              ⑪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⑫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
              (1)文中多次提到“我”喜欢租书或借书,请仔细阅读,说说其中的原因.
              (2)仔细阅读第③段,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要回答所填词语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    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    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所选表现了“我”    的心情.
              (3)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题目作者“为书香作伴”,请仔细研读全文后,简要归纳在“我”的梦想实现之前“书香”和“我”“作伴”的主要经历.
              (5)作者在第⑪段中说“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请结合上下文,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了这句话的感悟.
            • 7. 这个星球有你
                                                张丽钧
                ①彭先生打来电话,邀我去西部教师培训会上讲座.尽管与彭先生仅有一面之交,但还是愉快地应允了.
                ②放下电话,翻一下工作安排,发现居然与一个会议撞车了.连忙打电话向主持会议的人请假.对方沉吟了片刻,半开玩笑地扔过来一句:“酬劳不少吧?”问得人火往头上拱,又不便发作,陪着笑说:“跟商业不沾边.组织者提供交通、食宿费用,不安排旅游.我的讲座是零报酬.”对方听了,用洞悉一切的口吻说:“哦?零报酬?那不是他们太不仗义就是你太仗义了吧--来这个会还是去那个会,你自己掂量吧.”
                ③我跟自己说:“何苦呢?背着一口黑锅去搞什么讲座!”可是,答应了的事又怎好推辞?我需要一个推掉讲座的充分理由.我上网搜索彭先生的背景材料.彭先生本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到天津市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做软件企划.
              的年纪,做着一份朝阳的工作,惹来许多人艳羡.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做了一名自愿
              西部的IT人.
                ④促使彭先生下决心去西部的,是一对苦难的母女.那一年冬季的一个傍晚,彭先生从公司下班回家,发现自行车的车胎没气了,便把车推到一个修车摊去修理.三九天气,风像刀子一样刮得人脸生疼.为他补胎的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女人.女人身边,是她五六岁的女儿.小女孩渴了,一直缠着妈妈要水喝.但妈妈忙着挫胎、涂胶,腾不出手来给女儿弄水.小女孩见妈妈实在顾不上自己,便趴在试漏的水盆前,小声地问妈妈:“妈妈,这盆里的水能喝吗?”没等妈妈回答,渴极了的小女孩居然把头伸向了那飘着浮冰的脏水盆…这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彭先生的心被揪疼了.他赶忙跑到最近的一家商店,买了几瓶牛奶,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来交到小女孩手中…
                ⑤第二天上班后,整个上午,彭先生全身都在发抖.他事后说:“在离我们公司不到五百米远的地方,竟有如此苦难的事情发生!而我却坐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办公室里…
              是一个导火索,它把我几年来
              一下子提前了;或者说,像是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让我赶紧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我再不能等下去了!”
                ⑥于是,他去了那个叫黄羊川的地方.分文不取,义务支教.当他坐在一户姓王人家的炕头,吃着读到四年级就因贫困而辍学的女孩烤得土豆时,他哭了;当他在另一户人家,听到一个做了母亲的人,说因为没念完书而一直后悔着、怨恨着时,他哭了.
                ⑦通过努力,他让黄羊川的中学生每周吃上了一次肉;通过努力,他让黄羊川连上了互联网并拥有了自己的网页.
                ⑧我原本寻觅疏离缘由的心,此刻却被亲近的热望塞得满满.在这些故事面前,一口“黑锅”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⑨我不知道那些津津乐道于“血酬定律”的人,是如何从学术的角度解读彭先生的;我不知道哪个聪明人能有本事为彭先生的发抖和流泪标价.《博弈圣经》上说:“生存的游戏就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之间的博弈.”利己的人,喜欢用“本能”为自己开脱;利他的人,却不好意思用“本能”给自己贴金.而“本能”,是生命所接受的教育总和在某个瞬间的大暴露.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一听到“讲座”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酬劳,而彭先生一看到别人受苦挣扎,拯救的欲望立刻就主宰他的生命了.
                ⑩我决意充当那个可有可无的会议的叛逃者;我决意把多年淘得的教育真金悉数献给西部!
              ⑪我发给彭先生的短信是:“这个星球有你,我多了一个微笑的理由.”
                                                                           (选自《读者》,有删改)
              (1)在横线上补充完整“我”应彭先生邀请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一开始应允了彭先生的邀请,心中愉快;被人误会后,感到    ;要背“黑锅”时也曾    ;了解彭先生的经历后,决意参加西部老师培训会,把多年淘得的教育经验悉数献出.
              (2)请概括第⑤段中的“这件事”和“一直想做的事情”分别指什么事?
              这件事:    
              一直想做的事情:    
              (3)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①朝阳的年纪,做着一份
              的工作,惹来许多人艳羡.
              ②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做了一名自愿
              西部的IT人.
              (4)第⑨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一段在全文起了哪些作用?
              (5)作者发给彭先生的短信表达的是什么含义?你对彭先生和“我”的善举有什么感想?
            • 8. 阅读《影子里的父爱》一文,回答问题.
                ①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②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③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④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⑤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
                ⑥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主要写中暑的父亲,为什么后面又写到我的父亲为我送伞和仁丹的事?    
              (3)怎样理解选文第⑤段划浪线的句子“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4)选文中说“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请你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 9. 路,在没路的地方
                有个喜爱摄影的朋友,他镜头下的摄影作品总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的视角总是那么的令人击节称奇.面对他的一叠叠获奖证书和一尊尊艺术摄影大赛的奖杯,作为他的朋友,我们讨论过好多次有人说,是他的相机好.有人说,是他的艺术功力深.也有人说,是他的运气好,那么十几个风景名胜区,还不整天都是游人如蚁?但有的人运气不好,要么去晚了,或者是去早了,总之与自己所需要的景物总是失之交臂,就像登泰山看日出,有的人去了,但偏偏赶上了阴雨天,有的人去了,却恰恰遇上了大雾天.但我们这位朋友总是运气好,他要拍摄蓝天,就有片片白云;他要拍摄秋色,就有树树红叶…”
                我们羡慕地说:“拍摄照片,你相机好,运气也好,所以你的摄影作品好.”他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拍摄作品,跟运气有什么关系呢?好吧”,他神秘一笑,“下次外出拍摄,我带你们一块去.”
                不久,我们果然就有了一次共同外出游历的机会.在那里,我们一群人生怕错过了一个风景点,七嘴八舌地纷纷向导游小姐询问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游览每一个风景点.但那位搞摄影的朋友却对这一切漠不关心,根本不怎么理睬那些导游小姐们,只是和一群坐在景区山脚下的本地山民们套近乎,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谈笑,对着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画画,当我们前呼后拥地跟着景区的导游就要登山时,他笑着跑过来了,高兴地举着一张画满点点线线的纸说:“想拍摄最美照片的可以跟我走!”
                我们都诧异地说:“怎么能跟你走?那些最美的地方不是一个一个的风景点吗?不去风景点,哪里才能拍摄到最美的风光照片呢?”
                他笑了说:“大家都去的地方,哪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呢?最好的风景,就在那些人迹罕至处啊!”有人低声嘀咕着问他:“你要去的地方有路吗?”
              “路?”他朗声大笑说,“有路的地方我从来不去!”
              “你要去的地方危险吗?”又有人嘀咕着问他说.他笑了说:“当然危险了,不危险怎么能有出人意料的风景呢?”大家都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望着他.他仿佛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情来,迈步走到我的面前,然后把挂在他脖子上的数码相机取下来挂到我的脖子上,把我那台老掉牙的相机挂到他的胸前挥了挥手说:“朋友们,看我们谁能拍摄到最美的作品!”然后就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离开我们和导游走了.
                两天后,在景区山脚下的宾馆里,当我们每个人都亮出自己的摄影作品时,我们都被他作品中的那种峻奇、壮美和恢弘惊呆了,连这个景区的所有导游和经理都难以置信:自己的景区难道还有如此秀美的风光?
              在大家的一片惊奇和啧啧称赞里,朋友轻描淡写地说:“熟悉的地方没景色,最美的风景,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我听了,心里豁然一亮,是阿,熟悉的地方没景色,在人生的旅游图上,有多少人是敢于跳出人生的固定路线,而给自己的人生另辟蹊径的?我们都是循着前人的脚印走,看前人欣赏过的一个个人生景色,如何能让自己的生命活出与众不同的况味呢?
                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人生常常是这样:                              !
                                                           (选自《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作者:李雪峰)
              (1)阅读全文后,围绕“我们”和朋友对摄影的不同表现,在方格中补全故事内容的概括.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熟悉的地方没景色,最美的
              ,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②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
              ,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3)文章结尾句加点的“这样”指什么?请你在横线上补上内容,说说你的人生感言.
              时间我们朋友
              刚到景点时    与本地山民们套近乎,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谈笑,对着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画画
              游览景点时前呼后拥地跟着导游登山    
              游览归来时被他作品中的那种峻奇、壮美和恢弘惊呆了轻描淡写地说:“熟悉的地方没景色,最美的风景,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力.”
              (4)本文在布局谋篇上与下列课文哪一篇相似?并说明其相似之处.   
               A.《吆喝》B.《春酒》C.《走一步,再走一步》D.《济南的冬天》
              (1)相似的课文(填字母):    
              (2)相似之处:    
              (5)学贵质疑.读完了文章之后,有同学提出疑问:标题“路,在没路的地方”是否自相矛盾,假如你是李雪峰,你将如何解答?
            • 10. 人情似纸
                                                   刘心武
                  ①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真话这阵,却什么也懒得说.
                  ②我曾到那间空间极小的贮藏室去看他.我们交流得很畅快,眼波的流动中有许多的情谊.现在他有三十倍大的空间,我却不去迈那门槛.他也不来请我迈那门槛.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只是不再有那么多的情感了.淡了,薄了,甚至弥散了.
                  ③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的那“纸”,而是赵公元帅笔下的那“纸”,即通货.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旧精神瓦解后应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要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槃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
                  ④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为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那永恒的东西里就有人情,似纸的人情.纸很薄,却可以写情书,写诗,写温情的句子,写必要的问候,当然还可以画画儿,可以折成一只船,放在小溪里,任其顺细碎的波浪旋转着漂向远方.
                  ⑤记得一年前到纽约的头一天,傍晚十时分,曼哈顿万家灯火中,也有了我小小的一盏.在简单而舒适的下榻处,桌上有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温暖的句子.人情似卡片么?我却自去冬以后,再没给留下卡片的人寄去哪怕是一张薄薄的纸.我总埋怨着别人的情在淡在薄在弥散,自己呢?从别人的眼中看我,该也吃了一惊吧,怎么会变成了这样?比以前冷,比以前硬,比以前懒,却比以前更会为自己辩解.
                  ⑥以前的时代,人情或许似醍醐,厚重粘稠?如今是人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和事务碾扁熨平的时代,人情随之也轻薄寡淡了,人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而更少希翼,心外的扶持.人类进步而人情在萎缩,真的么?
                  ⑦也许是因为现在“移情”的条件好多了,可以移向唱片、电视和电脑,移向在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邮票,移向书报,总之可以更彻底地从活生生的人面前移开去.
                  ⑧但心中仍不免时时逸出一丝两丝一缕几缕一片几片的活生生的人的沟通欲望,化为思念,化为莫可名状的思思绪,最后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写一些情,一些别人可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
                  ⑨当我从淡薄中想起人家时,人家或许正在从残存的印象中摆脱出去而正在忘却我.曼哈顿的灯火啊,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
                                                                     (选自《时文选粹》第2辑,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3段中的三个“据说”含义相同,都表达了作者的否定态度.
              B.第47段连续用多个“移”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种种“移情”生活习惯的痛惜之情.
              C.第3段“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先锋中的先锋”的观念的讥讽态度.
              D.第9段后一句的意思是:一年前曾经给予我温情的曼哈顿,现在已经没有人挂念我了.
              (2)纵观全文,最能体现文章标题“人情似纸”意思的一段是    
              A.第2段    B.第4段    C.第8段    D.第9段
              (3)文中说“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请你就作者的这一观念写上简洁的批注,表达你的评价和看法.(含标点不超过40个字)
            0/40

            进入组卷